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朵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語文作為最基本的學科,在小學教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成才之路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教學中要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本教育 閱讀教學 策略分析
近年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隨著新課標的要求不斷發展改革著,特別是將其作為重要的目標列入小學教育的范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文學素養與綜合素質。但是通過現狀分析,在整體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對于教學模式的完善與改革勢在必行。
一、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涵及目標追求
“生本教育”是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所提出,是相對于“師本教育”下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形式。生本教育強調了學生的主題地位,充分尊重學生和依靠學生,順應學生發展規律的教育。生本教育下的閱讀教學課堂,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可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
生本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其表現為學生生命的教育發展。其目標追求即為喚醒學生的生命教育,在此過程中,我們要順應兒童的發展天性和他們的主觀意志,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相對不足,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主動喚醒閱讀意識,通過閱讀讓學生發現美,學會愛,體驗和感悟我們美好的生活。其表現為:(1)喚醒學生的主體閱讀意識。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是課堂的主宰者,牽制著學生的教學活動,學生的積極性及思維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必須還課堂給學生,喚醒學生的主體性。(2)喚醒學生的生命感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富有生命氣息的,它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在閱讀教學中發現美、感受美。在某種意義上,閱讀教學就是對生命的感悟,學生從閱讀中懂得表達真情實感,這就是提升生命價值的直接表現。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重視生本理念,注重情境教學
提升小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用生命長河縱觀學習之路,把學習語文作為學習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環節,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充分感受生命萬物的本質。通過現階段《語文課程標準》硬性指標的提出,培養閱讀能力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關鍵,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只有擁有獨立的閱讀能力,同時重視情感的體驗,并擁有豐富的積累經驗,才能形成良好的語感;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對于語文閱讀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學會運用多種的閱讀方式,能夠初步的理解并鑒賞文學作品的感情,才能從小培養高尚的精神世界,據專業數據分析,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于表面,在課外也應多重視語言的鑒賞和閱讀能力,且閱讀總量應該在400萬字以上才能算達到標準。情境教學在語文閱讀中扮演著重要地位,它能帶領學生們進入課本內容中感知學習的實際意義,特別是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們對于閱讀內容的深刻理解。
例如,學習到“小壁虎借尾巴”時,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誦讀,通過自己的認識去了解課文講的主旨內容,充分展示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結合著生本教育理念,灌輸給小學生學習課文知識的重要性,同時結合情境教學的方式,讓小學生充分展示自我認知。“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情景模擬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們充分感受小壁虎當時著急的心理,同時也能加深成長的概念,認可小壁虎在借尾巴的過程中已經長大的過程,讓他們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是充滿新奇和美好的。這個情景模擬的過程可以找幾個小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找一個旁白和小壁虎的扮演者,加上靈活可愛的肢體語言能夠幫助學生們盡快掌握書本的實際內容,也能從中體會深刻的寓意,加之在學習上取得更大進步。
2.加深情感閱讀,引導作品感悟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們進行作品感悟是一項必然內容。情感閱讀的優點,就是讓學生們從自我意識上去體會課文的主旨情感以及傳達的內涵,通過傳情的敘述會讓學生們跳過課本文字去感受領悟作品最想表達的思想與內容。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幫助學生們認識課文原有的知識內容,也就是只學到表面知識,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語文教學將會使學生們的學習上升到一定的精神層面,由此開啟學生們真實的內心世界,讓他們真正通過學習的過程感受學習語文閱讀的樂趣。情感是開啟心靈的鑰匙,語文學習融入情感教學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對作品有所感悟,甚至會真實的反應自己的所感所想,充分認識到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意義。
例如,在講解“去年的樹”的課文時,對話的形式就很能讓孩子們產生共鳴,并積極的參與到角色的演繹中,引導孩子們體會大樹與小鳥的對話,感受樹與鳥兒的情誼,在此過程中再指名讓學生來讀旁白,便能使這段演繹更加惟妙惟肖,小學生們會善于加入自己的動作來表達想要傳遞的感情。因此,當小鳥要飛向南方的時候,孩子們會將自己想象成長著翅膀的小鳥,然后在空中飛舞飛向南方,此時很多孩子都會幻想自己成為小鳥,然后沉浸在故事中,閱讀起來可以更加具有影響力。當課文主旨大意揭示出來的時候,孩子們也會置身其中感悟樹被砍伐之后與小鳥聯系不到,從而引申出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的中心思想,同時可以借助這樣的理解方式,讓學生們積極地交流對于作品的感悟,表達自己對于課文內容的認識。
3.倡導實踐為先,提高綜合素質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學習語文的關鍵,通過身體力行的方式,讓他們明白學習語文也可以靈活應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便是這么一個道理,學習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們在語文閱讀的訓練中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堅持才是有所收獲的關鍵。老師們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倡導他們實踐為先,運用靈活多變的方式為語文學習營造有趣快樂的氛圍,使學生們會將閱讀的作品核心內容掌握扎實,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實踐出真知,這是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同樣遵循的道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明確閱讀的重要性,讓學生們正確認可閱讀的積極意義,跟隨著老師的指導會逐字逐句地探索文段具體內容,明確課文所傳遞的大意。
例如,在學習課文“四季”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采用多種形式的閱讀方式,這樣靈活多變的模式會活躍課堂氣氛,特別是分組分角色朗讀更能表現學生們的積極主動性,在此過程中還應該搭配著動作進行細節上的展示:“草牙尖尖”這一句時完全可以用較為細膩的聲音進行閱讀,以便表現草芽的柔嫩與輕飄;“谷穗鞠著躬說”完全可以表現出謙虛委婉的樣子,同時還應該把鞠躬的動作做出來,這樣表現出靈活的樣子;“雪人大肚子一挺”應該是需要將可愛頑皮的樣子展現出來,所以需要做出挺出肚子的樣子,充分展示所代表事物的特點。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表演能力加以肯定,增加自信的同時也更為深刻的認識書本知識的內涵,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適合于現階段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語文閱讀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潛能,開發他們的內在個性,特別是生本教育理念下,語文閱讀的重要性體現的更加明顯。
參考文獻:
[1]林玉蘭.生本理念下閱讀教學的指向[J].小學教學參考,2013,(07).
[2]王永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