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巧玲
(貴州航天醫院手術室,貴州遵義563000)
臨床護理路徑對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臨床癥狀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姚巧玲
(貴州航天醫院手術室,貴州遵義563000)
目的研究臨床護理路徑(CNP)對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臨床癥狀和護理滿意度產生的影響。方法選取6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傳統的護理模式,干預組接受CNP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治療和護理效果。結果在實行灌洗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氣喘和活動受限等綜合評分和灌洗前比較顯著降低,其中干預組的灌洗前后的綜合評分是(4.13±1.23)和(2.12±1.13),對照組灌洗前后的綜合評分分別是(4.01±1.32)和(2.65±1.25),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效果顯著,干預組和對照組灌洗后的綜合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CNP應用在肺塵大容量肺灌洗治療中,可以提升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塵肺;大容量肺灌洗
造成塵肺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在職業活動中長期吸入了生產粉塵,并且在肺部形成潴留進而引起的肺組織彌散纖維全身疾病,對患者的肺部功能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同時威脅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1]。迄今為止尚且沒有根治塵肺的手段,大容量肺灌洗技術是往前治療塵肺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該治療手段可以有效保護患者的肺部功能,保證患者的勞動力不受嚴重損害,達到提升生活質量的效果[2]。本文對本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并治療的6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在保護患者的肺部功能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1 臨床資料選取貴州航天醫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并治療的6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嚴格依據《塵肺診斷標準》來對患者的癥狀進行診斷,患者全部存在接受大容量灌洗術的適應證,患者納入標準:病情穩定;意識清楚,不存在智力障礙;知情同意基礎上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存在不適應證,如嚴重器官和支氣管畸形,合并存在活動肺結核,存在直徑高于2 cm的肺泡、重度肺氣腫、重度肺功能降低,合并肝腦腎等嚴重臟器疾病;住院時間內病情出現了加重;轉院、個人原因等退出的患者。全部研究對象按照住院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35~68歲,平均(38.9± 3.6)歲。干預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7~65歲,平均(40.2±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兩組全部由同一組醫護人員開展醫療護理。此次研究獲得醫學倫理會批準。
1.2 方法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呼吸疾病常規性護理、呼吸道的護理;圍術期的護理;治療、檢查和住院時間段的護理。干預組患者術前接受各項檢查,依據收集的資料和各項檢查結果,術前和手術以及麻醉醫生共同討論,全面評估患者的具體情況。術前對患者實施相應的教育,戒除煙酒等,開展呼吸功能鍛煉,幫助患者做好肺功能儲備。為患者開展灌洗方法和配合方法的教育,為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
為患者安排層流手術間,幫助調節患者手術的溫度和濕度,并認真核對信息,為患者調整合適的體位,頭偏向患側、四肢使用約束帶來進行固定。灌洗會輕度損傷患者的肺泡,灌洗的不平衡十分容易造成肺水腫的出現,因此手術需要保證患者取合適體位。幫助患者控制手術中灌洗液的溫度和灌洗速度。手術中選擇合適的吸引器壓力和機械通氣模式,同時要在手術中對患者的情況進行嚴密監視,有效預防并發癥的出現。患者在住院期間要切實幫助實現術后功能的恢復。患者取坐位或是臥位,一只手放在胸前,另一只手放置在腹部位置,使用鼻腔進行呼吸,盡量保證胸部的直挺,胸部不動,呼氣中將唇部縮回,腹部向內收縮,胸部向前傾,利用口緩慢呼吸,呼吸的氣流要同患者的口唇保持15~20 cm的蠟燭火焰隨著氣流傾斜但是不會熄滅,每分鐘實行7~8次,2次/d,且每次堅持10~20min。實現患者將痰液的咳出分為兩次。在先進行5~6次的深呼吸后,深吸氣之后張嘴,然后淺咳1次,快速的將痰液咳出。
1.3 評價方法使用本院自制調查表調查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表中將護理滿意度分為三級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和一般。記錄兩組患者灌洗前后的臨床綜合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全部出局均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c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灌洗前后的臨床癥狀綜合評分對比灌洗前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綜合評分和灌洗前比較存在顯著差異,綜合評分出現明顯降低,且干預組降低效果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干預組護理滿意度為93.3%,明顯優于對照組滿意度73.3%,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灌洗前后的臨床癥狀綜合評分對比

表1 兩組患者灌洗前后的臨床癥狀綜合評分對比
項目灌洗前灌洗后t值P值干預組(n=30)4.13±1.23 2.12±1.13 5.312 0.000對照組(n=30)4.01±1.32 2.65±1.25 5.368 0.000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塵肺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長期從事的職業活動過程中吸入了生產粉塵,進而出現了肺部潴留進而引起的肺組織彌散纖維全身疾病,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肺部功能,并且威脅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目前,針對塵肺醫學上沒有根治手段,大容量肺灌洗技術是往前治療塵肺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該治療手段可以有效保護患者的肺部功能,保證患者的勞動力不受嚴重損害,達到提升生活質量的效果[3]。
針對大容量肺灌洗患者的手術治療特點展開相應的護理,術前接受各項檢查,收集患者的詳細資料和檢查結果,術前參與手術和麻醉醫生的討論,全面評估患者的具體情況[4-5]。術前對患者實施相應的教育,戒煙酒等,開展呼吸功能鍛煉。手術實施過程中,幫助調節患者手術的溫度和濕度,認真核對信息,調整患者調體位。灌洗會輕度損傷患者的肺泡,灌洗的不平衡十分容易造成肺水腫的出現,因此手術需要保證患者取合適體位[6]。幫助患者控制手術中灌洗液的溫度和灌洗速度。手術中選擇合適的吸引器壓力和機械通氣模式,同時密切監視手術中患者的情況,預防并發癥[7]。患者在住院期間要切實幫助實現術后功能的恢復。通過以上臨床治療的護理可以極大提升患者的治療成功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本次研究中為了研究臨床護理路徑(CNP)對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臨床癥狀和護理滿意度產生的影響。將本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受并治療的60例大容量肺灌洗治療塵肺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30例,對照組接受傳統的護理模式,干預組接受CNP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治療和護理效果。在實行灌洗后兩組患者臨床癥狀,如咳嗽、咳痰、氣喘和活動受限等綜合評分和灌洗前比較顯著降低,癥狀改善顯著。該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一致[8-9],具有研究意義。
綜上所述,CNP應用在肺塵大容量肺灌洗治療中,可以提升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
[1]李冬紅,劉健,陳志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塵肺大容量肺灌洗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5(10):1374-1376.
[2]李冬紅,劉健,陳志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塵肺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10):979-982.
[3]路淑娟.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療塵肺的護理體會[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8,10(4):532.
[4]常偉紅.大容量全肺灌洗術治療塵肺病的護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2,21(2):141-143.
[5]李變英.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療煤礦工人塵肺病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0,8(33):3052-3053.
[6]王寧.淺談大容量全肺灌洗術治療塵肺患者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7):2277-2278.
[7]何劍莉,肖艷鴻,馬素芳,等.塵肺病肺灌洗術期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7):1453.
[8]蔡藝蘋.肺泡灌洗術對塵肺病患者發音頻率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4,20(17):145-146.
[9]李光才,馬慶慶,朱昭平,等.肺灌洗對煤工塵肺合并穩定期肺結核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6,22(6): 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7.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