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芙蓉
摘要:網絡的出現和飛速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不斷地推進,新時期的大學生們在網絡的世界里空前活躍,被稱之為“E時代人。”與時俱進、與網隨行的大學生們,隨著各種價值觀的碰撞以及在網絡世界的自由隨性,他們的道德認識和判斷標準出現了偏差,各種網絡犯罪現象層出不窮。因此,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亟待培育和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培育
隨著現代化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資源逐漸網絡化、全球化。我們的大學生如何適應網絡知識社會,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網絡文明素養的培育便成了關鍵所在,它是網絡化信息時代對當代人才的要求,是信息化社會人才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一、網絡文明素養的內涵
網絡文明素養,它是指人的基本素養中應具備的網絡素質及道德規范。具體是指在互聯網革命、社交網絡革命的背景下,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系的變化,公民為建構更好的社交網絡、獲取更佳的網絡資源、保持更理性的批判思維所應該掌握的新的能力。網絡信息素養的內容就是通過運用網絡,讓學生了解網絡信息所具有的本質特征,掌握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理論、方法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的網絡信息意識和網絡信息能力。
網絡文明素養是人們在運用網絡的同時,能夠遵循網絡信息相關法律法規,主動抵制各種形式的違法犯罪、淫穢色情、反動迷信等不健康網絡信息;能夠尊重網絡知識產權,尊重個人隱私;網絡文明素養還體現在能夠有意識地傳播正能量、弘揚正氣;不隨意散播謠言,肆意制造事端、誣陷誹謗他人等。
二、網絡文明素養存在的問題
1、對網絡文明素養缺乏充分的認識
現階段,由于教育體制的局限,我們的教育重心仍然落在傳統的教育方法上,教學內容也變化不大,因此,對于網絡文明素養的教育可謂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首先,是高校教育體系中還沒有把網絡文明素養的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也即人們的思想意識還沒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次,教育的主要方式還是依靠傳統的說教,學生接受程度不高;再次,學生對網絡文明素養的提升還沒有清醒的認識,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2、網絡環境監管體系缺失
網絡環境是一個開放的環境,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網絡環境中輕松自由的出入,可以自由自在的從事各種活動。但恰恰是這種自由性給人們帶來了危險。也因此人們就不可避免地從事破壞活動。誹謗、網絡詐騙、網絡入侵等時有發生,由于監管體系的缺失和網絡相關法律的空白,導致了網絡不文明現象處處可見,各種網絡行為給他人造成侵害,影響、威脅整個網絡環境的秩序與安全。
3、高校缺乏網絡文明素養教育理論體系
由于網絡文明素養教育屬于新的教育領域,目前來說,各高校還未形成較為成熟的理論體系,缺乏相應的課程體系支撐,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還需要人們不斷地摸索和研究,所以高校在網絡文明素養教育方面還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網絡文明素養的培育對策
網絡文明素養是網絡安全的重要一環,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寵兒,其網絡文明素養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網民素養。加強網絡信息素養教育,是為了避免信息迷航,為了培養逐步擺脫虛擬世界的過度沉迷和依賴,要引導大學生勇敢面對現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實干、創新、合作精神。
1、加強教育 提高認識 創新教育模式
目前,培育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仍重在教育,雖然說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教育卻是萬萬不能的,我們首先要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網絡環境是虛擬的,雖不同現實中的環境,但不能肆意妄為,每個人都應該具有自己的道德底線,要有自律精神,切不可做出有違倫理道德的的行為,不可行犯罪違法之事。文明體現在方方面面,網絡文明素養是一個動態的文明素養過程,需要厚德載物;需要與時俱進;我們需要的是陽光燦爛,需要的是一身正氣,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整個社會的網絡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才能讓網絡安全的大船揚帆遠航。
針對高校大學生網絡教育的內容和教學模式要與時俱進,要適合新時期大學生的需要,要積極探索科學的、有效的網絡文明素養教育體系。高校應利用先進的網絡資源,建設具有特色的網絡校園文化,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有趣味性的活動,將網絡教育融于大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促使大學生們提高積極性,改變其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提高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學習提高的思想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文明觀。
2、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建設一支由學生和教師組成的網絡宣傳隊伍,創辦思想理論教育資源網站和網絡互動平臺,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融入到網絡教育中去。思政課老師、輔導員、班主任作為大學生的思想路線的引導者,要強化網絡文明教育,引導大學生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堅定自己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
3、營造健康網絡環境 傳播正能量
在開放、自由的網絡環境里,堅決抵制一切低俗文化、污穢文化,堅決抵制有害信息、網絡謠言、非法傳教、網上違法犯罪活動等行為。校園網絡環境的清朗,靠每一個大學生來維護。
通過各種學習平臺,鼓勵大學生利用網絡更便利、更高效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利用網絡參與志愿者活動,積極宣傳各種政策和新文化、新思想,進行心理疏導和各種技能培訓,讓大學生能在虛擬的世界里提高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高校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培養,不僅要靠高校的教育、靠網絡的約束機制和法律來規范,更重要的是靠大學生自身的網絡法律意識的提升和網絡道德品質的加強。相信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大學生網絡文明素養的培育會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黃少華. 網絡空間的社會行為: 青少年網絡行為研究[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
[2]夏思夢.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創新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2
[3]張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論2012.61(2)
[4]黃少華.加強網絡社會管理,提升網絡道德素養[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