李萍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園丁”,肩負著民族的希望,醫(yī)生誤診毀一家,而教師誤導學生則會毀掉一個民族。所以,教師不止是一般意義上的工作人員,我們肩上更挑著“國家的夢想”。那么,使教師從心里認識到肩負的使命,積極面對工作,使教師隊伍煥發(fā)出活力,這是一個學校管理工作者必須嚴肅思考的問題。在多年辦學從教和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我談幾點個人的看法。
一、滿足教師的在校生活需求,打造一個舒適、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
教師的工作場所是校園,辦公室,教師的一天從早到晚,可以說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除了上課、備課、批改作業(yè)外,教師還需要休息,生活。此乃“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因此,管理者應從教師的生活需要入手,給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自由的生活環(huán)境,從教師工作的特點出發(fā),利用教師的社會和個人的心理因素來激勵他們的行為,全面保障教師的各種未滿足的需要,進而去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員,也無不打上經(jīng)濟的烙印。滿足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基本需要的衣、食、住,行是調(diào)動教師積極性的客觀前提。
二、樹立以“教師為本”的理念,從思想上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
學校教學工作的關鍵是管理,管理的關鍵是管人,對人的管理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對人的約束,管人雖有對人施加約束影響的含義,但決不能與目標管理約束劃等號。管人的關鍵是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要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尊重教師、理解教師,聽取他們的意見。作為業(yè)務副校長,要擺正自己和教師的關系,要正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決不能站在教師之上,高人一等,更不能有偏見。要有一顆包容的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即使教師在工作中偶有情緒,帶有怨言,管理者也應多于其溝通交流,了解情況,設身處地,化解他們心頭的不快,做好教師的傾聽者和問候者。多聽取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寶貴經(jīng)驗,集思廣益,廣開言路,從諫如流,“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尊重教師的最大體現(xiàn)。
2.調(diào)動教師“民主治校”、參與學校各項管理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學校制度集體制定,學校察納雅言,給教師廣闊的話語空間,求同存異,讓每位教師在校中都由主人翁之感。我校遵照民主立法的原則,根據(jù)實際情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了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師敏感的評優(yōu)、職評、量化、請假等制度,都由全體教師參與討論,教代會通過產(chǎn)生,然后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制度裝訂成冊,成為學校的“法”。
3.關心教師,做教師的貼心人。作為管理者,要時時刻刻心里裝著教師,為他們排憂解難,做他們的貼心人。
(1)經(jīng)常深入教師,與他們暢開心扉交談,談工作,談生活,拉家常,議時事,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2)減輕教師工作負擔,給教師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眾所周知,教師的工作十分繁忙、辛苦,特別是中青年教師,他們在學校里是各項工作的骨干,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肩負著沉重的家庭生活的擔子,多數(shù)人過著緊張的日子,教師的身體健康隱患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3)關注提升教師健康,為教師創(chuàng)造業(yè)余健身的條件。現(xiàn)在教師的身心健康存在著不少問題,通過幾年的體檢,我們發(fā)現(xiàn)亞健康狀態(tài)的教師很多,為此學校每年免費給教職工全面體檢,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就診,同時學校很注重教師身體鍛煉,積極為教師創(chuàng)造鍛煉條件,每年請進太極拳老師教授中老年教師太極,培養(yǎng)他們業(yè)余愛好,促進鍛煉;請進瑜伽老師教授中青年教師練瑜伽釋放壓力;努力建設好教職工活動室,購買多樣健身器材如:跑步機、乒乓球案,羽毛球設備等,滿足教師鍛煉需求,這些“親民工程”得到了教師的認同,為他們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三、采用多種激勵方式,調(diào)動教師積極性
激勵是一種精神推動力。教師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和榮辱感,其精神需要尤為突出。因此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教師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滿足和追求,那么,學校管理者更應該運用多種情感激發(fā)手段,尊重老師、理解老師、關心老師,設身處地為教師著想,使教師們能真正得到心理的滿足與愉悅,為在此地工作而心存驕傲,感恩。
1.目標激勵。即通過目標管理,指導教師的行動,使教師的奮斗方向和集體的目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激勵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人在活動中目標越明確,積極性越高,工作效果就越顯著。所以在學校管理中,通過設置目標激勵教職工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
2.榮譽激勵。這是一種強化激勵,通過對教師行為給予肯定表揚或否定批評影響教師行為,要求管理者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掌握獎懲的藝術(shù)。在獎勵時,應“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獎懲一定要分明,“太子犯法與庶人同罪”,以獎為主,當然,該罰時也不能留情,礙于顏面,厚此薄彼,以致人心不平,沸反盈天。
3.物質(zhì)激勵。人是社會中的人,脫離不了社會,凡是取得重大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國家不會忘了他們,虧待他們,文藝獎,科技獎,奧運金牌接踵而來,不僅給個人帶來了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禮”。教師也不例外,生活清貧的他們,怎會不感懷這意外的“驚喜”與“收獲”?學校建立物質(zhì)激勵機制能滿足教師的物質(zhì)需要。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一定的物質(zhì)和文化生活,即某種需要。教師們不是圣人,不止是為榮譽而戰(zhàn),他們身上肩負的家庭重擔更是他們奮斗的源泉,奮斗的動力。
4.競爭激勵。在客觀公平的基礎上,進行競賽和評比活動,調(diào)動教師的積極性。適度的競爭活動激勵機制則具有特殊的激勵價值。學校是開展活動、展示自己的舞臺,教師積極參加各種活動,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在公平競爭中感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這是校方對個人工作的肯定,也給教師增添了一份自信,一份魅力。每年學校開展的“三字一畫”活動,“青年教師大講賽”活動,“課件制作比賽”活動等,都為教師提供展示自我、公平競爭的平臺。
學校管理工作本是一項艱巨而浩大的工程,任重而道遠,學校的興盛與發(fā)展,全在于領導者的管理藝術(shù),作為學校的管理副校長,本當立足于學校的實情,基于學校的現(xiàn)狀,“以師為本”,在管理好教師、調(diào)動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前提下,再談促進學校的長足發(fā)展。愿以此與各位同仁共勉,共同建設好我們美麗的“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