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優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救治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6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搶救程序,觀察組實施全程優化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急診救治效果。結果 對照組搶救成功率比觀察組低,院內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率、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程優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診救治效果。
【關鍵詞】全程優化護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4.0.02
Effect of Whole Nursing Nursing o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Lei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Henan Shangqiu 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o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y 2016,13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68 cases.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the routine rescue procedu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whole process to optimize the nursing measures.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emergency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recurrence rat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hospita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whole course of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Full optimization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reatment effect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診科室常見的發病率及致死率較高的高危重癥,當患者病發時,及時實施有效的救治措施,盡早開通相關梗死血管,使患者心肌血流灌注能夠盡快恢復,挽救患者生命[1-2]。故而及時有效的急診流程護理對效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進一步探究全程優化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救治效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68例。對照組男40例,女28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59.35±5.4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6.5 h,平均時間(3.12±1.25)h。觀察組男39例,女29例;年齡43~85歲,平均年齡(59.36±5.4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1.3~7 h,平均時間(3.35±1.37)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急診接診后之后給予患者吸氧、心電監護等常規搶救程序。觀察組實施全程優化護理措施,方法如下:①護理人員優化。急診科室護理人員必須要具有3年以上急診工作經驗,有堅實的現場急救能力及理論基礎。②院前搶救和轉運流程優化。接到急救電話,必須在5min 內出診,急救途中電話與患者家屬溝通,讓患者取平臥位,并給予心理安慰,使其保持情緒穩定。救護車到達后,立即給予患者面罩吸氧、擴張冠狀動脈等治療,患者救治上車后,在運轉過程中給予心電圖檢測,做好隨時吸痰、除顫等急救準備,回醫院路上聯系急診科室醫生,以提前做好搶救相關準備。③院內搶救優化。患者進入醫搶救室后,第一時間給予吸氧,并提供心電圖檢測結果,針對患者病情先進行藥物緩解治療,避免出現心力衰竭、休克等并發癥;術前優化準備,將患者運轉過程中的相關病癥及治療情況與責任醫生進行詳細交接,將術前相關設備準備好待用。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急診救治效果,救治效果評價標準分為:搶救成功、院內急性心肌梗死復發、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對照組搶救成功率比觀察組低,院內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率、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均比觀察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人體內冠狀動脈急性或持續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3]。而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的關鍵是能夠在病發第一時間迅速開通梗死血管,使患者重新建立心肌冠脈灌注功能,以此來達到改善心肌泵血功能,將死亡率降到最低[4]。由此可見,及時有效的治療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搶救成功率比觀察組低,院內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率、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均比觀察組高,表明全程優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診救治成功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率及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其原因為急診護理人員優化,保證護理人員均具有一定的急診經驗及理論基礎,提高現場急救效果,為患者再灌注取得了更多搶救時間;院前及運轉優化,有效將患者及時送達醫院,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院內有效護理優化,責任醫生的準確判斷及治療,提高了搶救工作效率,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再次復發,降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治療率,進而提高患者治療
效果[5-6]。
綜上所述,全程優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診救治成功率、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復發率及院內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手術率,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傳保,陳玉國.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6,44(4):361-363.
[2] 唐孝文,李再軒,胡 強.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預防性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1):133-136.
[3] 王 峰,張 敏.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4):827-830.
[4] 文申英.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方式的院前急救效果差異及對預后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8):993-994.
[5] 徐 菊.急診全程優化護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139-140.
[6] 周二霞,李戎霞.急救護理路徑在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6):1-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