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英
摘要: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教學就是學生在老師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是區別于考本、本本、師本的,是區別于短期行為的、分數的課堂,是人的發展的課堂。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采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為基礎的是發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認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主要標志,學生學習的核心部分應該是發展感悟,積累的意義也在于感悟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本理念;教學
生本教育認為,學生的美好學習生活是學校德育的基礎。勞動產生自然素樸的美德,產生素樸的德行。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主人,自己去體驗和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由此,課堂教學成為最自在、樸素的無形的德育過程。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習的課程,有其特殊性和獨立性。口語的表達,語法的應用,聽力的技巧,語篇的理解,筆頭的落實,各個環節都尤為重要。有人說:英語,是沒改革的時候最生本的一門學科。也有人說:英語課,有那么多的活動,一直就在生本。其實,課程的特性,決定了課堂設計的靈活,而生本理念的出現,讓教學明確了方向,提升了高度,讓學生主動的學習,積極的思考,從而形成了良好的教與學關系。下面是我在此理念下的課題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創設適當情境,充分激發學生表演欲望
當學習完對話后,結合本課句型和單詞我設計了去動物園看動物的flash動畫,只有人物、動作,沒有聲音。讓學生小組討論編對話,為動畫配音。每個小組都積極討論,個個躍躍欲試,最后匯報表演更是精彩迭出充分顯示了孩子們無限的潛能。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學生的天性是學習的動力之源”,只要我們能充分信任學生,敢于放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補充教材,活用教材,精心設計各項活動,使教學內容接近生活,接近學生,適合學生,讓學生唱主角,給學生創設和提供一個開放的、多樣性的發展環境,利用好“學生”這個活教材,那么我們的學生獲取適合自己發展方式的機率就會大大提高。
二、高度尊重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因此作為老師,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并不斷地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總是用贊許和肯定的目光鼓勵他們,并用“good!”、“Great. Exce Uem!”、“Wonderful!”、和“Perfect!”等語言鼓勵他們,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嘗試了成功的喜悅,學習愿望得到了滿足,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即使學生回答錯了,也勉勵他繼續努力,下次會更棒,并給予贊許的目光。
三、更新教法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學都是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就范性”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學生“主動式”或“創新式”的教學模式,這顯然是對學生的學習天性認識不周。其實,孩子的思考是十分積極、豐富和靈活的,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性。他們要了解自己生存的環境,以便適應它,這并非我們所教,而是出于先天的本能,他們甚至想得比我們成人還充分。幼兒習得母語的過程便是最好的證明。我們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1. 詞匯教學。
孤立地教詞、孤立地講解、孤立地傳授知識是現時中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其實,詞匯教學應注重整體和綜合,使學生依據詞匯內部的音、形、義、構造、用法的縱橫聯系去掌握詞匯。同時要盡量減少教師講解知識的時間,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發現新詞的特點,開動腦筋記憶。
2. 課文教學。
以往我們在講授課文時注重詞匯和語法,不但逐句、逐段地分析講解,還翻譯每句話。這種教法,教師的活動多,學生的活動少,從而影響了學生從整體去把握課文的篇章結構和思想內容,達不到真正的教學目的。課文教學要緊緊把握整體,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樣。例如在講授課文時,可以讓小組間對要學習的課文主題進行討論,再把課堂還給學生,分小組進行講授,讓學生自己施展自己的才能,這樣學生才印象深刻。
四、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來進行教學設計
在學習《Look at the Monkeys》的過程中,學生對進行時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任務:根據自己的日常活動設計一個圖畫冊,配上英語?這樣的問題,又從課堂引伸到了課外,學生通過觀察,動手,運用,進一步理解和鞏固英語知識,而且把課本中的知識擴展到了生活,加深了對語言的認識,學習不再是被動的學習過程。
五、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
“生本”課堂中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小組學習活動。教師可通過創設有利于溝通與合作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
我們的英語教學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教學過程中注意細節的處理和發音的準確性,評價機制要公平競爭,照顧到學生的自尊心,確定教學目標時以實際運用為出發點,在學中用,用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