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彩霞
計算機只是一種繪圖工具,要正確繪制機械圖樣還依賴讀圖能力、圖示表達能力、以及國家標準規定的正確使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將是應用計算機繪圖的重要條件。因此,加強讀圖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的培養依舊有著重要意義。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方法
機械制圖課程是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一門重要技術基礎課。隨著計算機繪圖(CAD)的飛速發展及普及,圖板、丁字尺等繪圖工具逐漸被淘汰,繪圖技巧的實質最終變為計算機繪圖軟件的應用技巧。但是,計算機只是一種繪圖工具,要正確繪制機械圖樣還依賴讀圖能力、圖示表達能力、以及國家標準規定的正確使用,這些知識和經驗將是應用計算機繪圖的重要條件。因此,加強讀圖能力、圖示表達能力的培養依舊有著重要意義。本文講述了我本人對機械制圖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力求講授層次清楚、條理分明
講課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做出結論的過程。 提出問題應盡量做到自然明確,聯系實際和富有啟發性;分析問題要做到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做出結論要簡明準確、便于記憶。 為此,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圍繞本課時要達到的教學目的,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和講授順序。 如在進行重點內容“組合體視圖的讀法”這部分內容教學時,根據“使學生掌握讀圖方法”這一教學目的,抓住“讀圖方法”這一主線,按“讀圖時應注意的問題、讀圖方法及讀圖方法的具體運用”的順序組織教學內容。講清方法(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指出難點(分析圖框)、點明關鍵(不同組合型式的視圖特點),再舉例講解讀圖方法的具體運用。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層次清楚、條理分明地講授教學內容,不僅反映了教師的施教能力,同時也是吸引學生注意,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并加深理解的首要條件。
二、板書美觀、語言生動,具有相關的專業知識
美觀、整齊的板書,演示圖和繪圖的過程是活躍課堂氣氛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板書要盡量做到節次分明、條理清楚,演示圖的過程對教學效果更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語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教師語言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教師,只有做到吐字清楚,表達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準確生動,才能把概念、本質核心內容準確地傳遞給學生,以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內容和知識的相互聯系。同時,要施教于樂,將知識性和趣味性容為一體,并富有節奏感,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學生聽起來感到津津有味,從而產生積極探索的欲望?!敖處熞o學生一碗水,自己應有一桶水。”要把制圖課講得生動形象,把抽象的理論變得直觀,讓枯燥的條文變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以外,還必須具有機械專業的相關知識,如金屬工藝學、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零件與機械原理、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等,只有具備這些知識才能應用自如地舉出生產中的典型例子,讓制圖與實際結合起來。
三、采取多媒體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
機械制圖的教學關鍵是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把實體的空間形體變成三個方向的平面圖形,在此基礎上達到由三視圖想出空間實體。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采取多媒體教學與直觀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縮短學生從實物到視圖的學習時間。多媒體教學以其課堂容量大,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表現形式和回看容易等非凡的表現力,使學生學習興趣濃,課堂教學效果好。因此,教師可采用直觀教學法,引導學生學會實體觀察,進而得出空間形體的投影,然后再采取多媒體把投影的動畫過程進行演示,得出投影規律,以便使學生從感性的實體認識上升到空間特征的抽象思維。在制作機械制圖多媒體課件時,對每一堂課的直觀教學模型和教具的選擇,如何引導學生觀察,注意事項,講解和演示方式等問題,都需要教師進行周密地考慮,有所取舍,恰當安排。將實物模型帶進課堂,邊講邊畫,再上升到多媒體的投影。但是,教師一定要注意,直觀教具只能起感性認識的作用,而最終必須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各自優勢得以充分發揮。
四、針對各章節特點,全方位地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
對于部分中專生來說基礎差、底子薄,在初、高中階段只接觸過平面幾何,沒有經過立體幾何的學習,缺乏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較差,特別害怕純理論的學習。有的學生甚至連簡單的內、外切的概念都不清楚。在機械制圖課堂教學中,教師因此常采用一種比較直觀的方法進行教學,避免使學生感到理論與實際脫節,回避傳統教學中過分強調的理論性和系統性,引導學生直接面對具體目標進行學習,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能迎合當前學生的低起點和學習特點,同時也更能激發基礎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幫助他們克服畏難情緒,從而使教師樂教,學生樂學,寓教于樂,寓學于樂,其樂無窮。
五、師生課堂互動,講練結合
教師的授課講究語言藝術。要語言簡捷、目的明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在備課時,教師要整合教學內容,歸納看圖的要點及畫圖的方法,總結出簡明易記的結論。在授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設疑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解惑,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形成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討論、相互觀摩和相互促進的關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分析問題的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消化課堂內容。每個學生在空間思維與理解能力方面各有不同,接受能力也是有差異的。教師在授課時既要緊扣講課的主題,又要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必須十分注意授課圖例的選擇。授課的圖例一定要典型、明確,難度適中,作圖量也不宜太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授課的圖例的選用盡量來至教材,或自行設計,也可少量地從其他教材上挑選。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是畫圖和讀圖的基本方法,也是一個重難點內容,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在實踐中要很好的掌握。教師在講授有相似性的內容時,應啟發學生去探討問題,達到訓練思維方法和培養空間想象能力的目的。
六、認真批改作業,及時進行點評
機械制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技術基礎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側重于學生繪圖、讀圖能力的培養。機械制圖的突出特點就是作業量大,每節課后要科學設計學生練習的內容,做到有的放矢。每一位學生的作業,教師要細心批改,及時發現問題,特別要在講新課前進行點評。這就要求教師熱愛學生,具有高度責任心,對出現的各種問題,要做到細心、耐心,并做到不厭其煩地一一作答,切不可傷學生的自尊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