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新余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探討護理干預在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管新余
(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江西撫州344000)
目的對護理干預在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中應用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小兒慢性鼻-鼻竇炎患者100例,100例患兒均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將10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予以小兒慢性鼻-鼻竇炎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96.0%)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護理滿意評分(9.0±0.5)分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中應用護理干預,可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護理干預;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
慢性鼻-鼻竇炎是一種鼻腔和鼻竇粘膜的慢性炎癥反應,一般為急性鼻竇炎未得到及時治療發展所致,病程可達數年至數十年,病情反復發作[1-2],可發于任何年齡段,以小兒多見。小兒慢性鼻竇炎主要表現為經常性鼻塞、黏液性或膿性鼻涕,常伴鼻頻繁出血,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可引起患兒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嚴重者甚至導致發育不良[3]。本研究分析護理干預對于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撫州市第一人民醫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兒慢性鼻-鼻竇炎患者100例,均行超短波藥物輔助治療,將100例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5~13歲,平均(8.4±1.5)歲,病程3~39個月,平均(20.5±5.0)個月;觀察組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4~14歲,平均(9.0±2.0)歲,病程4~40個月,平均(21.2±5.6)個月,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1)所有患兒病程均超過3個月,臨床表現均有反復性鼻塞、粘液性或膿性鼻涕。(2)所有患兒入院后均行鼻鏡檢查,鼻鏡檢查結果顯示鼻道粘膜充血、水腫,中、下鼻道嗅裂可見大量膿性、黏液性分泌物。(3)所有患兒均無嚴重的先天性畸形、智能障礙及嚴重心、腦、肝、腎等器質性畸形。(4)所有患兒家長均知情本研究,且愿意加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予以鼻部超短波聯合藥物治療,具體方法為:予以抗生素聯合中藥清熱排毒對癥治療,鼻局部予以鼻粘膜收縮劑,改善通氣,同時使用鼻部超短波輔助治療。
1.3.2 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小兒慢性鼻-鼻竇炎常規護理,主要有住院環境護理、呼吸道護理、用藥指導護理、出院指導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主要包括,(1)心理護理干預:由于慢性鼻-鼻竇炎是一種慢性、反復發作性疾病,患兒長期遭受鼻竇炎癥狀困擾,對患兒的生活、學習造成較大影響,患兒多有消極心理,因此患兒入院后護理工作人員要積極與患兒做溝通,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在患兒治療過程中對患兒予以鼓勵,使患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積極對待治療。(2)健康知識干預:向患兒和患兒家長講解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發病機理,增加患兒家長對患兒疾病的認識,指導患兒在生活中如何預防患兒鼻竇炎的復發,并將講解內容印刷成冊,向患兒家長發放,以增加患兒家屬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了解度。(3)飲食指導干預:指導患兒家長根據患兒的飲食習慣,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增加患兒的食欲,同時注意營養均衡?;純猴嬍骋郧宓瓰橹?,少吃腌制類食物及水產品,過咸食物可引發患兒鼻部黏膜收縮,加重鼻塞;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呼吸道刺激,加重炎性反應;避食寒涼生冷食物,防止刺激鼻黏膜,加重病情。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觀察組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情況。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四個等級,治愈:患兒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鼻鏡檢查結果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鼻鏡檢查鼻腔見鼻道黏膜稍有紅腫,可見少量黏性分泌物;有效:臨床癥狀稍有好轉,鼻鏡檢查鼻腔黏膜仍有紅腫,黏性分泌有所減少;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鼻鏡檢查仍可見鼻腔黏膜充血嚴重,仍有大量黏性液體分泌物。治療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向患兒家長發放護理滿意調查問卷,分值設為0~10分,分值越高代表對護理工作越滿意。
1.5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21.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
2.2 兩組的護理滿意評分比較觀察組的護理滿意評分平均(9.0±0.5)分,對照組的護理滿意評分平均(7.0±0.5)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 20.00,P<0.05)。
兒童身體各方面正處于發育的階段,免疫力差,使兒童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加大,加上兒童的鼻竇竇口相對較大,病毒容易從竇口入侵鼻竇,從而引發鼻竇炎的發生。鼻竇炎分為急性鼻竇炎和慢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的早期癥狀與感冒類似,除有流濃涕、鼻塞外,還可伴發熱、咽痛、咳嗽等癥狀[4-5],慢性鼻竇炎則主要表現為長期、反復發作性鼻塞、濃涕、頭痛并可瀕發鼻出血,若不及時治療可使患兒記憶力減退、身體消瘦[6-7],嚴重者引起兒童身體及智力發育不良。
臨床對于鼻竇炎的治療主要是以藥物為主,近年來超短波治療儀也應用到了鼻竇炎的治療中[8],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隨著醫療觀念和技術的進步,臨床工作人員們認識到優質的護理干預也可提高臨床治療。在本次的研究中觀察組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護理干預,主要有心理護理干預、健康知識干預和飲食指導干預,心理護理干預通過和患兒進行溝通,了解患兒的心理狀態,對患兒予以相應的疏導,不僅讓患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理狀態,還可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度,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健康知識干預可增加患兒家長對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了解,引起患兒家長對患兒病情的重視,同時也可讓患兒家長在生活中注重避免引起患兒疾病的復發;飲食指導干預可以減少飲食對患兒病情的刺激,根據患兒的飲食習慣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還可增加患兒的食欲,促進患兒的身體發育,從而增加患兒抵抗力。
在本次的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評分平均(9.0±0.5)分,對照組的護理滿意評分平均(7.0±0.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中應用護理干預,可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周嵐.鼻部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對兒童慢性鼻-鼻竇炎的效果[J].包頭醫學,2013,37(2):93-94.
[2]孫雅琴.護理干預對鼻部超短波治療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效果影響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學術版),2012,14(13):372-373.
[3]徐飛華,熊偉,馮寶愛,等.鼻部超短波治療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47-48.
[4]李林香,胡新平,曾廣花.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慢性鼻-鼻竇炎行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中的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15,8 (10C):141-142.
[5]劉文楊.鼻部超短波治療小兒慢性鼻-鼻竇炎的臨床護理及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2):151-152.
[6]馬麗娟.探討加強有效護理對鼻部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小兒慢性鼻一鼻竇炎的臨床療效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0):265-266.
[7]李國宏.探討鼻部超短波輔助藥物治療對兒童慢性鼻炎-鼻竇炎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2014,34(12):107-108.
[8]范一侖.鼻部超短波治療兒童慢性鼻炎-鼻竇炎的臨床治療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56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