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良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人本主義也越來越多地被提起。而在教育中融入人文主義也顯得十分重要。在現(xiàn)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潮的影響下,一些新的高職院校也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思路和理念,促進體育教育改革向著人文主義的方面不斷發(fā)展和靠攏。這是一個好的方向。通過人本主義思想的引入,現(xiàn)代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的方法會出現(xiàn)比較大的變化,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比較多地關注到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何才能夠真正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找到發(fā)揮好人本主義思想的最大價值呢?該文就將針對人本主義教育思潮下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改革理念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人本主義教育思潮 高職體育 教學方法 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5(a)-0152-02
高職院校不斷對自己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正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的新思潮,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校教師、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理念,對于學校的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人本主義正是促進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思想和方針,只有堅持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才能將學校教育變得更好更強。通過堅持人本主義思想進行教學,學生也會對于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比較強的好感。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主動學習的情緒會更強。文章就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討論關于如何利用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潮來對高職體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
1 把握好人文主義的核心內(nèi)涵及特征
要想正確地運用人本主義思潮來進行體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高等院校首先就必須要清楚和了解關于人本主義的一些最為核心的內(nèi)涵和特征,然后才能更好地根據(jù)這些特征和內(nèi)涵來進行教育方法改革,促進體育教育質(zhì)量的提升。人本主義最開始是從古希臘流傳而來的,顧名思義即是把人當成主體和中心,圍繞著人來開展一些活動。而在我國的教育中,對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所以就必須要用到人本主義這個教育理念。在現(xiàn)代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教學必須要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多注意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領悟到人本主義的核心和內(nèi)涵,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為日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地把握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能過分地強調(diào)自己的地位,要明確地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教師所起的不過是一個輔助性的作用罷了。人本主義是以人為本,而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潮啟示我們要以學生為本。比如在進行高校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是要尊重學生,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才能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來;其次,教師還要讓學生自主地學,最大地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盡量多地讓他們進行實際操作。比如進行足球課程的教學時,要讓學生親自體驗,可以讓他們先體會到這種感受,然后落實到實踐中去,不要只是單純地給他們進行講解,這樣學生不但會覺得枯燥無趣,甚至心里可能還會產(chǎn)生一種排斥心理,認為這門課只是無聊的理論講解。所以,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人本主義的內(nèi)涵和特征,合理恰當?shù)貙⑷吮局髁x思潮運用到教學過程中來,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高校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設想
在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中,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設想,只有確立了一個明確的設想,才能更好地走下去。而在這種設想中,要知道只有轉(zhuǎn)變了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實施下去,教學觀念引導著教師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所以是改革的根本。在人本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高職院校的教學觀念應當有一個合理的轉(zhuǎn)變,這種合理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教學上,還有對教師的一些引導上。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豐富自己的知識內(nèi)涵,擴大自己的視野范圍,而對學生,更要堅持以素質(zhì)教育為主,通過素質(zhì)教育,綜合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讓他們能夠自主思考與探究,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教師和家長。所以在實際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要注意讓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為了提升學生的獨立性,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同時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著重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當學生面對比較難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相互討論來解決問題,這樣雖然學生也是借助別人的幫助才能夠解決問題,但是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往往能夠起到比較好的積極的作用。
素質(zhì)教育不僅僅只是指學生的學習方面,包括他們平時的生活和做事方式,訓練的更是他們做人的道理,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樹立良好的愛國情懷和與人為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讓他們成為真正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讓他們?yōu)樯鐣l(fā)展起到更好的推動與促進作用。在進行素質(zhì)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要能夠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也是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前提和核心,只有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做到最好了,才能為以后的教學改革和發(fā)展起到堅實的基礎作用。
3 高校體育教學方法改革要抓住重點
在以人本主義教育思潮為指導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改革一定要學會抓住重點和核心的部分,通過抓重點,才能更加高效快捷地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zhì)量,改革的效果也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而在我國高校體育改革的過程中,重點部分應該是放在課堂改革上。在我國的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缺陷與不足,針對這些缺陷和不足,教學改革應當做出合理的改善和調(diào)節(jié),以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究竟要怎樣的課堂教學方式才是更加合理有效的呢?真正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是既能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同時又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達到高度的默契和配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要想構建這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改變是必須要放在首位的。
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講授者,同時也是學生的學習道理中的引導者,所以教師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建立一些有趣的教學情境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需要團隊配合才能完成的小游戲,例如“十人九足”“齊眉棍”等,然后將一個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最后獲勝的小組也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游戲結束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游戲過程中的不足與優(yōu)點進行總結,訓練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加強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優(yōu)點發(fā)揮出來。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讓他們建立和諧互助的友好關系,為更好地進行體育學校建立了扎實的基礎。
4 結語
在高職體育的教學方法改革中,高職院校一定要堅持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提倡以人為本,把學生放在教育的首位,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以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質(zhì)量和水平的效果。同時,這也考驗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為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教體藝〔2006〕6號文件) [R].2006.
[2] 陳小蓉.大學體育課程“四三”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6):813-816.
[3] 李麗.“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對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34(11):91-94.
[4] 華東師范大學,杭州大學.現(xiàn)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教育思想流派論著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