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華+華艷紅+李文真
(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實驗幼兒園)
摘 要:環境會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對幼兒的智力啟蒙、成長發育更是起著深刻的引導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了幼兒園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并對幼兒園的環境建設提出了明確的建設要求和建設目標。由此,幼兒園環境建設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園長管理、幼師的專業水平在此過程中應發揮重要作用。著重從幼兒園環境建設發展現狀、如何創設良好的幼兒環境教育等幾個方面,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作用和措施提出一些看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作用
一、幼兒園環境建設現狀
當前,我國幼兒園建設提出“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目標,同時也將積極建設與完善幼兒園教育環境作為幼兒園環境建設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但是,很多幼兒園對幼兒園環境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沒有深刻的認識,這一點體現在他們對幼兒園的環境布置上。很多幼兒教師在進行園內環境布置的時候,對幼兒的心理與需求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所以雖然幼兒園的整體布局比較整齊、美觀、大方,但是其實用性以及對幼兒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強。
二、創設良好的幼兒園環境的方法
1.建設心理幼兒化,使創設出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的成長需求
在這一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與孩子多溝通和互動,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想要什么,深入分析他們的心理,在環境建設中體現他們的認知需求。同時也應注意對小、中、大三個不同年齡特征的幼兒教學班進行有針對性的環境布置。
2.讓幼兒與老師一齊參與,共同進行環境布置
在此過程中,我們應該鼓勵幼兒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用小故事激發幼兒環境創設的興趣,還可以讓幼兒利用一些廢棄的報紙、塑料瓶等做一些精巧的工藝品擺放在教室里。這樣既能極大地調動幼兒的興趣,也能使他們更加愛護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3.積極引導幼兒在環境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了解與深入認識
知識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幼兒園環境建設主要以引導幼兒認識生活、產生探知欲為目的。所以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我們應將側重點有意識地轉移到關注幼兒探究自然、熱愛自然上,關注他們的成長,通過建設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促進他們向更好更高的水平發展。
4.最大限度地創設幼兒熟悉的環境感
幼兒對熟悉的環境有著極強的依賴感,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他們能更加突顯出學習與探索的主動性。所以在幼兒環境建設中,應盡可能多地親近大自然,變幻莫測的大自然所提供的新奇神秘的東西是吸引與促進幼兒發展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教育資源,這樣幼兒既可以感受現代技術的發展,又可以領略人們的聰明才智。
三、優化幼兒園環境措施
1.環境建設兒童化
在幼兒園,教育的主體對象是幼兒,創設出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活動環境很有必要。幼兒有較強的色彩感知力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所以色彩鮮艷、奇異多變、直觀表露的東西對他們就會產生很強的吸引力。利用這一特點,幼兒園在環境布置的過程中就應該多布置一些色彩艷麗、新奇好玩的東西。
2.環境布局藝術化
這一藝術應以符合幼兒審美要求為主。環境的整體布局與格調以及幼兒所使用的物品等都應既兼具美感又不失其教育意義。通過精心設計,讓孩子們自己動手,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環境布置中,這樣不僅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使得他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同時整潔美觀的生活環境也能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這種健康的審美觀能為他們日后情感道德的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對他們的成長產生極大益處。
3.環境目的教育化
人類在生活過程中不斷地改變著環境,同時環境也在改變中不斷地創造著人。這種創造,體現出的就是人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重要關系。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是當今時代的要求,并逐漸成為幼兒教育的主要目標。所以,幼兒園應該朝著促進幼兒全面發展這一目標發展,使良好的環境建設發揮其積極作用,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的成長。譬如說,讓孩子們將廢舊物品在園內布置的時候充分利用,以此鍛煉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可以將花種子發給孩子們種植,讓他們自己照顧自己的植物,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心,更可以促進他們對自然的熱愛。
4.環境創設安全化
幼兒由于年紀較小,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護意識都比較低下。所以政府作為監管主體,幼兒園園長作為落實發展的負責人,幼兒教師以及幼兒園相關人員作為幼兒的監護人,在幼兒園的環境建設過程中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棱角尖銳的玩具、有毒塑料等安全隱患必須及早進行規避,保護幼兒身心健康。
參考文獻:
[1]韓莉.幼兒園班級活動區創設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4.
[2]馬富成,馬雪琴.當前幼兒園環境創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河西學院學報,2014(6).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