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惠
(龍溪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摘 要:跆拳道作為一項體育項目,隨著小學課程的發展而被引進,這種發展符合我國體育運動大眾化的發展趨勢,對跆拳道運動的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立足于當前我國小學跆拳道課程教學的實際,從學生的長遠發展出發來對創新跆拳道教學進行針對性探索,希望通過理論創新與實踐檢驗來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和體育教育發展的路徑,促進跆拳道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學;跆拳道教學;創新;路徑
小學體育課程的改革強化了對健康意識和興趣培養的重視,提倡通過人性化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來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興趣,塑造終身體育的意識,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培養,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的發展需求,實現體育課程教學中每個學生都受益的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學校針對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和本校體育教學的實際,開展了小學跆拳道教學課程,通過跆拳道項目的教學來豐富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為學生的良好發展創造更多的選擇和途徑。跆拳道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一方面能夠調動學生學習體育項目的積極性和興趣,塑造良好的強身健體意識,在平時的生活中能夠保持良好的體能訓練;另一方面也能夠豐富學校的體育教學課程結構,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創造良好的發展方向。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更多的學校選擇在小學階段開展跆拳道課程教學。
一、小學開展跆拳道教學的意義
小學階段開設跆拳道教學的意義可以從社會、學校和學生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和理解。
1.推廣跆拳道運動項目
跆拳道作為一項技能項目,對練習者的身體健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并且適合各個年齡段人群的練習,尤其是中小學生和少年兒童,能夠對跆拳道的大眾化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小學開展跆拳道運動項目能夠將該運動項目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通過家庭關系的方式進行更大范圍的傳播,同時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跆拳道比賽,能夠展示體育的價值,吸引更多的公民參與到鍛煉項目中,強化廣大公民參加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意識。
2.豐富學校體育課程教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課程的開設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如果學生對體育項目缺乏興趣和愛好,那么很難會用心去學好這門課程,教學的價值和意義也就基本丟失。學校根據小學生積極好動的特點適時地開展跆拳道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體育課程學習,拓寬學生選擇體育運動項目的范圍,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度和參與度。同時,對于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也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
3.強化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意識和動力
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一樣都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如果學生對課程不喜歡,那么想開展有效的教學可以說是困難重重。學校開展跆拳道教學一方面符合小學生身體和心理成長的需求,滿足小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對跆拳道的練習能夠提升學生身體與大腦之間的協調度,促使學生身體健康的良性發展。再者,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項目,跆拳道的練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吃苦耐勞的品質與毅力,通過難度的調節來逐步鍛煉學生面對挫折時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和行為加以應對,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這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小學跆拳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跆拳道教學作為一項體育課程,其開展過程中存在一些與教學目標不適應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進行深入和針對性的分析,挖掘問題的深層次根源,促進跆拳道教學的順利開展。當前我國小學跆拳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教學模式單一
跆拳道作為一門課程引進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時間并不長,在教學模式方面并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實行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發展道路。而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跆拳道教學所采用的是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對書本上的內容進行照本宣科,教材上怎么寫,教師怎么講,缺乏必要的創新,教師和學生的創新思維受到書本的束縛而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放。并且一些教師由于在跆拳道教學知識和能力方面欠缺,所采用的是機械的內容灌輸,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和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不能夠實現有效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期末的考核也僅僅是通過簡單的技能測試來實現,缺乏系統化的培養。
2.教師資源缺乏
教師作為教學目標的直接實施者和實現者,其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課程教學效果的實現。就目前小學跆拳道教學的情況來看,在教師方面存在較大的局限,所從事跆拳道教學的教師往往是其他項目的教師兼任的,其對跆拳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并不牢固,一些甚至是從其他地方模仿來的,這種“傳教式”的教學缺乏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的現實性,對學生長遠的技能發展容易產生負面影響。
3.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由于教學模式的單一和教師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學生對于跆拳道課程的學習往往也缺乏一定的興趣和激情,導致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動力不足,一些學生在課堂上存在思想怠慢的情況,學習效率和效果不理想,導致課程開設的真正價值和意義受到沖擊,長此以往,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將會喪失。
三、提升小學跆拳道教學創新性的路徑
面對當前小學跆拳道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通過不斷的創新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跆拳道學習的興趣和價值,積極投入到課程的學習和訓練中。
1.改革教學模式
首先,學校教學管理部門要改革體育課程的設置,加大對跆拳道項目的重視度和投入度,提供必要的資金和場地等資源投入,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有一定的活動空間;其次,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與學生的互動教學來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同時也豐富自身的教學技能;第三,要強化學習效果的追蹤,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定期的檢查和指導,對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門的解答,帶動學生積極地學習跆拳道。
2.充實教師隊伍建設
除了對現有的跆拳道教師進行專業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培訓之外,學校要根據課程開設的情況積極引進優秀的教師資源,通過聘請那些擁有豐富教學資源的人才到小學課堂進行跆拳道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同時也讓學生高手到比賽中學習實戰技能,強化運動型人才的培養。
3.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跆拳道課程教學中去,就要從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出發。首先,教師要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組織學生觀看一些有意義的跆拳道比賽,體會體育運動的樂趣和價值;其次,要注重教學情景的設置,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跆拳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借助互動、開放的教學環境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跆拳道教學作為一項新型的小學體育課程,其開展對于學生身體技能和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我國小學體育教育課程的改革也有著重要的探索價值和意義。當然,在課程開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我們要借助創新性的思維來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方式,讓學生能夠以一種積極、樂觀、好動的姿態參與到課程教學之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羅勇.跆拳道教學中學生學習情緒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35):142-143.
[2]薦桂紅.淺談當代小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教育[J].家教世界,2013(12):1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