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國外和國內對旅游產品的界定,從而從特性和本質理論方面進行闡述,以及形成對旅游產品形態的認識,并對旅游產品問題處于所處的現狀進行展望分析。
【關鍵詞】旅游產品 本質特征 形態
旅游產品是旅游產業的核心,對其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旅游界關注的熱點之一。從內容角度看,研究的重點主要是相關理論、旅游產品開發過程中的總結與探索以及旅游產品市場營銷三個方面。
一、旅游產品的界定
目前國內外學界和業界對旅游產品的概念沒有統一,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界定的范圍也有不同標準。
國外對旅游產品概念界定具有代表性有以下兩種:其一,史密斯提出一種解釋旅游產品的概念模型,分為四個圈層結構,從內向外依次是物質基礎、服務、接待業、選擇自由、游客參與機會。其二,米迪蘭敦則認為旅游產品分為綜合概念和特定商業性物品。
國內旅游學界關于旅游產品概念較為公認的定義主要由經濟學家提出的。一方面,分別從參與主體——旅游者、景區經營者、旅行社三個視角界定的。另一方面,從功能角度來界定旅游產品的概念,理解為“物品+服務”。
綜上所述,旅游產品是整體概念,由多種相關要素組成,并且是物質、精神和服務三類產品的組合。
二、旅游產品的本質特征
旅游產品的本質,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一是旅游產品形成的先決條件和最基本要素是旅游吸引物,其本質特征由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決定。二是旅游產品根據產品鏈中每個產品的功能而組合,其本質上可以理解由多種各具功能的服務產品串在一起的組合性整體產品。三是從游客的旅游行為動機以及對旅游產品的體驗,可以看出旅游產品不是單純的感官認知,更是高層次的精神追求。
綜上所述,旅游產品在本質上講是一種承載于“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之上的高層次精神追求。
三、旅游產品的形態
現代旅游產品不能用單純的概念來定義,隨著旅游的快速發展,旅游產品是動態的,需要科學地從多角度理解旅游產的形態并進行創新、與時俱進。
(一)旅游產品的形態類別
旅游產品的形態類別可以從需求和供給角度來理解,一方面表現為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獲得的全部經歷體驗;另一方面表現為商家在一次旅游消費中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務的總和。
(二)旅游產品形態的變更與創新
隨著旅游業蓬勃的發展,旅游產品的形態類別也越來越多元化,旅游產品更加需要適應旅游的發展,從而根據需要隨之變更和創新。
1.深度旅游的興起開啟深度旅游產品的開發。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旅游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旅游者的人群年齡結構發生轉變,從而影響旅游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給,進而對市場和旅游者的需求進行細分,形成了深度旅游的雛形,并受到親睞。深度旅游更加強調內容與身心的體驗,在放松體驗的同時,能夠對知識、認知以及新發展進行潛能激發,從而達到自我實現。
旅游者在旅游世界里塑造不同以往的自我,獲得深層體驗,肩負起保護旅游地文化和自然環境的責任和使命。
2.國際旅游市場的轉變要求開發多功能復合型的旅游產品。現代國際旅游市場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主要有六大轉變:旅游需求從單純追求游覽山水、古跡而更多地轉為追求較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知識方面;旅游者的結構從少數人向著普通大眾轉變;旅游產品的功能要求從單一功能的轉變為具有多種功能的復合型旅游;旅游范圍從周邊區域性旅游轉向全球甚至外太空旅游;旅游時間也越來越長;旅游消費也越來越追求大量和高端層次的花費。這六大轉變不但標志著旅游發展已進入到現代旅游歷史的新階段,也要求旅游業開發與之相適應的多功能復合型現代旅游產品。
3.現代旅游更加要求多元化、個性化旅游產品。現代旅游產品應具有的現代元素,體驗性、休閑化、個性化、多樣性等為一體,還可考慮自助旅游的相關服務,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計劃設計中意的旅游產品。
現代旅游產品需要具備以下現代特征:一是體驗參與性;現代旅游消費者更加愿意主動參與、體驗整個過程,因此,設計產品時應以服務為載體,為消費者創造獨特的體驗經歷,游客的參與、社區參與以及自然人文交互這也是現代旅游產品的重要品質。二是休閑化;人們對現代旅游要求新一代旅游產品更加休閑化,講究環境的營造和氛圍的設計,注重休閑設施、休閑活動、休閑空間的布局配置。三是生活化;旅游將成為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旅游者期望在觀光的同時,能觀察生活,甚至能有異地生活的親歷。四是原真性;現代旅游者更傾心于真實的生活,更珍惜以自己的視角獲得真實體驗真實的經歷。五是精致化;旅游市場趨向成熟的標志,是市場的細分和消費的分層。消費需求的細分必然要求旅游產品的精致化及管理的精細化。六是鄉土化;愈是鄉土的愈有個性,愈是本土的愈有特色,是不可替代的。快速城市化的進程,使人們渴望歸真返璞來撫平內心的焦躁不安。為迎合旅游者的需求,現代的旅游產品應更多地加入有地域特色的鄉土化素材。七是娛樂化;旅游產品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追求快樂,愉悅自我。因此在旅游產品的設計中也應引入經濟學的快樂指數的概念。八是生態化;現代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必須考慮如何使產品生態化:包括資源規劃開發的生態化;旅游管理的生態化;旅游設施的生態化;旅游行為的生態化;旅游的生態知識普及以及旅游服務的生態化。九是自組化;現代旅游者追求更能體現個性化、自由化的旅游,更傾向于自行組合、自由行動的旅游產品。在旅游產品的設計上,既要考慮形成相對獨立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板塊子產品的模塊,又要使各子產品能夠自由拼裝無縫連接。充分考慮自助旅游的相關服務和設施的配置,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計劃設計組合中意的旅游產品。
參考文獻
[1]申葆嘉.論旅游現象的基礎研究[J].旅游學刊.1999(3):5859.
[2]喻小航.旅游產品特點的新視角——論旅游產品的本質特征[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2).
[3]武光,韓渝輝.再論旅游產品概念及其特征[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6.
[4]羅能.關于旅游產品概念定義的再探討[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2).
[5]龍江智.從體驗視角看旅游的本質及旅游學科體系的構建[J].旅游學刊.2005.20(1).
[6]吳穎,鄧祝仁.論深度旅游產品及其開發[J].社會科學家.2006(4).
作者簡介:高靜(1987-),女,漢族,河南鄭州人,鄭州旅游職業學院,助教,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旅游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