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蓮
我校開展了“粵彩學堂”活動,特邀請了粵語說書傳承人到學校教授粵語講古的技巧,通過這幾年的學習,初見成效。講古這門古老的藝術不僅在我校生根發芽,還激發了“豆丁”講古組同學濃厚的表演興趣,讓孩子們在每次的表演活動中逐漸收獲見識,改變性格。
“犟牛”的故事
“講古在我心里比什么表演都更重要,都更使人出色。只要一走上舞臺,不管我講的是什么內容,只要我全情投入,傾情演出,聽者總會回報我熱烈的掌聲。”這是“小古王”胡英杰在語文作業中的一段心里話。說起這孩子的成長過程,也真是讓我心中一陣痛。剛接手這個班時,就聽說這孩子性格比較沖動,不容易接受別人意見,而且經常和同學鬧矛盾,說他除了會講古一無所長。
記得有一次新聞媒體來學校錄制《廣州小跑男》,胡英杰在“撕名牌”競賽項目中遙遙領先對手“猴王”那一組,但游戲結束后,大家竟然一面倒地把支持票都投給了“猴王”,讓“古王”胡英杰自尊心嚴重受挫。類似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而小胡同學在班中得不到大家的認同,也導致他脾氣越來越大,并因此轉移到家人身上,甚至出現在家隨意頂撞媽媽,對媽媽和外婆拳頭相向等惡劣現象。為此,他媽媽無數次非常痛心地向我哭訴孩子的不孝。面對此情此景,我心想,他媽媽固然有縱容孩子導致今天這一局面的不是,但這孩子還不教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我多次找來小胡,跟他聊天,指出他在班里面遇到此困窘的原因,說明老師選拔他是因為對他有很大的期待。可以看得出他最樂意聽從我教導,但一遇到事情卻又忍不住發脾氣,而更多時候是跟自己急。
后來,我布置他嘗試給媽媽洗腳,同時讓他媽媽做好記錄,彼此交換日記心得,并在班里宣揚他的孝悌懂事。那段時間,他跟媽媽的相處融洽了許多。他媽媽告訴我:“明顯看得出他這段時間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當他想發脾氣的時候,總是緊緊握住拳頭,拼命敲打自己的頭,但就不敢對我怎么樣了……”課余,孩子也主動告訴我,不會輕易發脾氣了,知道媽媽常常為他掉眼淚是為他擔心。看見他這樣,以后只要有講古的演出機會和外派學習任務,我都首先想到他。上學期他高興地告訴我,他入選“講古精英班”了。我讓他好好學習,回來在課堂上帶徒弟,他很開心,準備了很多,還拿上自己的筆記本做教學記錄,好一派學長模樣。就這樣,見微知著,我一直期待講古能如線牽引他這振翅的風箏穩妥地飛得越高越遠。
“癮君子”的故事
2016年10月11日,我和一眾“小古王”到越秀區少兒圖書館參加“‘創意閱讀知廣州,心靈手巧展才華暨慶祝33屆國際盲人節”活動。當時學校布置下來的只有一個表演任務,就是讓《武松打虎》這個節目上場。也不知道哪個“小古王”是“癮君子”,硬是磨到圖書館館長擠出時間給他多兩個節目表演講古,我以為盲人熱情的掌聲足以讓孩子們過足戲癮。誰知剛散場,那邊廂就聽到“小古王”陳朗在嚎啕大哭,上前一問,才知道劉詩岳、雷雅婷擠占了他的表演時間,他沒得上場演示。看來這幫“小古王”真的越來有“有鋪癮”,劉詩岳為了安慰陳朗還故意當他的面大聲問我:“老師什么時候再幫我們接工作?那一定讓陳朗先上。”為此我以一首打油詩《古王上身》記錄當時那讓我哭笑不得的情景:帶只老虎會盲友,演完一出唔罷休。回頭上場無你份,鼓起泡腮眼淚流。
“女猴王”的故事
“女猴王”雷雅婷是我校唯一的“女古王”。開辦講古班以來的這些年,我見證她一路走來所經歷的種種不容易,但從今年廣府廟會萬物草堂開設的大南講古專場,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她入戲的瞬間蛻變。那天,她在專場上表演講古節目《真假美猴王》,演繹傳神,舉手投足之間惟妙惟肖,活脫脫一個“女版美猴王”的身姿,簡直就是彭嘉志師傅的少年身影。
誰想到,她當初學講古因語音不正,被彭老師單獨教授發音,還要回家照鏡反復練習的不容易;誰想到,她利用雙休日參加講古培訓而額外領到的課外作業有多少?誰想到,去年“嶺南小古王”師爺誕表演競賽,她因面對數千觀眾怯場而止步決賽的失落和打擊?誰想到,要保證完成學業的情況下,臺前幕后背稿記稿花去的時間、失去的課時要多花多少精力時間去補償……但這些問題現在在一臉自信的雷雅婷身上都已經不是問題了,是講古讓“女版美猴王”雅婷在全男班中脫穎而出;是講古讓孩子重拾自信,戰勝學習上的種種困難;是講古讓孩子在特色課程中張揚個性,走出一條洋溢風采的路。只要肯堅持,我相信,這路子一定會越走越寬!
責任編輯 黃日暖
見習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