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亮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寶積教育管理中心)
當前,微視頻教學已經成為中小學校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的一個新亮點。從微視頻教學的發展歷程來看,微視頻教學是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將知識內容按照學科邏輯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劃分為若干較小的知識模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圖形、文字、聲音、圖像等要素進行整合,制作成的便于學生學習的視頻資源。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參與到微視頻教學的制作、使用當中去,讓更多的學生通過我們的努力接受到更多的學習資源,收獲更多的學習內容。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微視頻教學的現狀與實踐進行了反思。
現狀一:課程涵蓋面太廣
有的教師制作微視頻時沒有理清楚“微視頻”之“微”的含義,將課堂上45分鐘要講授的內容壓縮成為15分鐘左右的視頻,涵蓋了整堂課需要完成的所有環節。他們試圖用一個微視頻解決整堂課教學所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這就讓微視頻承載了過多的內容,但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微視頻中涵蓋的內容過多,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接受和消化,給學生帶來的心理負擔往往是沉重的,時間長了甚至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微視頻不能越俎代庖,替代課堂教學的任務。
反思與對策:第一,學校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首先,要加強小學語文微視頻教學的理論學習與培訓,學習發達地區微視頻教學的先進經驗和操作模式。要對微視頻教學模式、微視頻教學設計、微視頻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性的了解。其次,要在實踐操作上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現代信息技術的實踐操作性培訓,要讓教師會一些基礎性的微視頻制作技術。第二,學校要引導小學語文教師認識到微視頻在課堂教學當中的運用是互聯網時代教學的一個發展趨勢,也是高效課堂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要以全新的心態和面貌去應對這一時代發展的教育產物,不能視若無睹,甚至拒之門外。
現狀二:講授節奏太快
節奏過快是教師備課時準備的教授內容過多所導致的。過多的教學內容,老師要在十多分鐘的短視頻中完成,就造成了講解語速過快的問題。老師急著完成教學進度,只能急匆匆地講完內容,卻沒有想到學生聽起來很累,大腦接受起來相當困難,思維很難跟上老師講解的節奏,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反思與對策:教師接受一個新事物需要一個過程,微視頻教學水平的提高也是如此。因此,學校要從多個角度助力農村小學語文微視頻教學,讓微視頻真正成為教學中有益的一支生力軍。第一,學校領導和教研部門要重視微視頻教學的相關培訓以及在當前課堂教學中的實際運用。要通過示范引領、模仿借鑒等方式讓教師認識到微視頻在教學中的優勢和好處,要通過操作培訓和指導應用讓教師正確應對微視頻課程的錄制和使用。第二,教師個人要不斷在實踐操作中總結經驗,摸索出適合自己課堂的微視頻課程,在強化教育理論學習過程中,通過借鑒國內外微視頻教學的先進經驗,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運用微視頻教學。
現狀三:畫面太過正式
經歷了多年的磨礪,教師一般都形成了自己的講課風格。習慣于教室內面向全班同學的講解風格,微視頻教學中教師依然會習慣性地沿用這種做法,導致授課時的語音語調過于正式,不夠親切,言語中處處充斥著“教師腔”,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不一定好。
反思與對策:微視頻運用到教學中,效果好不好,學生說了算。如果教師個人因素導致學生不喜歡微視頻課程,教師就要認真反思自己的微視頻課程錄制與構思了。要想讓學生喜歡,首先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話語風格,容易接受哪些表達方式,教師至少要有所了解。必要時,教師要俯下身子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告訴答案。其次,教師要借鑒網絡、電視等傳媒上點擊率極高的視頻資源的錄制風格,從語言運用、語調、語氣等多個角度去反思自己的微視頻課程,從而錄制出更為“接地氣”的微視頻課程來,讓學生喜歡,最終達到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
現狀四:課件分散注意力
微課程視頻的制作,要避免可能分散學生注意力的要素,比如有教師在制作微視頻課程的過程中,當需要學生思考的時候,PPT版面上突然出現晃動的圖案或者跳躍的小動物。還有的PPT課件背景過于華麗,學生注意到了華麗的背景,卻沒有注意到需要思考的問題。另外,錄制過程中出現畫面晃動、噪音等情況,都可能分散學生的學習注意力,這應該引起教師的重視。
反思與對策:從教學的角度出發,微課程教學視頻的制作,一定要從有利于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的角度來考慮,細節決定成敗,一堂微視頻課程中出現的任何紕漏都可能是一堂課的敗筆。因此,作為教師個人,一定要有創新和學習意識,不斷完善自己的制作技能,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和看待教學,讓每一節微視頻課程都達到教授的目的。
總之,教師要堅持一個微視頻解決一個知識點的學習原則,圍繞主題,突出重點,為提高微視頻的整體效果,教師要主動學習錄制技術和后期加工與剪輯技巧,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與其他優秀教師合作創作教學視頻,實現優勢互補,確保視頻質量。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