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君 王中華
(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基于病種差異的中老年人群慢性非傳染疾病的經濟負擔與經濟風險
李湘君 王中華1
(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種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負擔與經濟風險。方法 采用疾病家庭經濟風險指數(FR)和相對風險度(RR)指標測量不同病種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負擔和經濟風險。結果 惡性腫瘤、腦卒中及兩種及以上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家庭經濟風險較高。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腦卒中、肝臟疾病及惡性腫瘤中老年人群相對整體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較高。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相對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較高。患者就醫行為和疾病費用結構差異會導致不同慢性病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方式下的經濟負擔與經濟風險差異。結論 醫療保障制度應根據慢性病病種和類型的經濟風險差異進行調整和完善。
慢性非傳染疾病;疾病經濟風險
衛生部2012年《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中指出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慢性病發病人數快速上升,現有確診患者2.6億人〔1〕。慢性病病程長、流行廣、費用貴、致殘致死率高。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占我國總死亡的85%,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70%,是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國內外相關學者對慢性疾病經濟負擔和經濟影響的研究主要集中3個方面:①針對微觀特定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肥胖癥、肺結核〔2~5〕;②針對疾病的宏觀經濟影響,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慢性疾病對于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影響〔6~9〕;③針對特定社會階層與人群〔10~12〕。本文研究不同病種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負擔與經濟風險。
1.1 一般資料 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2011~2012年全國基線調查數據是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對象是隨機抽取的家庭中45歲及以上的人。該調查覆蓋了全國150個縣、區的450個村、居。成功訪問了10 257 戶家庭的17 708例個人,總體上代表中國中老年人群。剔除少數存在缺失數據的樣本,樣本數為16 948例,其中慢性病患病人數為11 465例,男5 353例,女6 112例,年齡45~101(平均60.5)歲。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調查問卷中共調查了14種中老年人群常見慢性病,由于兩種及以上慢性病在測算時無法區別是哪種疾病產生的經濟負擔和經濟風險,因此本文將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單獨作為一個慢病群體。
1.2 中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經濟負擔 疾病經濟負擔主要包括直接和間接經濟負擔〔13,14〕。直接經濟負擔=年住院費用+4 w的就診率×次均的門診費用×12+4 w平均的自我治療費用×12。間接經濟負擔則包括就診產生交通費、食宿費。
1.3 中老年人群慢性疾病家庭經濟風險 采用疾病家庭經濟風險指數(FR)衡量中老年家庭因慢性病帶來的經濟風險。
(1)
若FR≤0.5屬于低疾病經濟風險家庭;0.5
1.4 中老年人群慢性疾病的相對經濟風險 分別采用相對風險度(RR)和矯正的RR分析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相對經濟風險。
(2)

(3)
公式(2)計算的RR值的大小反映了相對于觀察人群某特定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的大小。若RR=1則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疾病經濟風險與整體中老年人群相當;若RR>1則說明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疾病經濟風險高于整體中老年人群平均水平;若RR<1則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低于平均水平。公式(3)的含義為患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醫療費用占其收入的比例是整體多少倍,它是考慮收入因素的RR。當矯正RR>RR時,說明公式(2)低估了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相對風險,慢性病中老年人群對費用的承受能力實際上更差,所負擔的經濟風險相對更大。當矯正RR 2.1 就醫行為 14種慢性疾病及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中老年人群采取不同治療方式的概率。見表1。①從單種治療方式的選擇來看:選擇門診治療方式概率較高的是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腦卒中、肝臟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中老年人群;選擇住院治療概率較高的慢性病是惡性腫瘤、兩種及以上慢性疾病、肝臟疾病、心臟病、糖尿病;應住院而未住院治療概率較高的慢性病主要有腦卒中、兩種及以上慢性疾病、肝臟疾病、哮喘、糖尿病;自我治療概率較高的慢性病是兩種及以上慢性疾病、糖尿病、腦卒中、心臟病、高血壓;未做任何治療概率較高的慢性病為與記憶相關的疾病、情感及精神方面問題、血脂異常、關節炎或風濕病、腎臟疾病、慢性肺部疾患。②從多種治療方式聯合選擇來看,患有兩種及以上慢性疾病、糖尿病中老年人群采用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的概率均較高;患有腦卒中的中老年人群門診和自我治療的概率均較高且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概率最高;患有惡性腫瘤和肝臟疾病的中老年人群門診和住院治療的概率均較高。需要指出的是,應住院而未住院概率較高的慢性病可能是由于疾病不嚴重,也可能是疾病經濟負擔過重的原因所致。另外,未做任何治療的慢性病中老年人群整體概率較高,為22.69%~53.85%,同樣可能是上述原因所致。 2.2 家庭經濟風險測算 各種慢性疾病在不同治療方式下的人均醫療費用(不包括未采用任何治療的樣本)見表2。其中總費用指醫療保險報銷前的總醫療費用(不包括間接費用);自付費用指醫療保險報銷后的自付醫療費用(不包括間接費用);間接費用指治療過程中陪護費用、自己或家人的交通費和住宿費(不包括誤工費)。 表1 基于不同病種的中老年慢病人群就醫行為概率 表2 不同病種的中老年慢病人群人均醫療費用(元) 表2的數據表明不同病種慢性病的醫療費用存在較大差異。從合計費用來看,惡性腫瘤、腦卒中、肝臟疾病總費用均在4 000元以上,明顯高于其他慢性疾病,特別是惡性腫瘤的合計費用和各項費用均明顯高于其他慢性病,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將單獨列出。排除惡性腫瘤后,根據患者就醫行為和費用結構差異可以將慢性病分為:①費用均衡型(Ⅰ型),該類慢性病使用各種治療方式治療的費用基本相當,包括: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心臟病、胃部或消化系統疾病、關節炎或風濕病、兩種及以上慢性疾病;②門診和自我治療費用主導型(Ⅱ型),該類慢病表現為門診和自我治療的費用明顯高于住院費用,包括:血脂異常、糖尿病、腦卒中、腎臟疾病、情感及精神方面問題;③住院費用主導型(Ⅲ型),該類慢病表現為住院治療的費用明顯高于門診和自我治療,包括:肝臟疾病、與記憶相關的疾病、哮喘。 公式(1)計算得到中老年慢性病人群家庭經濟風險。見表3。按照上述3種費用結構類型來看,Ⅰ型慢性病中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的中老年家庭低經濟風險(FR≤0.5)的概率最高,極度家庭經濟風險(FR>1.2)的概率最低,說明這兩種慢性病的經濟風險相對較低。兩種及以上慢性病在中老年家庭發生高疾病經濟風險(1.0 2.3 相對經濟風險RR和矯正RR的結果給出了每種慢性病相對整體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從合計費用來看,兩種及以上慢性病、腦卒中、肝臟疾病及惡性腫瘤的RR和矯正RR均大于1,表明這4類慢性病人群的相對經濟風險較高,顯著高于整體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特別是惡性腫瘤,其RR和矯正RR分別達到了7.12和6.63,明顯高于其他慢性病人群。從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的RR和矯正RR值來看,Ⅰ型慢性病除心臟病外,其他幾種慢性病在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不同方式下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波動不大,說明這種類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與整體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相比,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方式產生的經濟負擔基本相當。Ⅱ型慢性病的門診和自我治療的RR值和矯正RR值明顯要高于住院治療的RR值,即該種類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門診和自我治療的相對經濟負擔和經濟風險高于住院治療。Ⅲ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住院治療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則明顯高于門診和自我治療,并且顯著高于Ⅰ型和Ⅱ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表明該種類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住院治療的相對經濟風險顯著較高。惡性腫瘤的門診、住院和自我治療的RR值和矯正RR均顯著高于其他慢性病,特別是門診治療費用的RR值和矯正RR值存分別高達18.09和16.85,表明這類慢性病的相對經濟風險異常高。見表4。 表3 中老年慢性疾病人群的家庭經濟風險發生概率 表4 不同病種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相對整體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 不同病種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相對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結果顯示:除情感及精神方面問題外,合計費用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均大于1,表明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總體上高于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Ⅰ型慢性病住院治療方式的疾病經濟風險是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3倍以上。Ⅱ型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各種治療方式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都大于1(情感及精神方面問題除外),其中自我治療方式的相對經濟風險最大。Ⅲ型慢性病中門診治療方式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均小于1,而住院治療的RR值和矯正的RR值則在15以上,表明相對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這類慢性病住院產生的疾病經濟風險尤其大。最后,惡性腫瘤的各種治療方式的疾病經濟負擔高出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數十倍。見表5。 表5 不同病種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相對非慢性病中老年人群的疾病經濟風險 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醫療保障制度調整和完善的政策意義在于:①應當提高疾病經濟負擔和經濟風險明顯較高的中老年人群慢性病補償比例和補償額度。對于這類慢性病的補償比例和補償額度在醫保制度的設計中應給予傾向。特別是惡性腫瘤應當設立專項補償基金降低疾病的經濟風險。②應當針對患者就醫行為和慢性病費用結構差異所導致的經濟風險差異調整醫保補償方案。Ⅰ型慢性病應均衡各種治療方式的補償比例,Ⅱ型慢性病應傾向門診和自我治療費用補償,Ⅲ型慢性病由于其住院治療產生的疾病經濟風險明顯高于其他疾病,故應傾向住院費用的補償。 1 衛生部.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EB/OL〕.http://www.moh.gov.cn/zhuzhan/wsbmgz/201304/b8de7b7415ca499. 2 Ng CS,Lee JY,Toh MP,etal.Cost-of-illness studies of diabetes mellitus: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4;105(2):151-63. 3 Kobayashi S,Yanai M,Hanagama M,etal.Burde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J〕.Respir Investig,2014;52(5):296-301. 4 Wang YC,McPherson K,Marsh T,etal.Health and economic burden of the projected obesity trends in the USA and the UK〔J〕.Lancet,2011;378(9793):815-25. 5 羅惠文,戴 垚,王建明.肺結核病患者疾病經濟負擔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3):4-7. 6 Feigin VL,Forouzanfar MH,Krishnamurthi R,etal.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stroke during 1990-2010: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4;383(9913):245-55. 7 Lawes CM,Vander Hoorn S,Rodgers A,etal.Global burden of blood-pressure-related disease,2001〔J〕.Lancet,2008;371(9623):1513-8. 8 Abegunde D,Stanciole A.An estimation of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in selected countries〔J〕.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6;15(5):563-606. 9 Murray CJ,Richards MA,Newton JN,etal.UK health performance:finding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2013;381(9871):997-1020. 10 馮芮華,姚 嵐.城市醫療救助對象疾病經濟負擔與風險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3):45-8. 11 李湘君,王中華.老年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經濟負擔與經濟風險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4;33(5):12-6. 12 金音子,侯志遠,岳大海,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改善農村居民疾病經濟負擔的公平性狀況的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4;31(3):42-4. 13 Lopez A,Mathers CD,Ezzati M,etal.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M〕.Washington DC:Oxford Press,2006:1-13. 14 羅五金,呂 暉,項 莉,等.疾病經濟風險的內涵及評價綜述〔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5):60-2. 〔2016-01-28修回〕 (編輯 苑云杰/王一涵)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No.2014SJB175;2014SJB184) 王中華(1978-),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衛生經濟與管理研究。 李湘君(1977-),女,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衛生政策與衛生管理研究。 R197 A 1005-9202(2017)11-2817-04;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1.098 1 南京醫科大學衛生政策研究中心2 結 果





3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