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龍賓?谷錚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國家凝聚力量,團結人民的重要途徑。大學生做為國家的人才儲備,社會的未來主人,其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四進四信”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學生認真學習“四進四信”能夠提高自身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全面發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成為社會主義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關鍵詞:四進四信;高校;團學工作
1 高校踐行“四進四信”的重要意義
1.1提高大學生理想信念
大學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另外,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高校大學生難免產生思想困惑。因此,“四進四信”是主要針對廣大青年學生和團學干部提出的,高校大力開展“四進四信”活動旨在幫助青年學生提高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水平,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任,有效提升追隨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積極性,確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的信念。
1.2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
各大高校扎實開展“四進四信”活動,使得大學生深刻認識到他們就是未來建設和發展中的重要骨干力量,明確大學生的歷史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將個人與黨和國家更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將個人理想緊貼國家理想,使得大學生將個人奮斗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促進社會的進步。
1.3全面發展大學生綜合素質
“四進四信”的活動,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而全面的發展?!八倪M四信”能夠有效地激發大學生學習熱情,樹立人生目標和方向,培養愛國情懷、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同時也促進黨和國家的全面發展。使大學生成為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有作為,有品質、有修養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4發揮大學生帶動和示范作用
大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后備軍,可以說是國家未來的希望。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大學生都是社會知識和思想文化的主要傳播者,是引領社會道德風尚和價值走向的重要群體。因此,各高校應重視青年的力量,扎實開展“四進四信”活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使大學生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講話中的各項要求,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發揮青年對整個社會的帶動和示范作用。
2高校以“四進” 增強“四信”
2.1進支部——旗幟鮮明地講
團支部,是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團的最基層一級組織。同廣大團員青年有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是團的各項工作的顯示終端,肩負著加強對團員和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動員和組織團員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作用,關心青年利益,密切聯系青年群眾,加強對團員的教育和管理,做好團支部的經常性工作的重任。我們要充分發揮團支部的作用,旗幟鮮明地講,增強青年大學生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他們成長成才,榮校報國,達到“四信”進團支部對廣大青年學生的全覆蓋教育。
2.2 進社團——有理有據地說
每年各社團以其具有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多樣性的社團生活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受眾基礎。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任務派進理論學習社團,就是要堅持分類引導,發揮團學骨干的示范性,鼓勵學生自主設計、自發組織活動,讓學生得到自我教育。
2.3 進網絡——潤物無聲地學
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時,首先,講求方式方法。創立、用好并發展團委的網絡新媒體,通過專題網頁、微信公共平臺、特色網絡文化活動等,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精心創作具有親和力、感染力、沖擊力的新媒體文化產品;其次,創新機制。探索形成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生骨干參與網絡文化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研究制訂專家學者,例如南航徐川微信公共平臺,把立德樹人的作用擴展至網絡空間;另外,宣傳教育。鼓勵青年團員成為網絡文明志愿者,組織開展師生網絡素養教育,大力倡導健康科學、文明守法的用網新風。鼓勵青年學生關注團中央學校部在官方微博、微信平臺,研究解讀中央精神。最后,拓展載體。加強綜合性門戶網站、主題性教育網站、專業性學術網站建設,擴大網絡文化的育人覆蓋面和社會服務面。我們還可以利用網絡做好微博、QQ、微信和直播等活動,并加入感悟收集,創新育人體系,抓緊網絡的生動性和實效性。
2.4 進團課——長抓不懈地做
團課是團組織對團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團的基本知識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提高團員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將這一項任務帶入團課,就是要堅持久久為功,關注活動的推進節奏和實際效果,定期跟蹤情況、總結情況、改進提高,努力形成常態化的工作機制。逐步引導青年學生深入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最終融入實踐,指導學生將理論和活動有機的結合,增強青年學生綜合素質、開拓青年學生視野、提升青年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真正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
在新媒體、“微”時代背景下,“微團課”(10-15分鐘)打造引領新模式,激發基層團建新活力。各高校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抓手大力推動微團課有效開展,以微團課為平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有效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團員素質、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郭淑敏.大學生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6.
[2]唐艷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淺談[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周刊,2016.12.
[3]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中央文獻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09-2
課題名稱:關于強化“四進四信”中“進支部”工作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