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知音+劉桂香
摘 要:隨著社會信息化、大數據、快節奏時代的到來,以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為主體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運用,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和應用能力已然成為衡量個人文化水平和基本素養的代表性標志。正是因為大環境的變化,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也逐步拓展深入進了課堂。它對教育模式、思想、理念產生深遠的影響,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方法產生多方面的轉變。
關鍵詞:高效課堂;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綜合;加強;效率
高效課堂,顧名思義就是使課堂效率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的效能,能提高單位時間內的課堂學習的效率與深度,從最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也正是因為高效課堂的推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減少了學生課外學習的負擔。我們學校一直在推行高效課堂,并且也按照高效課堂的模式與步驟進行教學與研究,如何讓高校課堂走得更遠,變得更加有內涵,現代化技術手段的合理運用無疑為高效課堂提供了更寬廣的施展平臺。本人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自己對高效課堂與現代手段的運用的幾點認識:
一、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充分激發在高效課堂中的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催化劑,它能推動學生去積極有效的探究和了解各種事物或主動參與到某項活動中,它是學生學習知識、培養技能、提升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質。傳統的教授學習往往造成他們的倦怠,他們的興奮點,往往集中在直觀教具或有趣的教學內容中。而多媒體教學恰恰具有圖文并茂立體生動等特點,利用新技術、新模式創設特定的教學情景,可把枯燥、抽象、冗長的內容變得生動、形象、簡單易懂。
二、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加強學生在高效課堂中自主學習的行動意識
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可調可控性。在多媒體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在高效課堂的反饋和分層次檢測環境,按照自己的學習層次、學習基礎自己選擇適合的達標練習,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從而確定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比如說,可以用獨學個別化學習策略,也可以用對學和群學協商討論的策略。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慢慢學會了主動參與,它積極有效地激發了的學生學習興趣,真正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積極性。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以實現學習的個性化
現代化的教育資源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更為寬闊的展示平臺,給了學生很多的可選擇學習資料和學習方式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的知識內容和自己本身的學習特點,從網絡上任意地選擇合適的知識資料,按照自己的需要的方式和速度進行自主學習;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可以隨時隨地根據學習測試結果,評價自己學習的達標程度,認清自己學習的差距,加強薄弱環節的學習,鞏固已知內容,真正地發展和完善學生自我。
四、高校課堂中要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式的學習
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交互性學習過程是培養合作精神的過程也是促進合作式學習的過程。在網絡資源共享覆蓋的環境下,學生可以對同一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進行各個方面比較和分析,以協同、伙伴、競爭等多種形式在網上進行協作。這即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和問題的深化理解,也可以培養學生間合作精神的培養和良好人際關系。
五、師生互動體現“高效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顯著特點
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網絡資源共享方式,學生可以通過共同觀察一個代表性的事物,教師通過多方面觀察整個班級、每個學習小組乃至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參與度,師生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教師及時對班級、小組和學生給予及時恰當的指導。學生之間以分組的形式進行協作學習,而教師則教師充分運用多媒體軟件設計學習方案,提供學習資源,作為學生學習的輔助人、指導者,甚至是平等討論的朋友。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加充分的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六、在高效課堂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兩個方面
1.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是手段,不能忽視高效課堂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教學活動中,的確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一定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教學過程,是學生在各種媒體技術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主體性,教師不再是簡單地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要引導學生去自行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不是讓學生盲目不知所以然的學習,而是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高效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動機,排除心理的障礙,增強學生的學習毅力;其次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方法的指導,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理解、思維、想象、記憶、觀察、分析推理、綜合歸納,并有效地提取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進行全過程總結和指導,指導學生總結對學習調控方法和對學習過程的深層次認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材料的難易、知識的積累以及學習條件來正確選擇和使用學習方法。
2.使用現代教育手段要圍繞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來確定
教學手段的類型與內容的選擇是否合適,使用是否得當,都應以最終的教學效果來為衡量,也就是應由學生的學習效率來決定。不同的教學手段對同一教學目標來說,有著不同的效果。一個媒體一個目標。因此,在確定教學媒體類型時,應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來選擇。此外,課堂教學中教學媒體的引入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把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能否正確地有效的使用并和課堂教學過程中其他主要因素相互聯系起來,教師還要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的基礎層次來確定。
參考文獻: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蘇教育出版社
[2]《給教師的建議》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3]《教育的智慧》林崇德開明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