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東渝
[摘 要]目前中學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存在著資源收集重數量輕質量,資源庫建設不規范、檢索困難以及資源庫管理制度匱乏等三大問題。基于B-learning的中學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可遵循如下步驟:1.開展調查,了解需求,確定內容;2.統一培訓,規范操作,拓寬資源;3.嚴格管理,獎懲分明。
[關鍵詞]B-learning;中學英語;校本資源庫;輸入假說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2702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領域也不例外。目前,以“混合式學習”為主題的教學在全國各所學校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著。
B-learning(Blended Learning,混合式學習)這一概念是在2002年由史密斯· J.與艾勒特·馬西埃提出的。2004年,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認為所謂 B-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模式的優勢和 E-learning 的優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而陜西師范大學田世生、傅鋼善教授在結合國內外多位學者關于“混合式學習”定義的基礎上認為:混合式學習就是各種學習方法、學習媒體、學習內容、學習模式以及學生支持服務和學習環境的混合。從以上概念界定可知,無論混合式學習所混合的要素是什么,它都是目前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并重、在線教學與常規教學優勢互補以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的一種比較好的模式。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克拉申(S.D.Krashen)提出了“語言輸入假說”。克拉申教授認為語言的習得必須建立在有大量的語言輸入信息的基礎上,且這種語言的輸入也必須具有有效性。他認為有效的語言輸入應當具備如下幾個特點:非語法程序安排,趣味性,可理解性,足夠輸入量。而基于B-learning的英語校本資源庫則滿足了以上幾個特點,可以提供多途徑、多環境下的有效輸入,滿足不同學習類型學生的需求。
因此,基于B-learning的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能夠全面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是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也是契合師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目前中學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1.資源收集重數量輕質量
學校里面一般都有相應的校本網上資源庫,而且資源的來源還是比較豐富的,既有網絡上的公開資源,如網易公開課、中國大學慕課等,又有學校購買或者免費獲贈的一些學科網站資源,如學科網、高考資源網、三A課堂等,此外還有訂閱刊物時附贈的教學資源,如《學英語》《雙語報》《英語周報》等。問題是,教學資源的真正收集人員往往是信息技術的專任教師而并非英語專業的一線教師,他們并不清楚具體教學需要匹配什么樣的教學資源,或者應該在什么地方適當地使用哪些教學資源,因此對資源的收集往往停留在數量上的追求和學科的簡單劃分中。而一線教師進行資源上傳時,一方面由于繁忙的工作導致可支配時間缺乏,另一方面由于自身技術水平的局限,往往僅僅停留在上傳上課所用的導學案和課件上,難免單調、雷同。因此,校本資源庫的資源看似海量,其實質量不高。
2.資源庫建設不規范,檢索困難
由于資源庫建設缺乏統一的標準,資源的來源不一,各類資源命名及分類標準不統一,同時,某些數據庫和電子出版物的數據結構、應用系統本身也不兼容,結果用戶進入資源庫后,需用不同的檢索方式進行檢索,甚至有時還要用不同的閱讀器顯示檢索結果,整個過程耗時耗力,針對性還不強,未必適合學生和教師的個性化需要,因此教師和學生往往望而卻步,利用率很低。
3.資源庫管理制度匱乏
校本資源庫管理制度匱乏甚至是空白,是制約校本資源庫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原因,其突出的表現就是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優秀的一線教師憑借他們卓越的學科素養和教學經驗,能夠將各類教學資源進行精心的整合及輸出,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但是,這些教師對于他們的成果,卻往往不愿意分享到校本資源庫里來。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覺得分享無法體現它們的知識價值,反而存在被盜用的風險;另一方面可能是擔心一旦共享這些經驗和資源,他們的專業地位將受到其他教師的威脅。為此,某些地方教育局和學校不惜下發文件,硬性規定將上傳資料與職稱認定掛鉤,但是教師們卻不以為然,從網上隨便搜一些資料改改,換個名字就上傳了。這樣一來,資源的數量是上去了,但是毫無質量可言。
二、基于B-learning的中學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步驟
1.開展調查,了解需求,確定內容
英語校本資源庫要能夠滿足本校師生的教學和學習需要。為此,我們首先應該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教師對教學資源的具體需求,不同年級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結構組成情況以及師生對學習資源的獲取方式、內容呈現形式以及資源類型等的需求。在對調查內容進行詳細分析和總結后,再結合英語課程各個年級各個課型的特點和本校的教學特色,來確定英語校本資源庫的內容。
2.統一培訓,規范操作,拓寬資源
資源庫建設過程中,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是通過網絡實現的,只有采用統一的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格式如SCORM[在線學習系統(E-learning)的一種內容標準(課件標準),課件的內容主要由HTML+XM+JS組成],才能實現用戶與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的有效溝通。因此對資源庫資源收集上傳者(如資源庫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和資源庫資源使用者(教師和學生)都要進行培訓。前者的培訓重點在于了解數據格式的統一標準、資源庫建設軟件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嚴格按照學科內容和信息格式對資源進行篩選、制作、收集、分類、編目、備注、存儲,如何對資源進行補充和修改,如何對歸類不合理和重復的資源進行調整等等。而后者的培訓重點在于熟悉和了解資源庫中各模塊的功能,并能根據個人的具體需求進行合理的自主選擇。在此基礎上,資源收集上傳者應該在明確的指令下盡可能地拓寬資源、細分模塊。下面僅以人教版Book 3 Unit 5為例簡要說明。人教版Book 3 Unit 5 Canada -“The True North”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加拿大的位置、面積、地貌、主要城市風土人情及多元文化,同時掌握方向和位置的表達方法,相關的詞匯、語言點以及同位語從句的用法。首先,我們確定這一單元的入庫目錄為兩個,分別為“美麗世界”(從話題上劃分)及“必修三第五單元”(從教材內容安排來劃分)。接著,一線教師在本年級教學團隊的統籌安排下,在“在線課程”“英語教學”“英語視聽”“英語文化”模塊欄目上傳本單元的教學文件資源,如文本、電子教案、單元教學地圖、多媒體課件、教學視頻音頻資源等。資源庫專業管理人員也利用他們的專業技術,搜尋與話題和本單元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授課視頻及與加拿大相關的短片、VCR甚至DVD影視作品等)并進行上傳補充。同時,將自主學習、學生測試的學習資源(導學案、本單元詞匯及語言點自測題、同位語從句實操題、關于位置和地點的作文寫作訓練、單元聽說訓練、單元小測卷等)入庫并分配到“分級模擬考試”“單元過關”“易聽說”等欄目中。最后,與本單元內容相關的論文,也會被收錄到“教學研究”欄目中。換句話來說,一個話題或者一個單元的內容會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以不同欄目不同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模塊中,但所有的欄目設計歸屬于四大系統,即教師/學生網上自主學習中心,在線仿真自測/評估系統,線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群組,教師/學生網上圖書館。同時,為了避免重復,學校所購買的多媒體課件、課件素材及其他教學資源,入庫前均由資源庫管理人員統一備案及歸類管理并完成推介工作。
3.嚴格管理,獎懲分明
廣大一線英語教師的付出和分享,是英語校本資源庫建設得以持續良好健康發展的關鍵,他們所分享的成果尤其是原創教學設計、教案、多媒體課件等,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而那些私自竊取別人勞動成果據為己有的行為,必須受到譴責。學校應該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評估體系,將資源庫建設工作、教師知識共享成果納入業績評估或者工作考核中,與獎金、評優、優秀教學成果獎等掛鉤。如提供一定的經費給教師進行資源庫建設和維護,采用項目形式進行課件研究與開發,定期組織檢查和評比,對積極參加資源庫建設的人員給予表彰和優先參與職稱評審等機會,對優秀的原創成果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推廣使用,對剽竊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通報批評并取消相關教師當年參與職稱評審的機會,等等。
總而言之,建設好基于B-learning的英語校本資源庫,將有助于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把教師從到處找教材相關資源的耗時勞動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于高效、互動的“教”,而學生也將在更豐富多樣、更具參與性的學習模式下,實現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真正實現“教”“學”雙贏、提升教育品質的目的。
[ 參 考 文 獻 ]
[1]Singh H. Building Effective Blended Learning Program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003(6).
[2]Krashen S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3]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 (3).
[4]窠旭偉. 基于高中英語教育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思考[J]. 文教資料,2015(20).
[5]羅立勝,李子男,葛嵐.克拉申語言輸入說與外語教學[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4).
[6]柳淑瑛,武微,汪真. 校本英語學科二維資源庫的建設與實踐[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5).
[7]田世生,傅鋼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 [J]. 電化教育研究,2004(7).
[8]于彩鳳. 高職英語校本網絡資源庫建設研究[J]. 亞太教育,2015(7).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