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摘 要:該文在對六枝特區牂牁江景區的旅游資源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分析,得出了牂牁江旅游資源的結構和空間分布特征,以期對六枝特區牂牁江的旅游資源有一個全面、科學的認識,為地方政府在開發牂牁江景區時提供科學的依據,并為其他景區開發提供借鑒。
關鍵詞:牂牁江景區;旅游資源;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F5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7)11-0154-03
近年來,鄉村旅游或者是鄉村生態旅游業呈現高速發展的趨勢,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人們周末游的重要場所之一。人們利用周末時間,去鄉村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不一樣的山山水水,從而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區域經濟的發展。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快了對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勝古跡、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和利用,為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對于水域這一塊,目前開發較好的景點還為數不多,尤其是在鄉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論及方法
1.1 旅游資源的概念 2002年,保繼剛在《旅游地理學》一書中認為:旅游資源是指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創造物[2]。肖星在《旅游資源與開發》一書中認為:旅游資源具有對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區域性、多樣性和綜合性、永續性和不可再生性[3]。還有楊振之學者認為旅游資源包括旅游地資源、客源市場、旅游服務以及旅游設施[4]。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旅游資源是所有對旅游者構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會現象和事物;也有學者認為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吸引游客前來并獲得經濟效益的各種要素的集合體[5]。
1.2 旅游資源的分類方法 旅游資源分類是旅游資源評價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類準確科學且適用的基礎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評價,從而有利于對旅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然而關于旅游資源分類,旅游理論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經開始,伴隨著旅游開發開發與實踐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學者和專家因各自的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而我們在研究旅游資源時,選擇一種合適的分類方法是一項必要工作。
1.3 旅游資源的評價方法 對相關旅游資源進行分類,是為了的對旅游資源進行評價,分類后就是要對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實際的評價,這是分類的價值所在。旅游資源的評價是為了在對旅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提供理論依據來支撐,避免克服在旅游資源規劃建設時的盲目性,是為了增強資源開發利用科學性,評價的科學性與實踐性直接影響著區域旅游開發程度和遠景的發展,是旅游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極為重要的環節。
2 研究區域概況
2.1 自然地理條件
2.1.1 地理位置 牂牁江景區位于六盤水市境內,距離六枝特區行政中心40km,六盤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黃高速、六六高速、六鎮高速、六畢高速,將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區的通達性和可入性。同時,景區的道路在不斷擴建,改善了景區的交通位置,進而凸顯景區的區位優勢。景區源于司馬遷史記“夜郎者,臨牂牁江,江廣百余步,足以行船?!睜櫊樈L景區包括:牂牁江景區、回龍溪景區和溪耳景區,面積約259km2,總共112個景區。1995年,被評為貴州省風景名勝區,該區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這里有豐富的自然風光,民族民風淳樸,人文歷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觀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優勢 研究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在14.5℃,年均日照時間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礦物儲備豐富,已經探明的煤炭量達33億t,理論儲量為180億t左右,且水資源豐富,地表水量達51億m3。
2.2 社會經濟狀況 2016年,全區著力做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生態文明持久戰和轉型升級突圍戰,經濟形勢穩重有進、穩中向好。2016年預計生產總值165.3億元,同比增長13%。然而在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完成195.98億元,同比增長21.6%;社會消費品零售完成40.9億元,同比增長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82.8億元,同比增長13%,一、二、三產業同比增長7%、12.4%和16%。
3 牂牁江旅游資源基本情況
就目前來說,我國相關學者在對旅游資源調查研究時,無論是專項旅游資源調查,還是區域性旅游資源調查,主要依據是國家標準GB/T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本次六枝特區牂牁將旅游資源調查的主要依據任然是按照這個標準進行(表1、表2)。
根據《旅游資源普查規范》的相關規定,牂牁江旅游景區的旅游資源,按照旅游資源屬性分為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古跡和建筑、民族風情、水域風光、購物健身6大類、24種基本類型,種類多樣,分布集中,兼具獨特的觀賞價值、科普價值和民俗文化價值,整體資源環境質量十分優越。牂牁江景區的旅游資源極具特色,比如:濃郁的民族風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優美的水域風光。
4 牂牁江景區旅游資源評價
4.1 資源總量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按照旅游資源屬性分為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古跡和建筑、民族風情、水域風光、購物健身6大類、24種基本類型,種類多樣,分布集中,兼具獨特的觀賞價值、科普價值和民俗文化價值,整體資源環境質量十分優越。目前,牂牁江景區已經開發的單體旅游項目有54項,在2016年,整個景區實現旅游收入90余萬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還有在2017年的春節,整個景區到處充滿節日的氛圍,聽山歌、品美食、看美景,為游客帶來更多的欣賞點。
4.2 資源特色鮮明 六枝特區是貴州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先導區,貴州省資源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區,處于畢節和六盤水資源富集區和結合部,從而看出本地區的資源類型豐富多樣。在整個牂牁江景區,所呈現的54個單體旅游項目中,紅色旅游資源占30個,占比例為55.56%。雖然牂牁江景區給游客的直觀感覺可能是生態旅游、觀光旅游、鄉村旅游這一類型,但是整個景區的主色調是紅色旅游。相關的紅色旅游景點,比如有:牂牁古國、夜郎古國、梭戛長角苗風情、水落洞歪梳苗風情、牂牁寨、祭王寨、大補王寨、小補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墳、摩巖石刻、古驛道、石驛站、古城墻、郎岱古鎮、茅口古鎮。
4.3 豐富牂牁江紅色旅游資源的內涵 在開發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同時,應大力倡導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陳列館和紀念展覽館的內涵,將單一、傳統的圖片展示和櫥窗式的文物陳列變為富有人性化、生動有趣的多媒體展示、活場景展示。景點場景的設計應利用聲、光等現代多媒體技術拓展展示的信息,盡量再現當年的實際情境,適當考慮旅游者參與性的內容。提高展館的趣味性,貼近旅游者的生活,激發旅游者的動手動腦熱情,吸引旅游者參與,使旅游者更樂于接受紅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獨具一格的牂牁江紅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態資源,促進區域生態資源的可持續化發展 堅定不移地走特色發展道路、可持續化發展道路以及原生態發展道路,是牂牁江景區旅游發展戰略自始至終需要遵循的原則和開發理念。牂柯江景區旅游發展的特色頗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紅色旅游、古遺址、古建筑等),但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欣賞水平逐漸提高的背景下,必須堅定信念,集中打造鮮明的大特色。對于牂牁江旅游來說,生態旅游是牂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區開發的主要目的。
5 結論
本研究對牂牁江景區旅游資源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與評價,牂牁江景區單體旅游資源共有54個,其中五級旅游資源有2個,四級4個,其中三級7個,二級6個,一級12個,未獲等級旅游資源21個,分別占旅游資源總數的3.7%、7.4%、12.96%、22.22%、38.9%。同時,牂牁江景區旅游資源豐富多樣,開發潛力大,資源特色鮮明,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總量大,生態旅游資源特色主題突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保繼剛,楚義芳.旅游地理學(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肖星,嚴江平.旅游資源與開發[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
[4]楊振之.旅游資源開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陳世紅,魏小安.地步-實踐-探索[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1986.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