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麗
摘要:物資采購招標對企業而言是一種交易的重要手段,可使其在短時間內采購到優質、符合自身要求的物資,在最大程度上實現自身的經濟效益,是我國今后經濟市場的重要實現方式,因此正視其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維護企業的利益、提高我國的經濟。
關鍵詞:物資采購;招標;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的整體運行模式也相應發生改變,而其物資采購的方式也隨之具有時代化。招標是一種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提出對自身所需貨物或服務的條件和要求,通過邀請眾多投標人參加活動,并按照一定規章、程序來選擇交易對象的一種市場交易行為。在企業的物資采購中運用到這一方式,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大范圍的物資采購,滿足企業的需求,實現企業的最大經濟效益,但是在實際的交易活動中,大多數的企業物資采購招標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使其經濟效益受到嚴重的損害,從長遠看,嚴重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加強對企業物資采購招標活動存在問題的了解尤為重要。筆者將從企業物資采購招標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闡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控制企業物資采購招標風險做出可行貢獻。
一、物資采購招標中存在的問題
1.物資招標采購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規范
經過實際的調查發現,大多數企業在經營以及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其一,在企業的物資招標中,相關的管理人員沒有明確其內部人員的工作,進而使不同的物資采購得不到專業性的管理以及審查,采購分散現象較為嚴重;其二,在物資采購的各個環節中,沒有相關的要求以及規范性的條例進行監控,進而極易引起采購人員出現違法亂紀、中飽私囊等行為,嚴重影響采購物資的質量以及企業的經濟效益;其三,采購計劃性不強,由于企業的物資采購是一種購銷行為,因此企業對于采購人員的安排采取任意性以及隨機性,而這一行為有時候就直接決定了采購物資的質量,因為有些采購人員對產品的價格以及質量沒有專業的判定,同時也缺少采購的變通思想,沒有良好的計劃性。
2.盲目重視標價,忽略物資質量
雖然商品的價值以及價格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但是并不是說,商品的價格就完全體現了它的價值,但是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商品的價格與其價值畫成了等號,當然,大多數企業物資采購者也不例外,因此極易將投標價的高低與物資質量的關系視為對等,從而極易促使企業的物資采購者在采購中出現盲目重視標價、忽略物資質量等行為,不僅使企業失去原本的資金投入,而且其采購的物資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極易影響企業的利益;從另一個方面分析,大多數企業中還存在著這樣的行為:為了減少采購預算以及成本,以低價中標原則進行采購,完全沒有了解物資的質量以及后續的設計運轉,使其采購物質的質量得不到保障,進而影響企業項目質量,從而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損失。
3.供應商的報價不真實
企業作為相對大型的物質采購者,對每一次的物資采購都是予以相對的重視力度,且其規格以及模式通常呈現較大,因此為了減少不必要的事故以及縮短企業的物質采購時間,企業基本上是一旦將某一投標方確定下來,就難以替換,因此給大多數心存不良的供應商帶來了發展“機遇”,據了解,大多數的投標方(供應商)在了解招標企業的經濟性原則——低價中標后,往往喜歡通過謊報價格,或是以文字游戲模糊其真實性價格等形式來吸引招標企業,待招標企業將其確定后,就會通過利用各種借口,變相提高中標的價格,給企業的經濟以及招標的過程帶來影響。
4.招標機遇存在不公平、均等等現象
招標是一個有組織的市場交易行為,是招標企業先通過對所需物資的專業性進行了解,然后通過發出招標以及邀請的方式采購所需物資,其重點以及針對性較為明確,從客觀的角度上進行分析,此招標的行為可以為企業提供優質的物資,對企業的利益以及經濟性均有所提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企業招標方并沒有實現獲得優質的采購物資,究其緣由,最大的影響因素與投標參與者之間存在各種不當的競爭現象,進而促使企業在招標的過程中避免不了人為、有意無意地不正當行為的發生,從而導致大多數優質的供應商失去公平的競爭機會,同時也使招標企業失去獲取優質的資源。
二、完善物資采購招標管理的對策分析
1.完善物資采購招標中的各項管理制度
企業的招標過程存在著不正當的投標競爭、不規范的管理流程、不公平的標評制度等現象,說明我國在對企業物資采購方面予以的重視力度不強,相關的制度體系不完善,因此想要改善這一狀況,減少不良社會風氣的滋生,促使社會經濟、社會環境等達到良好的狀態,就要根據其招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根本上的解決,例如完善物資采購招標中各項管理制度,采用制度的強制性以及規范性制約不正當投標的競爭現象,同時加強了招標環節的監督工作,提高物資采購的管理性,促進物資采購招標實現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公平性,使企業以及供應商共同達到共贏的狀態,實現服務與價格達到雙優的標準。
2.加強對物資采購招標的管理人員以及參與人員的管理
物資采購招標的全過程離不開物資采購招標人員以及投標的參與人員,其環節中存在的不正當行為以及競標的不合理、評標的不公平等現象,均與雙方的參與人員有關系,因此為了保障物資采購招標過程順利以及有效地完成,保障參與活動的雙方均實現利益的共贏、正當,應及時向有關的管理部門提及、反映其交易活動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并由相關的管理部門加強對物資采購招標活動參與人員的管理,例如整體了解供應商的信譽、商品質量,以及物資采購招標企業的活動召集人的綜合條例、人員素質等,從根本上加強、防范市場交易不良行為的發生。
3.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
導致企業物資采購招標存在極大問題的主要原因不是供應商的不正當競爭,而是企業內部的物資采購招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引起的,其一,相關的物資采購招標人員缺乏足夠素質以及專業性,因此企業的物資采購管理部門應該格外重視其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以及采購的專業性知識,加強對物資采購招標人員的綜合考核制度,并建立專門的監管機構,嚴厲打擊違反企業采購規定的工作人員;其二,主要的物資采購招標管理人員沒有明確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對物資采購招標行為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才會隨意派遣工作人員進行物資采購招標工作,進而才會促使采購分散的現象出現,因此對主要的物資采購招標管理人員,也應加強綜合能力的培訓以及考核制度,從而降低因企業內部管理人員自身的缺失而造成的經濟損失;其三,強化企業的物資質量檢驗工作,設定相關的監管部門,認真記錄以及驗收購進物資的數據以及質量,避免因內外串通導致出現以少報多、以次充好等現象,最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
4.有效衡量物資招標采購的價格和質量
選取有發展眼光、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均較強的物資采購招標人員參與物資采購招標的全過程,通過發揮自身的才能以及對市場的了解,有效衡量投標者的商品質量以及價格,抓住物資招標采購中價格以及質量的重要關系,將“比信譽、比質量、比價格”的原則貫穿于物質招標采購中,進而才能更好地使企業獲取最大的禮儀,使采購的過程實現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結語
企業物資采購招標作為企業實現最大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應使其隨著社會的變化以及企業理念的變化而不斷日漸完善,實現合理、科學、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參考文獻:
[1]王玉梅,唐雨辰,程風華.招標管理:在問題中尋找對策[J].石油石化物資采購,2015(04):14-17.
[2]陳建華.物資采購招投標工作中存在問題分析報告[J].科技創新導報,2014(34):186.
[3]嚴寶林,孟祥龍.物資采購招標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商論,2013(12X):46-47.
[4]李慶凱.加強物資招標采購監管的對策與建議解析[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05):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