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摘要:本文闡述了推行電子招投標的重要性,簡單介紹了實行電子招投標的基礎,并針對目前電子招投標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電子招投標;基礎;主要問題;對策
前言
隨著電子商務和項目管理信息化的迅速發展,傳統招標投標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不符合低碳環保等缺點漸顯出來。便捷、高效、規范地開展招標投標活動,減少企業投標成本,增加市場競爭的透明度,促進低碳環保,節約社會資源,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電子化招投標是依托網上招投標交易平臺,以全程電子化、文件標準化、評標遠程化、信用信息化和監管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由網上招投標交易平臺、共享誠信信息數據庫、CA身份安全認證系統和標準招投標文件制作工具為主要內容的招投標交易活動。推行全過程電子招標投標,是招標投標科學發展的必然途徑。
1推行電子招標投標的重要性
普遍認為,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對于實現節能減排,提高交易效率,發展服務業,調整招標投標行業的產業結構、提升隊伍職業素質和服務層次等具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然而,招標投標信息充分公開的本質要求和電子網絡信息傳播無邊界的特點共同決定,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對于實現招標投標信息的充分公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轉變政府監督方式,規范招標投標秩序所產生的作用更為關鍵、有效,其意義更為深遠。
當前,一方面我國招標投標行政監督管理的體制現狀,很大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招標投標市場資源和信息公開透明、公平共享機制的形成。市場信息的不透明、不對稱是導致目前招標投標活動中虛假信息、偽造證明、捏造誣告現象司空見慣的重要原因。因而現行的行政監督管理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招標投標制度日益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招標人自律機制不健全,行政執法主體采用現場監督、書面報告和審批的傳統監督管理方式,又無法對招標投標市場信息和審批事項達到全面、及時、準確地把握以及客觀、公正、高效的處理。由此既無法有效約束招標人違法違規行為,又限制了招標人依法自主履行正當的職責權利。
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可以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行政管理體制外尋求解決上述二方面問題的有效途徑,讓招標投標信息流突破和迂回行政管理按層級、按部門分割的界限、壁壘,使招標投標各方主體最大限度地共享市場的資源和信息;同時,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可以為轉變和規范行政監督方式,加強社會監督,弱化審批管理,建立招標投標主體在信息公開透明的陽光下自主決策,自我運營,自覺守法的自我約束機制以及為建設社會誠信和防腐體系,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市場的開放度取決于社會的誠信度,社會的誠信度取決于社會的道德水準和法制化程度,而社會的道德水準和法制化程度又依賴于社會信息的透明度。所以,招標投標市場的一體化取決于招標投標信息的一體化,這是推行電子招標投標的根本理由和最重要的意義。
2實行電子招標投標的基礎
現在招標投標主體的在線身份識別認證、電子文件簽名以及安全、保密傳輸、儲存等網絡信息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且電子簽名已具有紙質簽名同等的法律約束力。《電子招標投標辦法》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推行電子招標投標的技術和法律障礙已經不存在,只需要制定相關配套制度。
但是,部分招標投標監管部門需要努力改變對于電子招標投標不放心、不積極、不參與的精神狀態,應當充分認識到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只是轉變行政監督方式,并不改變行政監督職能,而且為行政監督部門全程、實時、規范地履行招標投標活動行政監督創造了條件。各政府部門一定要成為推行電子招標投標并建立一體化信息共享體系的主導力量。
3電子招標投標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目前電子招標投標現狀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
首先,《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剛剛施行,各項制度還不完全成熟。目前各地區已經使用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開發運用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各搞一套,互不協調兼容,由此造成:各系統使用者需要重復浪費資源去購買有關的技術服務,配套對接各個不同的運用系統和管理平臺。
其次,招標投標系統信息和功能不能共享。由于招標投標行政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各行業、地方的招標投標流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缺乏統一規劃指導和協調,且信息技術沒有統一標準,信息數據沒有規范接口和交互共享的服務平臺,造成目前各電子招標投標系統開發、運用功能和信息零打碎敲,相互隔離、斷裂,既不完整配套,也不全面統一,無法實現電子招標投標全流程功能的協調整合和市場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也就無法充分發揮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整體的真正優勢。
再次,電子招標投標的行政監督不適應。電子招標投標的網絡化、無紙化特點要求行政監督方式也不同于傳統紙質招標的現場監督和書面審批。然而,目前大部分行政監督部門尚未具備有效監督電子招標投標的網絡監督接口、服務平臺和與此相應的監督方式,對于推行和監督電子招標投標既缺乏必要的技術準備,又缺乏思想上足夠的重視,并存在諸多不必要的疑慮。
為此,行業普遍呼吁政府盡快對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功能、技術保障、信息共享服務機制和行政監督方式等提出以下對策措施。
(1)落實細化《電子招標投標辦法》。《電子招標投標辦法》已經在這個月開始實施了,對電子招標投標的“投標簽字、送達時間、密封解密、開標方式、評標隔離”等一系列特定操作含義和要求作出明確規定,為電子招標投標每個環節提供必要的依據,并要求保證各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互聯、兼容、整合、易用、安全、可靠、協調運營。
亟待落實細化《辦法》有關規定,使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充分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最大限度地幫助招標人規范、便捷、高效地實現招標項目采購目標需求以及項目全過程信息化管理的全面對接要求,滿足不同主體、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對招標投標活動全過程的信息和功能需求。系統既要充分保障招標信息及時、開放透明,也要依法保證投標、評標等相關信息嚴格保密安全,嚴格設置電子文件的主體閱讀、修改以及流程操作的權限和時間,并保證電子文件只能依據規定設置的權限和時間進行閱讀及有痕跡的修改、且事后不可篡改、銷毀、抵賴,可以提供追查證據。
(2)完善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是為各類電子招標投標項目執行系統與工商、稅務、行業管理等各類服務管理平臺互聯、互通、互認,實現招標投標信息資源和公共性交易服務功能一次建設,多次使用,交互共享,并為健全招標投標社會監督機制,轉變與規范行政監督方式提供全面、實時服務的信息交互平臺。
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既是實現電子信息互通的樞紐,也是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公共交易功能服務區,主要提供各類信息發布、身份認證、資信驗證、評標專家抽取、統計查詢、資料歸檔、行政監督通道等每個招標采購人、投標人以及每個監督機構共同和重復需要的招標投標信息和功能服務。
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是一個網絡服務體系,不是一個唯一和獨立的平臺,也不可能由一個部門或單位壟斷建設。因我國經濟體制和招標投標監管體制的特殊性,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不可能簡單復制一般電子商務平臺形成和發展的完全市場化模式。政府部門、協會組織、大型企業、招標代理機構、交易服務機構以及各類科技投資主體均有可能選擇各種途徑、模式,獨立或合作建設、運營國家和地方二級電子招標投標專業服務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
無論采用什么建設運營模式,最根本的是各類電子招標投標項目執行系統和專業服務平臺必須按照統一技術標準,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
(3)應當逐步推進和完善電子招標。電子招標投標運用的領域范圍、深度和效果依賴于全社會的電子信息化環境、技術經濟條件和招標投標從業隊伍素質循序漸進,逐步完善,既要積極大力推進,也不可能期望一蹴而就。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功能既要立足現實需要,也要留有發展空間,采用強制性、推薦性和選擇性相結合,并留有前瞻性和可擴展性。
根據我國目前電子信息化的水平和《招標投標法》的規定,現在只能積極推進實行電子招標投標,不可能立即用電子招標取代傳統的紙質招標。這兩種形式將在一段時間內同時并存。受電子信息技術的限制,部分招標領域或部分招標環節,例如建筑方案設計、大型復雜工程施工和機電設備制造等招標只能選擇傳統紙質與電子相結合的招標投標形式。
(4)應當重視的其他問題如下:a推行電子招標投標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各類電子招標投標項目執行系統必須與評標專家庫、工程計價等專業工具系統和各行業或公共服務平臺的信息技術標準、數據接口及其系統的研發、運營實施、管理主體要高度協調統一。
b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可與各地集中交易場地相互結合。這是目前管理體制下,推進各地區的交易場地、評標專家、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并滿足和規范電子網絡遠程異地評標需要的現實選擇。
c全國各CA電子數字身份認證系統應該通過電子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實行互通互認,“一卡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