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輝
【摘要】:分為提升整個建筑環境的舒適度,創造綠色環保、健康和諧的居住環境,近年來,各類建筑設備復雜振源隔振減噪施工技術已成為國內建筑機電設備安裝專業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基于此,本文對建筑設備隔振降噪施工技術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關鍵詞】:建筑設備;隔振降噪;技術
1、震動和噪音在社會環境中的主要危害概述
震動是產生噪音的最直接源頭,且震動本身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人如果長期處在一種劇烈震動的環境中,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和機體的損傷。與此同時,劇烈的震動也會對機械設備及相關的建筑結構穩定性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噪音給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危害主要有:影響人的正常工作和睡覺,干擾到人的聽力和思維等。假如長期在較強噪音的環境中,人的聽力器官會因損傷而聽力下降,更有甚者的會引起噪音性耳聾。關于國家規定的85db~90db聽力保護標準來說,許多建筑場所的噪音假如不通過處理都基本是不合格的。劇烈的噪音能夠直接攪擾到人體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的功用受到限制而出現記憶力模糊,頭疼頭暈等一些表現。嚴重的還會形成神經系統失調,心血管疾病等。所以,在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有必要采取合理的辦法來降低設備的轟動及噪音的污染,保證人類生活環境的安全和環保。
2、建筑設備在工作過程中的震動傳遞解析
2.1通常情況下,建筑設備的噪音主要是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劇烈轟動或者是各種液態的材料在機械設備管道內高速活動所發生的轟動和噪音。在這些震動和噪音傳遞到建筑物的過程中,一些電機設備所發生的低頻轟動,很難從根本上進行控制。這就使得這有些的轟動對建筑物周邊居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2.2機械設備的轟動通常情況下能夠在具體的規劃期間,建筑施工階段,運行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的控制。首先,在規劃方面,能夠通過進行合理的設備選型以及相關的體系改進,從源頭上進行轟動和噪音的有效降低。其次,在建筑施工期間,設備的正常運行過程中應當做好定期的設備修理和維護,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震動所發生的噪音污染。事實證明,即便在設計階段現已做好的設備體系的詳細優化,在運行中,仍是會有各種震動和噪音的產生。所以,要在施工和設備運行中,加強設備的保護和養護,針對各種建筑造備采納合理的隔振降噪技術處理時必不可少的。
2.3從建設設備的基本構成分析上來看,因為設備,建筑構造,管道等彼此之間的雜亂聯接,使得各類設備的震動以這些聯接處為介質構成多維空間的傳遞,這些震動和噪音傳到建筑物內部,變構成了一定的噪音污染。
3、對于建筑設備隔振降噪的基本施工計劃
傳統的隔振降噪施工計劃,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建筑設備正常裝置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塊能夠起到減震作用的墊片。但長時間的實踐證明,這種減震技術效果機器不理想,特別是一些較低頻率的振蕩,這種傳統的隔振技術是基本上不會達到隔振降噪作用的。根據建筑設備振蕩傳遞的過程分析來看,要想有效地進行振蕩的對外傳遞阻隔,就必須想辦法在設備、管道、建筑構造聯接處進行一定的技術處理,讓振蕩得不到傳遞或者間隔,然后減少振蕩或者噪音污染。通過長時間的工程實踐,咱們現已在各種聯接處的技術處理方面,構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隔振降噪處理技術和辦法。
4、建筑設備主要的隔振降噪施工技術戰略
4.1設備與建筑構造聯接處的隔振降噪處理
對于多臺振蕩設備或者單臺振蕩較強的設備,要在進行傳統的隔振處理基礎上,合理進行二次隔振技術處理,即:使用一種用于隔振的基座,構成對建筑設備筆直振蕩向建筑構造傳遞的隔斷。在振蕩設備和基座的水平振蕩和位移控制上,能夠加載一種阻尼限位器,這種限位器的裝置方位選擇在各鎮基座壁面和建筑構造地上之間,完成基座水平振蕩的控制。基座裝置中應當查看各仿真器的誤差緊縮量保持在2mm以內。
4.2建筑設備與管道聯接處的隔振降噪處理戰略
為有效地阻撓振蕩設備將振蕩通過聯接的管道傳遞到建筑物構造內部,應
該在設備與管道的聯接處進行相應的柔性聯接技術處理。例如:在水泵,空調外掛機,制冷機組等的設備聯接處,應該選用柔性的橡膠接頭或者橡膠避震喉等部件進行減震聯接。對于風機的進風口和進風管等處,能夠選用一些帆布形式的軟接頭進行聯接。
4.3各種管道與建筑構造聯接處的隔振降噪處理戰略
設備的低頻震動大多都是通過管道與建筑構造的聯接處向建筑構造內部傳遞的,這就要求根據機房和振蕩發生的范圍,對一切管道與建筑構造聯接處的部位進行一些富有彈性的隔振處理。所選用的隔振吊架應當以彈性吊架為主,隔振支架腳部也應當在適宜的方位上安裝具有減震作用的繃簧或者是橡膠減震器等,加強隔振作用。對于需求進行二次隔振的設備,應當適當地調整支架的詳細高度,在兩個減震器基礎上別離疊加二次隔振處理,以增強隔振作用。對于一些需求貫穿樓板和墻體的管道和線路,應當在孔洞四周進行嚴格的密封隔音處理。
4.4對各種隔振降噪施工技術的檢查作用控制
在上述各種聯接處進行了相關的隔振降噪施工處理后,需求對全部的隔振降噪體系進行調試和作用監測。通常情況下,這種檢查也應當合理的控制檢查時間。對于室內噪音等級的檢查通常控制在早上6點到黑夜22點之間。對于夜間噪音的檢查,時間點則控制在早上22點到黑夜6點之間。一切的噪音檢查條件及相關的規范都應當根據國家對于民用建筑隔音設計規范相關要求進行,只有經過檢查合格的隔振降噪處理技術才能夠保證建筑物的使用舒適性和環保性。
結束語
本文在對建筑設備振動傳遞過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在設備振動傳遞的各個連接部位采用各類隔振降噪施工技術措施,本研究分析了建筑設備振動過程,并基礎研究出一種解決設備振動和噪聲傳遞的綜合隔振降噪施工技術方案,達到了大幅度降低此類污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圣光,江世強,卓建文,等.水泵系統噪聲與振動控制[J].環境工程,2016,(S1).
[2]林嘉祥,江世強,卓建文.高層建筑設備層水泵系統振動噪聲治理[J].2015年全國振動工程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2015,(8).
[3]GB50118-2016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