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南昌三三四醫院呼吸內科,江西南昌330000)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有效護理對策分析
孫艷
(南昌三三四醫院呼吸內科,江西南昌330000)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方法。方法擇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94例,通過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劃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7例。對參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患者行優質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7.87%,參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8.72%,對比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實驗組患者在生活滿意度(8.78±1.13)、健康指數(11.70±2.44)、一般情感指數(7.03±1.15)以及情感(51.69±4.24)的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即相應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臨床治療過程中,對患者行優質護理,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還能提高患者健康評分,有利于患者預后收獲更好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自發性氣胸;護理對策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COPD)即患者的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道出現過度膨脹、彈性減退的情況,導致肺容積增大,且多數伴有氣道壁破損情況[1]。該病癥的誘發因素非常繁雜,例如,肺部感染、大氣污染以及吸煙等,致使患者出現慢性支氣管炎,經過發展,最終罹患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其主要特點為病程長、發病緩慢以及多發于中老年群體等。自發性氣胸為該病癥的常見性并發癥,病情十分兇險,而且患者臨床體征較為復雜,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護理,病死的可能性非常大[2]。本院為了進一步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患者行優質護理,具體實驗內容如下所述。
1.1 臨床資料擇取南昌三三四醫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全面檢查,確保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診斷標準,存在煩躁不安、發紺、呼吸困難、胸悶、咳嗽,甚至休克癥狀。通過隨機雙盲法,將患者劃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47例。其中,參照組男31例,女16例,年齡60~83歲,平均(68.2±4.5)歲;病程4~15年,平均(9.9±3.1)年;原發病類型:2例肺結核,14例支氣管哮喘,31例慢性支氣管炎;氣胸類型:9例閉合型,11例張力型,27例交通型。實驗組男33例,女14例,年齡61~85歲,平均(68.8±4.9)歲;病程5~14年,平均(9.6±3.5)年;原發病類型:3例肺結核,12例支氣管哮喘,32例慢性支氣管炎;氣胸類型:10例閉合型,11例張力型,26例交通型。比較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對參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如果患者存在氣胸加重癥狀,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如果患者氣胸癥狀不具有嚴重性,叮囑患者臥床休息,并定期對其行吸氧治療;如果患者胸膜腔氣體含量較大,可以結合實際,對患者行胸穿抽氣治療。
對實驗組患者行優質護理,主要包括病情觀察、心理護理、基礎護理、呼吸道護理以及吸氧治療等,詳情見討論。
1.3 觀察指標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以及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情感等評分。
臨床治療有效率評價標準: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為有效;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顯效。
評分標準;參考健康調查簡表(SF-36)[3]對患者的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以及情感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實驗使用SPSS19.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對兩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患者臨床護理所涉及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7.87%,參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8.72%,對比兩組數據,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SF-36評分對比實驗組患者在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以及情感方面的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即相應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作為一種臨床常見性肺部疾病,其主要特點為氣道不完全可逆性氣流受限。隨著我國社會總體經濟水平的快速提升,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導致越來越多的老年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自發性氣胸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主要并發癥,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存在支氣管壁充血水腫情況,促使纖維組織增生,損壞并機化患者支氣管彈力纖維以及平滑肌,導致患者支氣管管腔出現狹窄情況,細支氣管呈現為扭曲、半阻塞狀態,形成活瓣機制,最終誘發肺大泡[4]。基于外在因素的誘導,例如,胸內壓力突增、劇烈咳嗽等,肺大泡極易發生破裂,導致患者出現氣胸。老年患者在接受吸氧、抗炎等臨床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接受良好的護理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患者擁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為其遠期發展奠定有利條件[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對比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對比
P值0.00 0.00 0.00 0.00項目生活滿意度健康指數一般情感指數情感實驗組(n=47)8.78±1.13 11.70±2.44 7.03±1.15 51.69±4.24參照組(n=47)5.22±1.00 8.32±1.33 4.56±1.08 34.08±5.00 c2值16.17 8.33 10.73 18.41
本次實驗過程中,對患者行優質護理,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SF-36評分、臨床有效率均顯著優于參照組患者,即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李敏[6]研究結果。遂對優質護理內容進行如下總結。
首先,病情觀察:嚴密監測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檢查患者的氣管居中、雙側胸廓對稱、皮下積氣等情況,如果患者存在氣管移位、呼吸音衰弱等情況,需要及時上報醫生進行進一步診治。
其次,心理護理:該病癥具有病程遷延、反復的特點,患者極易產生負性情緒,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與患者溝通,通過有效的安撫措施,例如,成功案例激勵、親情支持關愛等,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其樹立治療信心,促使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治療。
再次,基礎護理:患者需要長期臥床,由于老年患者胃腸功能、代謝較差,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行營養補給護理,強化患者機體的組織恢復能力、免疫能力。
又次,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需要遵醫給予患者化痰藥物,避免患者劇烈咳嗽,增加胸腔壓力。
最后,吸氧治療:護理人員要定期對患者行低流量、低濃度氧氣吸入治療,改善其血氧飽和度,強化組織供氧能力[7-8]。
綜上所述,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自發性氣胸患者行優質護理,應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
[1]張淑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探討[J].西部醫學,2012,24(3):594-595.
[2]劉紅蓮,羅艷琛,黃芬,等.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中青年自發性氣胸的臨床護理分析[J].當代醫學,2015,21(35):109-110.
[3]田從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4,7(26):2454-2455.
[4]付雪君.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有效護理措施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5):195-196.
[5]何曉蕾.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29):239.
[6]李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20(16):130.
[7]谷云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2015,6(2):483.
[8]吳永麗.淺談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的68例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3,5(18):437,4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