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余+張小龍


摘 要:數學和物理緊密聯系,數學作為研究物理問題的工具,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能正確、迅速地進行有關物理問題的運算.
關鍵詞:物理中考題;數學知識;解題;物理教學
數學和物理緊密聯系,數學作為研究物理問題的工具,在初中物理中的任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物理現象與過程的分析中,經過概括、抽象等手段,把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二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正確、迅速地進行有關物理問題的運算.中考試題中也經常加強物理與數學學科的聯系.下面列舉幾例試題進行剖析,供大家參考.
1 二次函數
二次函數y=ax2+bx+c(其中a、b、c是常數,且a≠0,若a>0時,x=-b2a時,函數y有最小值4ac-b24a若a<0時,x=-b2a時,函數y有最大值4ac-b24a.
例1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V,電阻R的阻值為5Ω,滑動變阻器標有“20Ω 2A”字樣,當滑片由A端滑到B端的過程中( )
A.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斷變大
B.電阻R的功率不斷變小
C.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不斷變小
D.滑動變阻器的功率不斷變大
解析 滑片右移,連入電路的電阻增大,總電壓不變,電路中的電流減小,根據U=IR,電流減小,定值電阻R不變,電壓減小,A不符合題意;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減小,電流減小,根據P=UI,定值電阻的功率減小,B符合題意;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串聯導體的電壓之和,定值電阻的電壓減小,電源電壓不變,滑動變阻器的電壓增大,C不符合題意;P=UI=(U總-U′)I=(3-5I)I=3I-5I2,根據數學知識,P是關于I的一元二次函數,P是一條拋物線,因為a=-5,開口朝下,有最大值,功率先增大后減小,D不符合題意.故選B.
答案:B.
點評 本題的前三個選項比較簡單,最后一個選項有很大的難度.利用數學中的二次函數的性質進行解答,就顯得快捷.
2 列方程組
以往的初中計算題往往就是套公式,久而久之,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很慢,這對學生的成長顯然是不利的.所以要強化列方程求解物理問題的意識,根據具體情況列方程求解,這樣就能避開繁瑣的求解過程,迅速、準確地得到答案.
例2 有兩根電阻絲R1、R2和一個電源E,且電源E兩端電壓保持不變.如果只將電阻絲R1接在電源E兩端,電阻絲R1在120s內產生的熱量為12Q;如果將電阻絲R1、R2并聯接在電源E兩端,電阻絲R1、R2在60s內產生的總熱量為8Q;如果將電阻絲R1、R2串聯接在電源E兩端,為使電阻絲R1、R2產生的總熱量為3Q,則需要通電的時間是s.
解析 根據題意可知,只將電阻絲R1接在電源E兩端,12Q=U2R1t1①
將電阻絲R1、R2并聯接在電源E兩端,8Q=(U2R1+U2R2)t2②
將電阻絲R1、R2串聯接在電源E兩端,3Q=U2R1+R2×t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t=120s.
答案:120s.
點評 本題考查串、并聯電路特點和焦耳定律知識,求解此類題的關鍵是分析題中的條件,結合電路基本規律列方程組求解.
例3 如圖2所示,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在中點時,連入電路中的阻值為R,只閉合S1時,R兩端電壓與R1兩端電壓之比為1:2,只閉合S2時,R兩端電壓與R2兩端電壓之比為1:4,當滑片P移動到b端,則()
A.只閉合S1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與R1兩端電壓之1∶1
B.只閉合S2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與R2兩端電壓之1∶1
C.當S1,S2閉合時,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是1∶2
D.當S1,S2閉合時,通過R1與R2的電流之比是1∶1
解析 只閉合S1時:滑片在中點時,變阻器電阻為R,R與R1串聯,電流相等,R∶R1=UP:U1=1:2①
只閉合S2時,R:R2= UP:U2=1∶4 ②
聯立①②兩式,可以得出R1∶R2=1∶2.
當滑片移到b端時,滑動變阻器電阻為2R.
A選項:電壓之比等于電阻之比:UP:U1=2R:R1=1∶1 ;
B選項:UP:U2=2R:R2=1∶2;
C與D選項:R1與R2并聯,電流之比為電阻的倒數之比:I1∶I2=R2:R1=2∶1.
答案:A.
點評 本題考查串聯、并聯電路的電流、電壓特點,針對電路變化,從R1、R2分別與滑動變阻器的比值中,找到R1和R2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例4 實驗室有一種小量程的電流表叫毫安表,用符號表示,在進行某些測量時,其電阻不可忽略.在電路中,可以把毫安表看成一個定值電阻,通過它的電流可以從表盤上讀出.利用圖3所示電路可以測量一個毫安表的電阻,電源的電阻不計,R1=140Ω,R2=60Ω.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毫安表的讀數為6 mA;當S1、S2均閉合時,毫安表的讀數為8 mA.求毫安表的電阻RA和電源的電壓U.
解析 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由歐姆定律可得:
U=I1(R1+R2+RA)…… (1)
當S1、S2均閉合時,由歐姆定律得:
U=I2(R1+RA)……(2)
則有I1(R1+R2+RA)= I2(R1+RA);代入數據得:
6×10-3A×(140Ω+60Ω+RA)=8×10-3A×(140Ω+RA)
則解得:RA=40Ω;
將RA代入(2)式可得:
U=8×10-3A×(140Ω+40Ω)=1.44V;
答案:毫安表的阻值為40Ω,電源電壓為1.44V.
點評 本題考查歐姆定律的應用,注意題目中毫安表的等效方法及開關的短路狀態,并能靈活應用歐姆定律.
總之,數學知識對于物理學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數量分析和運算的工具, 更主要是其靈活的應用有助于學生解決復雜問題,體現出數學方法在處理物理物理問題上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