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鋒/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推進美村建設 打造樂居吳江
陳惠鋒/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近年來扎實推進美麗村莊建設,努力建設精致樂居、經典傳世的吳江特色美麗鄉村。目前已累計建成國家級“美麗鄉村”1個,省級“美麗鄉村”5個,市級“美麗村莊”15個,市級以上“三星級康居鄉村”81個。
以蘇州市新一輪鎮村規劃為依據,遵循村莊演進發展規律,推進“四規融合”,對照蘇州市“美麗村莊”和“三星級康居鄉村”建設標準,按照定性、定量、定位規劃要求,結合布點村莊詳規編制,完善美村創建專項規劃。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鎮村布局的規劃引領。以城鄉一體化理念為引領,像規劃城市一樣規劃農村,充分考慮群眾生產、生活、就業的便利性,突出人文風情、旅游潛力、古村落古建筑保護開發,推進永久性基本農田、城鎮控制區、產業發展區、生態用地等規劃逐一上圖落地。二是注重美村建設的標準引領。在規劃編制中,對照蘇州市“美麗村莊”和“三星級康居鄉村”建設標準,完善吳江區美麗鄉村建設“五美五好”標準,以用為本,合理安排村級項目,避免過度建設。三是注重專項規劃的分類引領。按照不同創建類型的創建標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美麗村莊”建設堅持“五美五好”標準,打造“一村一品” “一村一業”的村莊特色。“三星級康居鄉村”建設以村莊環境整治提升為重點,最大限度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村莊風貌蘇式化試點”以地域化特色為導向,村莊風貌體現江南水鄉風情,村居風格體現蘇式民居品味。
吳江作為“水鄉”,有“千年水天堂”的美譽,水是吳江的靈魂。2015年開始以“水環境”治理為重點,扎實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和“暢流活水”工程,彰顯水鄉生態特質,集中打造一批“水美鄉村”。編制吳江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2015~2017),以城鎮污水治理總體規劃為藍本,以城鎮污水廠的分布區域為板塊,結合鎮村規劃布局,按照“接管優先、建管并舉”的原則,加強規劃布點村莊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鼓勵農村居民自建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處理率。計劃用三年時間完成177個特色村和重點村、近2萬戶農戶生活污水治理目標任務。同時,以“清淤、活水、保潔、生態”為主題,實施“暢流活水”工程,“暢通骨干河網、溝通圩內外水系、疏通圩內河道”,計劃三年內投資8億元。
把美村建設作為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的一項重點工程,納入政府工作重點,予以重點支持。一是突出“均等化”要求,提升美村服務配套。按照“基本服務進村、品質服務進城”的建設思路,將美村建設納入“1058”工程民生項目統籌安排,建設23項民生實事項目,推進62條老街改造,加快城鄉設施和社區服務向創建點延伸覆蓋,整體提升美村配套設施水平。三年來,“1058”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251億元。二是突出“舒適化”要求,提升美村人居水平。按照美村建設標準,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在安排村級建設項目時更多地傾向于公共服務設施提升。“以用為本”,重點加強村莊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堅持功能型和景觀性相統一,完善水、點、路、燈配套,開發村民公共活動和健身空間,做到“六個化”:村莊綠化、道路亮化、河道凈化、景觀美化、設施功能化和環境生態化。2016年,吳江美村創建投入近1.2億元,其中90%以上用于農村基礎設施提升,主要內容為村道30公里,污水管道9.5公里,清淤河道4.7公里,駁岸8.6公里,村莊綠化3.38萬平方米,休閑廣場及停車場1.5萬平方米,路燈920盞等。三是突出“富民化”要求,加強美村產業開發。按照“美中見富”的思路,結合美村項目建設,更多開發“集富美”產村聯合項目,努力培育一批富美鄉村。七都鎮陸港村結合“陸龜蒙洗墨池”開發農家樂項目以及傳統紅木手工家具藝術等;平望鎮溪港村結合“古村落保護”和古宅回購修復,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江南水鄉園林,小橋流水人家,黑白灰,淡素雅,是蘇南城鄉的建筑形態和建筑色彩,承載著蘇州的文化基因,守護蘇式經典,創造傳世建筑,是美村建設的應有之義。一是堅持蘇式示范。以16個村莊風貌蘇式化建設試點為示范,“美麗鄉村”和“康居鄉村”建設參考圍繞蘇式化要求,推廣2014年住建局組織群眾公推公選選出的大中小40套蘇式房型,做到“八個協調”,務求村莊風貌體現江南水鄉風情,村居風格體現蘇式民居品味,在美村建設中突出蘇式文化傳承。二是強化特色打造。在美村建設中,結合村莊特色,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品”打造。按照鄉村旅游、水鄉風貌、田園風光、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民風和諧、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公共服務、村莊布局等不同特色為示范點排出建設重點,努力形成吳江美村建設“十樣景”。三是開展鄉風“文明行”活動。推進農村鄉風文明館建設,把村民津津樂道、為之自豪的文化歷史、名人先賢、凡人善舉固化下來,圍繞村莊環境整治、鄰里關系、社會治安、社會公益等內容,引導村民講文明、做好事、樹新風,評選“百戶文明戶標兵”,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文明素養,真正把吳江“村風”打造成為淳樸向善的“春風”。

吳江平望鎮溪港村美麗鄉村示范點
以吳江現代農業示范區獲批國家級為契機,落實“四個百萬畝”農業產業保護規劃,打造產業布局合理、田園風光優美的美麗村莊。按照“多規融合”的要求,統籌考慮農田、村莊、水系、道路等要素,強化片區規劃理念,編制農業產業布局規劃,科學確定農村居民集中居住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特色水產養殖區、高效農業發展區,加強農田綜合整治,形成集中連片、適度規模的空間布局,使田園風光和江南水鄉特色更加鮮明。加快推進“綠色吳江”建設,以生態林園、沿水綠廊、田園林網、村莊綠地建設為重點,開展“綠化示范村”創建和“綠化庭院、美化家園”主題活動,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加大國家級、省級、市級濕地公園創建力度,構建以“生態、景觀、休閑”為主要特征,布局合理、物種多樣、水綠相融、景觀優美的濕地生態系統,再現吳江農村“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江南水鄉風貌。與美村示范相結合,使生態特色農業、觀光農業成為吸引都市居民的亮點,加快建設一批休閑觀光農業示范點,使美村建設成為撬動鄉村休閑游的載體和支撐。如北聯村結合農業園區建設開發的“油菜花節”,肖甸湖村和桃源嚴慕村利用濕地資源和林木資源開發的休閑觀光游。
按照蘇州“百千工程”有關要求,吳江區以“蘇式風貌”打造為重點,堅持功能優先,突出典型示范,加快建設進度,打造一批具有“吳江特色”、代表蘇州風格的美麗村莊,傳承“看得見田、下得了水、大樹底下好乘涼”的江南水鄉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