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舒
摘 要 “三會一課”制度是黨支部建設的一項基本制度,但普遍存在質量不高的問題,在工作實踐中,要提高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要從提高認識,落實責任;優化配置,增強素質;緊貼實際,務求實效;完善機制,加強考核;豐富形式,創新載體等方面改進,從而強化“三會一課”的嚴肅性、實效性,切實提高“三會一課”質量,提高黨員總體素質,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關鍵詞 三會一課 基層黨支部 創新 提高質量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認真落實好“三會一課”制度對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嚴格黨員管理和教育,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查閱臺賬等方式對基層黨支部開展“三會一課”情況進行調研,分析現狀,查找短板,并對如何進一步提高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進行了思考。
一、基層黨支部 “三會一課”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調研情況分析,雖然各基層黨支部能堅持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按時組織召開,但總體質量不高。
一是內容空洞,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現為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密,“兩張皮”現象明顯;學習內容,生搬硬套,尤其是黨課缺乏規劃性、針對性和系統性;理論說教,缺乏解決基層實際熱點難點問題對策。
二是形式單調,缺乏創造力。主要表現為組織形式陳舊呆板,開放式學習少、網絡新媒體技術應用少;缺乏思想互動交流,停留在“我說你聽”的單項灌輸式教育為主。
三是組織職能弱化,集體決策概念模糊。主要表現為“三重一大”落實不到位,“一言堂”現象明顯,支委會集體決策職能淡化,黨小組存在形式化、程式化。
四是收效甚微,黨員作用發揮不明顯。主要表現為缺乏科學統一的質量評價標準和評估機制;嚴肅性、實效性不足;批評與自我批評、幫助黨員糾正錯誤的氛圍不夠。
二、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個別基層黨支部對“三會一課”制度在黨支部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落實過程中裝樣子、走過場,降低標準,應付檢查;部分領導干部“重生產輕黨建”觀念根深蒂固。
二是黨務工作者素質有待提高。個別黨務工作者存在“等、靠、要”情況,工作不積極主動;“兼職”黨務工作者比例較高,投入工作時間和精力有限;“三會一課”管理不夠精細到位;創新能力不強。
三是檢查監督指導不力。在對支部工作進行檢查考核時,要求比較寬泛,看看臺賬、翻翻資料、聽聽匯報,未作進一步量化分解評價,導致“三會一課”質量好壞一個樣,甚至有的“三會一課”形同虛設;上級黨組織對下級黨組織督促和指導不夠,未形成相對成熟的考評標準和考核機制,定期檢查、及時反饋、限期整改等工作缺少閉環管理。
三、提高基層黨支部“三會一課”質量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
黨支部要站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高度,充分認識認真開展“三會一課”的重要性,落實自身責任,保證“三會一課”的質量。如通過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層層簽訂黨建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明確職責和任務,狠抓落實;黨小組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引導,使黨員充分認識參加“三會一課”是行使黨員權利和履行黨員義務的有效途徑。
(二)優化配置,增強素質
一要強隊伍。黨委(黨支部)要著力把素質好、黨性強、業務精、懂管理、有奉獻精神的黨員選拔到支委班子(黨小組長)的崗位上來,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支委班子和黨小組長隊伍。
二要抓培訓。定期組織黨務骨干參加“輪訓”、“講學”,加強“理論武裝”;選派優秀支委、黨小組長參與日常黨支部工作檢查考評,強化“實戰練兵”;提高黨建MIS、黨員KPI管理的應用,進一步提高基層黨務工作者業務水平。
(三)緊貼實際,務求實效
黨支部在開展“三會一課”時,要有計劃地結合“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黨內大型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要結合企業各個時期的形勢任務和階段性重點工作,要多考慮黨員隊伍和職工群眾的思想動態變化,同時,充分征求黨員意見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時間、內容,加強黨員、發展對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學習的管理和監督。
(四)完善機制,加強考核
實施目標量化管理,如量化“三會一課”頻次、細化分解內容、明確臺賬要求,實現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堅持定期督導考評,及時反饋,跟蹤整改,加強閉環管理;定期召開黨群例會,通報工作動態,研討落實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把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情況作為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也作為黨員個人績效考核、業務素質考核的重要指標,形成良好的激勵機制。
(五)豐富形式,創新載體
基層黨支部在開展“三會一課”過程中,做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不斷創新。如積極引導黨員應用網上黨校、微信、微博等學習交流媒體;大力提倡“網絡互動式”、“課題研究式”、 “開放討論式”等創新教學方式;嘗試將“三會一課”開到生產現場、班組車間、平臺崗位,使黨組織生活會議更貼近一線,更貼近群眾,更易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