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莉++陳麗娜++馬井喜++吳瓊++吳修利++盧敏
2014年5月,178所高校在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上共同發布了《駐馬店共識》,教育部開始引導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為有效應對地方產業結構升級對人才培養結構的需求變化,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發[2015]7號文件《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全面開啟了我國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改革。
吉林省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高校15所,為使學生在學校讀書期間和畢業后直接與社會接軌,這不僅需要教師在理論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同時在學校還要學習實踐技能,專業教師對學生培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迫使教師不僅具有高學歷,還要具有一定的企事業實踐技能。我國最早提出“雙師型”概念的是王義澄先生,在他1990 年發表的論文中分析了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具體做法,開啟了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師資隊伍研究的先河。所以說,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教師對于“雙師型”的培養勢在必行。
“雙師型”教師具有“雙來源”
地方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中 ,一部分是即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并且有一定年限以上教學經驗的教師,又具有5年以上企業單位經歷的教師; 另一部分是從企事業生產第一線聘任的兼職教師,其特點是專業實踐經驗豐富,并且在專業領域有一定成就的“技能型”實用人才。
地方院校對年輕教師的培養中,增加了赴企事業單位鍛煉的項目,要求教師有不低于半年的企業學習鍛煉經歷,這樣不僅增加教師實踐的學習機會,同時也為應用技能型學生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吉林省政策支持
2015年吉林省教育廳下發吉教職成字[2015]23號文件《關于開展2015年全省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認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吉林省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認定標準(試行)》方案,省內多所院校提交“雙師型”教師資格申請表。
地方本科院校中教師多是從本、碩、博連讀,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普遍比較年輕,雖然他們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與企事業單位接觸較少,實踐能力較弱,還達不到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 教師的標準。國家相關政策出臺后,對缺乏企事業單位實踐的教師有非常大的影響,許多高校從教師的工資待遇、職稱晉級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激勵了教師赴企事業鍛煉的興趣。
對實踐環境建設
國家倡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也是為了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吉林省有食品專業的高校,都與省內、省外的許多企事業單位簽定了校外實踐基地的協議,比如說長春大學近三年與吉林省食品檢驗所、長春市質量檢驗院、吉林省疾病控制中心、長春市中之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浩泰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吉林省一王藥業集團等企事業單位簽定了校外實踐基地的協議,由教師帶領學生去基地進行生產實習、檢驗檢測實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同時對具有高學歷的年輕教師的雙師經歷也有了一定的累積,對自身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高校為了培養應用技能型人才,就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這樣不僅能夠拓寬教師雙師經歷,也加強了企事業單位的聯結,以達到“工學交替”、“融合職業”的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
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GH150108,“吉林省普通高校轉型中專業教師的定位-以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長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食品安全專業學生就業前技能培訓與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研究”;長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為契機促進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 長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本科大學強化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