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波,盧亞萍,鐘驊
(江西省宜豐縣人民醫院行政辦,江西宜豐336300)
--臨床研究--
蒲元和胃膠囊聯用三聯療法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觀察
胡文波,盧亞萍,鐘驊
(江西省宜豐縣人民醫院行政辦,江西宜豐336300)
目的對應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對患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0例。采用常規三聯療法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采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對比兩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藥物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和用藥治療總時間。結果治療組患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有效率91.7%)明顯優于對照組(71.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2例)明顯少于對照組(13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和用藥治療總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對患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蒲元和胃膠囊;三聯療法;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治療慢性胃炎是指由多種原因導致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癥,是臨床治療中較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1]。導致胃炎的原因包括感染、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神經心理因素等,而上述這些因素中幽門螺桿菌感染已經成為最常見的病因,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被稱為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2]。本次對應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對患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在2016年7月~2016年12月江西省宜豐縣人民醫院收治的患有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36例,女24例;患者慢性胃炎病史1~16年,平均病史(5.3±1.9)年;患者胃炎發病時間1~9 d,平均發病時間(4.2±0.7)d;患者年齡24~71歲,平均年齡(48.3±7.2)歲;患者體質量44~83 kg,平均(53.8±9.4)kg;治療組中男37例,女23例;患者慢性胃炎病史1~18年,平均(5.1± 1.6)年;患者胃炎發病時間1~7 d,平均(4.4±0.6)d;患者年齡23~76歲,平均(48.7±7.1)歲;患者體質量42~85 kg,平均(53.9±9.2)kg。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泮托拉唑鈉腸溶膠囊(沈陽圣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169),口服,40mg/次,2次/d,阿莫西林(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0726),口服,1 000mg/次,2次/d,克拉霉素緩釋膠囊(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13),口服,0.5 g/次,2次/d。治療組: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蒲元和胃膠囊(青島華仁太醫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720),口服,1 g/次,3次/d。對照組與治療組療程都為14 d[3]。
1.3 觀察指標選擇兩組研究對象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藥物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和用藥治療總時間等三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
1.4 治療效果評價方法根據療效指數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計算:(治療前癥狀總積分-治療后癥狀總積分)/治療前癥狀總積分×100%。得到結果根據如下條件分為:(1)臨床痊愈:中醫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都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的減少比例≥95%。(2)顯效:中醫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都有顯著改善,證候積分減少的比例≥70%。(3)有效:中醫的臨床癥狀及體征都有減輕,證候積分減少的比例≥30%。(4)無效:中醫臨床癥狀及體征都沒有顯著減輕,甚至更加嚴重,證候積分減少的比例<30%[4]。
1.5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SPSS18.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三聯療法治療后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達到71.7%;治療組患者采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治療后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藥物控制總有效率達到91.7%。兩組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比較
2.2 藥物導致的相關不良反應對照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患者采用常規三聯療法治療期間有13例出現相關不良反應,治療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患者采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治療期間有2例出現相關不良反應,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時間和用藥治療總時間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三聯療法治療后(11.83±3.15)d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該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14.79±3.46)d;治療組患者采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治療后(8.22±1.46)d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轉陰,該組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疾病藥物治療計劃共實施(12.04±3.27)d。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于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的治療,目前有多種方案可以選擇,根據治療藥物的不同分為標準三聯療法、鉍劑四聯療法、序貫療法、伴同療法、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等等,但隨著各種抗生素的耐藥率逐漸攀升,幽門螺桿菌的根治也越來越難。所以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祖國醫學,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慢性胃炎有著許多獨到的優勢,除了很多臨床研究中都顯示對于提高根除率有優勢之外,減少復發率,改善臨床癥狀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5]。
中醫對于幽門螺桿菌的認識主要是將其看作一種致病因素,屬于“邪氣”的范疇,《素問遺篇·刺法論》中就提到“精神內守,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所以Hp的感染與中醫證型中的脾胃虛弱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因為脾胃的虛弱,才會導致痰飲、水濕、淤血、氣滯等病邪的內生,欲去除病邪,必須扶正健脾胃,同時加以祛邪,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6]。
蒲元和胃膠囊主要方劑組成包括蒲公英、延胡索、香附、乳香等6味中藥,該方劑主要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去腐生新的治療功效,作用于患者體內之后,一方面可以對幽門螺桿菌產生殺滅作用,對胃酸的分泌進行抑制;另一方面還可以對患者的胃黏膜進行保護,使機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免疫力水平提高,對病灶的修復可以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使耐藥性減少,防止病情再次復發,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治療效果更加確切穩定[7-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蒲元和胃膠囊與常規三聯療法結合方式治療的治療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疾病控制總有效率達到91.7%,明顯優于單純應用常規三聯療法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的71.7%,組間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蒲元和胃膠囊可以使西藥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疾病的治療效果進一步提高。
[1]楊楊,李福祥,胡志方,等.益生菌聯合三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系統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2,14(1):113-114.
[2]胡伏蓮.以菌制菌-益生菌對幽門螺桿菌抑制作用的探討[J].中華醫學雜志,2011,91(29):2017-2018.
[3]任偉波.克拉霉素聯合三聯療法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胃炎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工程,2012,19(10):104-105.
[4]鄭麗梅.克拉霉素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相關胃炎的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3,15(55):88-89.
[5]李愛霞,孔令振,李潔.克拉霉素與阿奇霉素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45 (78):99-100.
[6]尚惺杰,王昌雄,陳光蘭,等.雷貝拉唑聯合瑞巴派特治療活動性胃潰瘍36例[J].醫藥導報,2014,28(11):1010-1011.
[7]聶敏.益胃湯聯合西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12):160-151.
[8]劉冬興.中西醫結合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3):15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10
2016年宜春市科技計劃指導性項目(JXYC2016KSB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