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杰 王 菁 郭培霞 蘇暉瑩 龍東陽 劉麗萍
(濮陽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河南 濮陽 457000)
雙源CT雙能量成像與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在老年痛風診斷中的價值
王振杰 王 菁1郭培霞 蘇暉瑩 龍東陽 劉麗萍
(濮陽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河南 濮陽 457000)
目的 探究雙源CT雙能量成像(DECT)和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診斷老年痛風的臨床價值。方法 300例痛風老年患者為觀察組,同期38例非痛風老年患者作為對照組,進行DECT檢查和血清指標檢測。根據DECT對痛風檢查結果計算出相應的靈敏特異度;比較兩組血清白細胞介素(IL)-18、IL-1β及hs-CRP水平;分析IL-18、IL-1β及hs-CRP對痛風的診斷的靈敏特異度;對比血清指標與DECT對痛風診斷價值。結果 觀察組IL-18、IL-1β及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5),但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顯示當hs-CRP診斷分界點取值1.99 mg/L時診斷靈敏度為85.43%,特異度為77.14%,診斷價值均好于IL-18、IL-1β;根據發現尿酸鹽結晶為診斷痛風的標準得出,DECT診斷的靈敏度88.33%、特異度97.37%及準確率89.35%,且均高于hs-CRP。結論 DECT檢查診斷痛風老年患者相對于血清hs-CRP檢測具有更高的準確率及診斷價值,且操作快速簡便,可作為早期篩查診斷痛風的方法。
雙源CT;雙能量成像;痛風;超敏C反應蛋白(hs-CRP)
痛風是一種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并以鈉鹽形式沉積在關節或其他組織中引起的反復發作性炎性疾病,好發于老年人群,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痛風的臨床表現前期無任何癥狀,但晚期隨著病情的遷延會導致患者關節破壞及功能障礙等〔2〕。目前痛風診斷的金標準是用顯微鏡檢查在受累關節液中發現或痛風石穿刺活檢出尿酸鹽結晶,但此方法對患者有創且對小關節操作困難〔3〕。研究指出雙源CT雙能量(DECT)掃描可對尿酸鹽結晶產生不同能量衰減,可檢測出尿酸鹽結晶〔4〕;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與一系列細胞因子誘導產生的炎癥反應聯系緊密〔5〕。本文對比DECT與血清hs-CRP對老年痛風患者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2010年2月至2014年12月濮陽市人民醫院確診的300例老年痛風患者臨床資料作為觀察組,均依據1977年美國風濕病學會的診斷及分類標準確診,男275例,女25例,平均年齡(68.6±8.1)歲,病程1個月~12年;DECT檢查時血尿酸240~808 μmol/L(正常值:男性<416 μmol/L,女性<357 μmol/L)。38例非痛風老年患者作為對照組,包括不明原因足踝部疼痛急性發作18例,類風濕關節炎11例,退行性骨性關節炎9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平均年齡(68.9±7.9)歲。兩組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1.2 DECT檢查 研究對象均采用西門子公司雙源Somatom Definition CT掃描儀。儀器參數:管電壓為140 kV、80 kV,手腕部管電流為40 mA、170 mA,足踝部管電流為56 mA、234 mA;螺距為0.7,視野為260 mm×260 mm,矩陣為512×512。掃描范圍:取患者仰臥位及俯臥位,分別掃描整個手及腕部、足及踝部、膝肘部。將所有掃描后的數據傳輸到配套的后處理工作站,使用痛風分析軟件Dual-Energy GOUT進行分析和重建,獲得較完善的橫斷、矢狀及冠狀面圖像,并以虛擬成像(VR)形式顯示痛風結晶。在雙源CT雙能量成像掃描圖像顯示,綠色表示為尿酸鹽結晶(診斷痛風),紫色表示為松質骨,并記錄尿酸鹽結晶的數量、大小、位置、軟組織損害情況等信息。在B超或CT引導下觀察組47例行關節液抽取或痛風石穿刺活檢,顯微鏡下均見有尿酸鹽結晶,且與DECT檢查結果顯示位置一致。
1.3 血清學檢測 抽取所有受檢者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自然凝固后離心(離心轉速3 000 r/min)取上層清液,冷藏(溫度-50℃)保存待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血清中白細胞介素(IL)-18及IL-1β水平,試劑均來自上海基免實業有限公司;運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hs-CRP水平,操作均嚴格按照相應試劑盒產品說明書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t、χ2檢驗。
2.1 DECT對兩組痛風診斷結果比較 觀察組發現酸鹽結晶265例,對照組1例。DECT診斷的靈敏度88.33%(265/300)、特異度97.37%(37/38)、準確率89.35%(302/338)。
2.2 兩組血清IL-18、IL-1β及hs-CRP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中IL-18、IL-1β及hs-CR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01)。見表1。
2.3 PECT、IL-18、IL-1β及hs-CRP對痛風的診斷價值 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顯示,當hs-CRP診斷分界點1.99 mg/L時診斷價值均好于IL-18、IL-1β。血清指標中hs-CRP診斷價值最高(IL-18、IL-1β、hs-CRP診斷準確率分別為67.46%、72.78%、84.32%),但DECT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均高于hs-CRP,診斷價值更高。見表2和圖1。

表1 兩組血清IL-18、IL-1β及hs-CRP水平比較

表2 IL-18、IL-1β及hs-CRP對痛風的診斷價值

圖1 IL-18、IL-1β及hs-CRP對痛風診斷的ROC曲線
痛風是炎性關節病的一種,由于血清及體液的尿酸濃度上升,尿酸以尿酸鹽結晶的形式在機體關節或結締組織中發生沉積導致痛風性關節炎〔6,7〕。老年人群關節組織疏松多且易受累,容易產生尿酸鹽沉積、多發形成痛風。臨床上將其分為無癥狀期、急性關節炎期、間歇期及慢性關節炎期,痛風患者在病程中骨質受到不斷損傷,晚期可能會出現關節脫位、畸形、痛風性腎病等癥狀,易反復發作〔8〕。目前痛風的診斷主要依靠關節滑液的顯微鏡檢或痛風石穿刺活檢出尿酸鹽結晶金標準,但此檢查具有創性,操作難度大且存在穿刺感染的風險〔9〕。
DECT檢查的原理是利用兩個相互垂直的球管發出不同能量的射線,對機體進行同步螺旋掃描,通過同一組織對不同能量的射線產生的衰減程度不同的特點,得出體現組織化學成分的特征性圖像,如鑒別尿酸鹽、草酸鹽及混合無機鹽的不同成像〔10〕。研究表明hs-CRP是機體慢性炎癥反應的靈敏指標,與糖尿病、冠心病等綜合征關系密切,血清hs-CRP水平上升表示機體存在慢性炎癥〔11〕,而痛風也是炎癥反應的一種表現。
本研究提示血清指標hs-CRP具有對痛風診斷意義,可能
是由于痛風引起患者內皮細胞功能紊亂,誘發慢性炎癥的應激反應,增加了炎癥因子hs-CRP的釋放,導致濃度上升〔12〕。DECT檢查掃描關節后,利用雙能量X線和組織相對應的反射變化,可以較準確地顯示出尿酸鹽結晶沉積的位置、大小等,準確率很高且操作相對簡便,同時可在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尿酸鹽結晶的動態變化〔13〕,為治療及預后提供相應的數據幫助;而血清hs-CRP的水平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痛風階段分期、非痛風性疾病等,發生誤差的可能性大。
綜上,DECT檢查相對于血清hs-CRP檢測,在診斷老年痛風病人方面具有更高的準確率,操作便捷且應用空間廣闊,可作為早期篩查診斷痛風的方法。
1 漆 強,鄒玉林,余 暉,等.痛風性關節炎的X線、CT和MRI診斷價值比較〔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5;26(7):523-7.
2 Bang D,Xu J,Keenan R,etal.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alence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gout or both〔J〕.Bull Hosp Jt Dis,2016;74(2):113-8.
3 胡麥果,李拾林,呂國榮,等.高頻超聲與DECT對痛風性關節炎診斷價值的比較〔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14;30(6):909-12.
4 竇小鋒,張 波,田為中.雙源CT雙能量成像在痛風患者尿酸鹽沉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5;24(4):550-2.
5 Nisa H,Hirata A,Kohno M,etal.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s of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Japanese population〔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6;17(5):2643-8.
6 樊 璠,樊成華,秦 嶺,等.中醫綜合療法治療原發性痛風42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6):97-8.
7 鄧建平,林 雯.痛風與高尿酸血癥患者血清黃嘌呤氧化酶與炎癥因子水平比較〔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7):953-4.
8 Mitri G,Wittbrodt ET,Turpin RS,etal.Cost comparison of urate-lowering therapies in patients with gout and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kidney disease〔J〕.J Manag Care Spec Pharm,2016;22(4):326-36.
9 Valerio-Moraes IA,Espinosa-Morales R,Sanchez-Gonzalez A,etal.Pseudoseptic arthritis with foreign body synovitis in a patient with gout〔J〕.Acta Ortop Mex,2015;29(2):123-6.
10 黃錦熾,劉東旭,趙 欣,等.雙源CT雙能量成像對痛風結晶診斷的臨床應用價值〔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1):4991-2.
11 Xie D,Hu D,Zhang Q,etal.Increase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lactic acid in stroke patients with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J〕.Arch Med Sci,2016;12(3):546-51.
12 丁 弘,朱進華,田 英,等.C-反應蛋白和胱抑素C聯合檢測診斷痛風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傷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2):25-6.
13 Fritz J,Henes JC,Fuld MK,etal.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knee,ankle,and foot: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gout and quantification of monosodium urate in tendons and ligaments〔J〕.Semin Musculoskelet Radiol,2016;20(1):130-6.
〔2015-12-17修回〕
(編輯 苑云杰)
濮陽市科技計劃項目(No.140639)
王振杰(1975-),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痛風診治研究。
R445.3
A
1005-9202(2017)11-278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1.082
1 濮陽市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