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海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教育者,是學生德、智、體、美、勞諸多方面發展的指導者。班級管理就是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生活和班務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加速學生的全面發展,并有效展現學生各方面的潛質和才能,為學生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總之,良好的班級管理是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學校是養成健全人格、培養真人的場所。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大多數教師不愿意當班主任,原因是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責任重大,稍不留心就會出現事故,往往是班主任費了很多心思,可就是不見效果,如何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一直是困擾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難題。從教三十年來,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總結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自主管理,放手讓權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經說過:管理是班集體的骨架,班級是個小集體,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頭緒,集體就像一架機器健康而有序地運轉。
為了實現自主管理,使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級的人,人人有事做。我除了通常的班級干部崗位外,還增設許多其他管理崗位。如:“講臺整理員”專門負責整理講臺,使物品擺放整潔有序;“領讀員”負責組織班內同學進行早讀;“紅領巾、校服監督員”督促同學穿好校服戴好紅領巾……班級實行“崗位負責制”,對班委干部、課代表和其他同學都有明確具體的崗位職責,使班級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門、每一樣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負責人。例如:負責電燈的同學,教室內光線暗時及時開燈,教室內光線明亮時或室內無人時及時關燈;負責擦黑板的同學,要保證每節課前黑板和講臺的清潔、同時負責對不愛護粉筆亂涂亂寫、亂扔粉筆頭的同學進行教育和處罰;負責開窗戶的同學,要及時開、關窗戶,保證人在窗開,人走窗關;負責開門的同學,在教室內無人時,要及時關門……同時,對這些崗位一定要定時或不定時經常進行監督評估,力爭能培養一批“崗位能手”,同時對部分不能勝任崗位的同學也要作適當調整。學生人人有管理服務的崗位,在讓他們知責任、明責任、負責任的過程中逐步嘗試讓他們自我服務、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使被動的管理變成主動的管理,進而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
二、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作為一名班主任,接觸學生的時間最長,生活在學生中間,與學生傾心談話,深知學生需要教師的關愛。而喜歡得到這種師愛的并非是一個或幾個孩子,而是全部學生。
我班的培×,一二年級幾乎不在教室里上課,一天到晚在校園里溜達,逢人就喜歡聊天,就是不喜歡學習。為了讓他喜歡上學習,在課堂上盡量多關注他,有時課堂提問,他也著急回答,明知他不會,仍然會叫他來回答,而他站起來干張嘴卻答不出,旁邊同學著急便會悄悄告訴他,如果遇到別的同學這樣會嚴加批評,而對培×則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加以容忍,等到培×回答出來后她還會加以表揚,得到表揚的培×真的很在意,常常在課下問我,老師,什么時候上體育課呀?而且上體育課時,他老早就在操場等著了,看著培×的點滴進步,我由衷高興。
三、星級評價,激勵上進
為了更好地激發每個學生積極向上的熱情,我在班級管理中采用學校提倡的星級管理,這種管理被每一個學生所認可,所有學生都可以自豪地說:“好習慣成就小明星!”
我把班級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組長,由組長參照班規對組員進行考核。每周班會課上,由各組長宣布小組成員的分數,分數最高的學生為“周星”。每個月底,這個月得周星的6名同學參加“月星”的競選。月星的考核辦法采用書寫、才藝、背誦等形式,盡可能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優秀的學生選拔出來,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楷模。學期末,本學期得“月星”的同學參加“濱小之星”的競選。所有“周星”“月星”“濱小之星”的評選過程全部公開,不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參考依據,注重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的考核,特別是孝敬父母、尊敬教師、團結同學、熱愛勞動、品德高尚以及常規遵守等方面。每學期我班學生獲得“濱小之星”的人數最多,有的同學表現突出,被推薦為青島市的小明星。
“癡心一片終不悔,心血澆開希望花。”多年來,我確確實實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與汗水,愿我的心血澆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讓這些美麗的花朵盛開在祖國肥沃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