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圩+曾銘
[提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學生健康正確的思想、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提高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保證,也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隨著國內外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載體和新途徑的探索研究勢在必行。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堅持的原則進行論述,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則與方法
[作者簡介]王大圩(1990—),男,東華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與經驗;曾 銘(1990—),男,東華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與經驗。(江西南昌 330013)
隨著全球經濟的大發展,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越來越緊密。國內外形勢和環境的變化,促使思想觀念的不斷更新,也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充分獲取有利資源,深刻認識主客觀環境,結合現狀和形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載體和新途徑的探索研究,在教學內容、載體使用、教學方法和實踐途徑等方面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各大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的原則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為本
人本理念不僅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更應當貫徹到具體的實踐中來,從基礎做起。當前,高校教育中,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也體現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上,通過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和思想動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為他們思考,尊重、認可學生,肯定他們的優秀的思想道德素質,同時也要耐心指導,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思想,提高其思想素質。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樹立良好、健康、積極的思想意識,讓他們和諧地與同學、家人、社會相處,做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素質的合格公民。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歸基礎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進行革新,但仍然要回歸本質,回歸基礎。首先,理論結合實踐,充分發揮理論的指導性和實踐的實驗性,實現道德理論的認知和實踐活動的統一;其次,公民道德的培養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只有人人都具有較高思想道德素質,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富強。總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遵循科學的原則,回歸到這二個基礎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在多變、復雜的大環境中順利進行,少出差錯。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歸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知的唯一標準,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因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政治性和理論性特點,許多高校還是更注重課堂教學,偏于理論,與社會有一定的脫節。但要想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必須以理論結合實際,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和內容,革新教學內容,使其結合社會,融入實際,還應當開展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樹立積極向上的思想。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回歸生活
俗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重要的精神文化藝術,自然也應該回歸生活。生活事件、社會熱點、政治案例等引發人們進行思想政治層面的思考和總結,進而形成了科學合理、正規標準的思想政治理論。另一方面,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的指導下,可以客觀地辯識生活的對錯、利益的得失,從而在思想上有更深的認識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應堅持的基本方式
(一)整合處理理論教學內容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因其內容不豐富、缺乏活力、脫離現實環境而得不到學生的重視,所以在討論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徑時,首先應該在整合教學內容方面做努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整合處理,應當在課本理論的指導下,結合當代社會熱點和重大事件,融合學生的生活環境,就學生關心的問題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上課、聽課的自覺性,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還應當在教材內容體系上做改變。課本上的教學內容,可以由小案例進行開篇引出,以小故事的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討論,從而在教師的帶動引領下,水到渠成地得出政治問題、政治常識、政治理論等相關知識,這樣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思想成長。
(二)傳統載體與新載體融合發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媒體技術發展迅速,處處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不僅如此,信息網絡技術更是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載體、新途徑。從傳統的書本載體到當代的網絡新載體的轉變,必須在兩者之間進行平衡,取長去短,不斷融合創新,實現兩者的合理結合使用。只有在傳統與新載體的結合使用、融合發展中,才能充分利用資源,順應環境,最大化地來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講課,其中穿插圖片、音樂、視頻、動畫等內容,使得教學課堂生動活潑,富有活力,可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和興趣,全神貫注地進行學習。還有就是利用學校網站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可根據實際需要進入學校專門設計的網頁,通過案例描述、法律法規條文、政策理論解讀等多個方面,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學習,這樣能夠自主地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三)綜合運用各類教學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應當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功能。講授式、案例式、情境教學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準確、全面地為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思想的初步形成。討論、啟發、辯論式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展開討論,發揮想象及認真思考,最后由老師總結。在這樣的過程,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總結歸納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還可利用演講比賽、視頻制作大賽、宣傳片比賽等教學方式,讓學生自行組織活動,從確定選題,到編排比賽內容,組織團隊合作與協調,最后順利完成整個比賽,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相信都能對學生有較大的啟發。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整合資料的能力、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對于多方面培養學生有重要作用。
(四)實踐載體與途徑更加多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融合教學方式、更新教學內容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還需要設置實踐活動來進行輔助。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后,難免會覺得枯燥、乏味,如果沒有進一步的知識鞏固和印象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這時通過設置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身臨實際情境,接觸和感受課堂理論的真實環境,進一步地理解、熟悉、感悟所學知識。例如組織學生參觀戰爭遺址、紀念廣場、烈士墓園等,學生親眼見到烈士先驅們不畏強權、勇敢斗爭的昔日場所,由衷發出現在的美好生活需要珍惜、生命的力量如此強大、國家危難匹夫有責等感慨,從而思想上得到升華;組織學生爭當交通志愿者、幫助孤寡老人等活動,讓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監督他人共同維護交通秩序,利用自身力量幫助他人,獲得身心的愉悅,培養道德情懷。
五、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必須注重轉變觀念,以人為本,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載體和新途徑。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課堂理論教育要求教師在整合處理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式的前提下,將傳統載體和新網絡信息載體相結合使用,使其教學內容豐富全面,貼近實際。同時,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回歸生活,闖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劉曉博.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學,2016.
[2]曾銘,王沙沙.新時期大學生生態責任意識的雙重建構[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7,(1).
[3]程東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話語權失落的原因及對策[J].老區建設,2016,(16).
[4]黃晨,華啟和,花明.在高校思政課中開展生態文明思想教育的探討[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
[5]李永根.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的思考[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4,(4).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