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勇+黎海楠+柳伊晴+王超+翁琛+羅仲勝
摘 要: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的開展,對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工作(團學工作),培養、提升學生人格和品德,激發學習熱情、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直以來高校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卻依然沿襲著傳統模式,體現不出學生所學的專業特點,這既不符合高校學生的特點,又產生了與當今教育呈現出的大好發展勢頭極其不和諧的現象。因此,高校校園文化活動融合學生的專業特點是當今高校團學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適應“常態下”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討了基于學生專業特點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意義以及融合學生專業特點之后所帶來的效應,為今后的校園文化活動的改革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學生專業特點;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一、基于學生專業特點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性
1.校園文化活動與專業特點結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學生畢業后,由于所學專業的不同,將進入不同的工作崗位。然而,當今社會的發展,不同工作崗位的勝任對工作人員有著不同的能力素質要求。目前許多高校也針對專業的不同開設了不同的專業課訓練。針對不同專業,根據其專業特點確定各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這有助于不同專業的學生發展從事職業所必需的身體素質;有意圖地設置活動項目,根據專業特點加強相關訓練,有助于學生適應本專業的職業要求。現今絕大部分校園文化活動似乎還停留在原來的傳統基礎上,舉辦校園活動的內容即激發不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達不到不同專業學生技能的能力素質要求需要。所以,校園文化活動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有效地走近專業需求中,來一次勇敢的教學探索。
2.校園文化活動與專業特點相結合,可以促進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化”
校園活動內容都是來源于我們學習、生活中,如果活動內容與專業特點的整合起來,創造出適合不同專業學生所需,這樣可以豐富校園文化活動內容,促進校園文化活動向多樣性發展;同時,也解決校園文化活動內容傳統中的單調性和枯燥性,不斷地推進校園文化活動創新性和品牌化。眾多周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高校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能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學生的專業課特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根據自己專業的特點規劃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參與興趣,還可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將這種興趣寓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3.校園文化活動與專業特點結合可以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現今高校里開展的絕大部分校園活動項目與學生的專業需求沒有很大的聯系,因此導致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如果與專業特點相結合而開展的校園活動項目,滿足學生專業的一些需求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我們都知道參加活動的興趣可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直接興趣包括對事物本身所產生的興趣,而間接興趣則是事物或活動本身雖未能引起活動參加者的興趣,但事物與活動的結果都是參加者需求和感興趣的。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如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就會使學生對其所需求的活動產生極其濃厚的興趣,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培養出學生自己喜愛的項目,逐步形成興趣與習慣,讓學生自然地將這種興趣和習慣保持終生并從中獲得健康與快樂,達到了校園活動的目的。
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方法
1.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應該堅持的基本原則
在引導、支持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應該堅持一些基本的原則,以使得精心策劃組織的校園文化活動,能成為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起到積極的“正能量”,能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引導性原則,在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無論是對于活動的內容還是活動的形式的設計,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教育引導意義,要能夠通過開展的活動向學生傳遞積極的正能量,引導學生積極進取、自立自強、感恩奉獻等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健全人格。
(2)服務性原則,堅決破除“功利化”的思想,將“服務學生”的理念貫穿于活動的設計策劃和組織開展的各個環節。要通過“服務性”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豐富的資源,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
(3)趣味性原則,在活動內容的選擇和活動形式的設計方面,要著力增強趣味性,以吸引廣大學生的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趣味性,一方面是指活動的娛樂性,不崇尚“娛樂至死”,但要有娛樂元素,枯燥、乏味的文化活動,勢必不能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進而被淘汰;另—方面,活動的獨特性和新穎性也增強趣味性的重要手段。
2.結合學生專業特點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的“校園文化活動”一定要常抓不懈。因為結合了自身專業特點的“校園文化活動”,首先具備參與的學生基礎,甚至學生的課堂作業就可以作為作品來參加“校園文化活動”比賽,這樣學生在做作業的同時,也是獲得了作品,無形中形成了良性競爭的學術氛圍。例如針對化學與藥學的學生,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技能,舉辦DIY酸奶、DIY啤酒、健康養生知識傳播、公共營養師技能競賽、化學實驗技能競賽等集專業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活動,將平時所學融入到活動當中;針對藝術類學生,可舉辦“DIY手工制作大賽”“公益廣告制作大賽”等結合美術類、設計類學生的專業特點,提倡親力親為,自己動手,變廢為寶,這樣的活動在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倡導了節約、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促進了學生道德修養。讓學生去主動收集素材,并積極的加工素材,從而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以后學生參加更高級別的比賽、畢業論文的寫作等都有利。
3.倡導校園文化活動百花齊放
社團活動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要倡導校園文化百花齊放,可以以學生社團為重點。每個社團都有不同的專業背景,不同的社團文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加入社團,自由發展自己的審美愛好和特長。可以選擇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社團,可以促進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對專業課程知識學習的認識和理解,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檢驗學習成果;也可以選擇其它專業社團,如藝術團的歌唱隊、舞蹈隊等,參加藝術素質訓練,學生參加社團活動,不但陶冶情操,提升審美能力,也能使學生勞逸結合,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因此我們要鼓勵更多的學生參加社團文化活動。
參考文獻:
[1]周偉川,李燕芳.對高職院校開展高雅校園文化活動的思考,《科教導刊(上旬刊)》,2010年03期.
[2]邱峰.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教育探索》,2004年01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