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云芳,黃紹玲,聶陸娥
(江西省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6)
扁桃體摘除術患兒全麻復蘇期的護理干預應用效果觀察
解云芳,黃紹玲,聶陸娥
(江西省人民醫院麻醉科,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探析扁桃體摘除術患兒全麻復蘇期的護理干預應用效果情況。方法選取84例擇期進行扁桃體摘除術的患兒,按照護理干預措施不同,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完全蘇醒時間、拔管時間、VAS評分等評價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9.52%;對照組患者發生術后不良反應15例,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35.71%。觀察組患者發生不良發應的幾率遠遠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6.31±1.64)min,拔管時間(6.45±1.32)min;對照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10.78±3.07)min,拔管時間(10.63±3.91)min。觀察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及拔管時間均縮短(t=8.32,P<0.05;t=6.56,P<0.05);觀察組VAS評分(6.34±2.01)分,對照組(9.75±2.12)分,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t=7.56,P<0.05)。結論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扁桃體摘除患兒進行護理,能夠有效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不適感,預防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患者盡早恢復,臨床推廣價值較高。
扁桃體摘除術;患兒;全麻復蘇期;護理干預;應用效果
扁桃體在兒童免疫功能起到重要的免疫監視作用,因此需要在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的前提下進行手術治療。小兒扁桃體摘除術主要分為剝離法和擠切法,術中需行全身麻醉進行氣管插管[1]。兒童由于身體發育尚未完全,呼吸道較成年人更為狹窄,氣管插管對其呼吸道刺激較大,術后全麻恢復期較易發生出血、嘔吐,甚至喉痙攣等不良反應[2]。因此,全麻復蘇期綜合護理對于預防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2例擇期進行扁桃體摘除術的患兒進行全麻復蘇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理想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江西省人民醫院84例滿足扁桃體摘除術手術指征,擬擇期進行手術的患兒,按照全麻復蘇期護理干預措施不同,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4~12歲,平均(6.95± 4.10)歲。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男23例,女19例,年齡5~11歲,平均(7.04±3.98)歲。所有患者均由家屬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文件。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所有患者均排除扁桃體摘除術以及全身麻醉相關禁忌證。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臨床資料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行全麻下扁桃體剝離術,術后生命體征平穩者轉入術后恢復室,根據組別予以不同護理干預措施。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全麻復蘇期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括術后給予患者吸氧,密切監測患者呼吸、脈搏、氧飽和度等臨床生命指征,積極預防術后并發癥。若患者全麻復蘇期發生呼吸道梗阻,應立即解除病因,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進行呼吸支持。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主要包括(1)術后患者采用去枕半俯臥位,防止血液或異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部并發癥。(2)患者予以面罩吸氧,并密切監測呼吸、脈搏以及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3)術后注意患者出血情況。囑患者隨時將口腔內血液吐出,不要咽下。若持續大量出血或全麻復蘇期患者不斷出現吞咽動作者,應當立即報告上級醫師,查明出血部位,及時進行止血。若出血較多,應予以補液、輸血等積極治療。(4)術后4~6 h鼓勵患者進食冰淇淋等冷流質食物,一定程度緩解創面疼痛[3]。(5)針對創面疼痛,予以鎮靜、止痛藥治療。
1.3 療效觀察指標觀察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措施的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以及完全蘇醒時間、拔管時間、VAS疼痛評分等評價指標[4]。
1.4 統計學方法收集的相關研究數據均由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有關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9.52%;對照組患者發生術后不良反應15例,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35.71%。觀察組患者發生不良發應的幾率遠遠低于對照組患者(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術后觀察指標情況予以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6.31±1.64)min,拔管時間(6.31±1.64)min;對照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10.78± 3.07)min,拔管時間(10.63±3.91)min。觀察組術后完全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t=8.32,P<0.05;t=6.56,P<0.05)。VAS疼痛評分方面,觀察組患者(6.34±2.01)分,對照組患者(9.75±2.12)分,觀察組VAS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t=7.56,P<0.05)。
兒童由于免疫系統功能不完善,常常由于扁桃體隱窩引流不暢、各類病原體感染等引起急性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最終演變為慢性扁桃體炎。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在嚴格掌握手術指征的前提下,手術治療可以收到滿意的療效[5]。介于手術風險以及患兒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多方面考量,本研究所有患兒均行全麻下扁桃體剝離術。
由于患兒特殊的生理解剖特點以及術中刺激強度大,術后處于全麻復蘇期較易發生各種不良反應[6]。術后出血是扁桃體切除術最嚴重的并發癥。因此有效及時的護理對于減少患兒術后不良反應發生,預防術后并發癥,促進術后恢復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患者由于術中出血,器械損傷刺激等原因全麻復蘇期較易發生嘔吐、誤吸以及喉痙攣等不良反應,導致心率加快,血氧飽和度下降[7]。相關研究認為,術后創面疼痛是引起一系列術后并發癥的重要因素[8]。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針對上述問題,通過術后吸氧、密切觀察出血情況、檢測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確切有效的止痛、鎮靜治療以及改變患兒術后體位等措施,避免了進行二次插管、人工通氣等有創操作,一定程度降低了術后不良事件發生風險。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發生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9.52%,遠遠低于對照組35.71%(P<0.01),表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預防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利于患者盡早康復。觀察組患者,完全蘇醒時間(6.31±1.64)min,拔管時間(6.45±1.32)min,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VAS疼痛評分方面,觀察組患者(6.34±2.01)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通過確切有效的鎮痛措施,緩解患兒術后疼痛,縮短了恢復時間。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護理扁桃體摘除術后處于全麻恢復期的患兒,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效果,一方面能夠大大降低術后不良反應情況的發生,另一方面,減輕患者術后疼痛,起到積極預防術后并發癥發生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短期康復,基層推廣前景廣闊。
[1]安爽.扁桃體摘除術后觀察和護理[J].當代醫學,2015,21 (2):125-126.
[2]周達梅,陳盼盼,楊敏,等.兒童全麻插管術后復蘇期的氣道管理[J].江蘇醫藥,2015,41(2):227-228.
[3]韓艷鶴.護理干預在小兒扁桃體摘除術恢復中應用的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357-358.
[4]韓繼成,張靜,陳猛,等.舒芬太尼對小兒扁桃體摘除術全麻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4,35(5):86-87.
[5]王峰雷.探析扁桃體摘除、鼻內窺鏡下腺樣體切除聯合對改善48例小兒鼾癥臨床指標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36(19):2874-2875.
[6]曾元惠.護理干預在小兒腺體扁桃體摘除術后恢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實踐,2013,22(7):543-544.
[7]徐小智,袁小華,胡自和,等.右美托咪定對扁桃體摘除術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33):150-151.
[8]安小鳳,鐘泰迪,祁海鷗.全麻復蘇期發生嚴重呼吸并發癥相關因素分析與防治新進展[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4, 35(2):145-1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