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莉+張俊婷
摘 要 以美國高校理工類課堂教學的實際調研為背景,介紹了美國高校課堂教學的特點,通過與我國高校課堂教學的比較,總結我國高校理工類課程課堂教學需要提升之處。
關鍵詞 課堂教學 美國高校 比較
中圖分類號:G649.2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高等教育國家化的發展、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及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開展、國內外合作辦學的加強,國際化的教育理念逐漸對國內的課堂教學產生影響。很多高校針對專業課程開展了“雙語”教學模式或者“全英文”教學模式,從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上都試圖接近國際化標準。其中課堂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核心環節,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高等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的高低。在國際上,我國培養的大學生在基礎理論和基本訓練方面公認是比較好的,但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不足。2015年, 筆者利用到美國奧本大學土木系作訪問學者的機會,聆聽了多門本科生課程,美國高校教師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注重過程考核的考核方式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通過比較中美兩國課堂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堂氛圍、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差異,以探索我國高校理工類課堂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1美國高校理工類課堂教學的特點
(1)美國教師的課堂教學以注重問題探討為理念,鼓勵學生開展獨立思考和批判,學生對教師的授課不是簡單的囫圇吞棗,而是一種正確引導下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這種探討問題的教學理念,將學生與教師放在一個平等的空間,教師的作用是提出問題和考慮問題的大體思路或者方向,學生獲得自主解決問題的自由空間,始終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有利于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美國的高校課堂更多的是小班化教學,一個教室一般30-50個學生座位,教師使用的講臺和學生的課桌一樣高,座椅的擺放可以任意移動,方便排列成半圓式或者圓圈式,無形中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表見解。
(3)美國大學教師的授課,講得很快,并不細講,只是提綱挈領地介紹,而把更多的內容留給學生自己解決;教材是以供學生學習用為主,教材也是參考書,課堂上學生都用大本的活頁夾紙,認真地記下筆記。在教材的編寫上,注重問題提出、解答,且含有大量的工程圖片,立體感強,每章結束后會有大量習題,每一節課程內容所對應的習題在一章結束都用題號標注出是哪一節的內容,使得教師和學生在看習題的時候很清楚習題涉及的內容。
(4)美國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討論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不論是在哪一個教學環節,學生隨時都可以舉手提出問題,教師并不在意自己的講授為學生提問所打斷,相反會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直到學生清楚,滿意為止?;邮敲绹髮W課堂教學最突出的特點,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保證每個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程參與教學活動,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5)美國大學課堂上的感覺非常輕松自如,可是課后卻不是那么輕松。每門課程要完成的作業量非常大,往往是課上2小時,課后得花5-10小時,甚至更多。一些綜合設計性作業,需要學生查看大量參考書,并在網上瀏覽大量相關資料,通常要完成資料檢索、可行性研究、理論分析、設計計算、結果分析,才能完成整個作業環節。
(6)美國的課程教學另外一個感覺就是考試多、嚴格、且形式靈活多變,其考核方式尤其注重過程考核,弱化期末考試在整體中的比例,使學生從學期一開始就很注重所選科目的學習。比如:水力學課程的考核中,平時作業(homework)占13%,期中考試(midterm)14%,平時小測驗(quiz)3次占30%,實驗(experiment)18%,期末考試(final)僅占25%,有些課程還有設計(project),小組協助完成,需要查閱大量資料,進行自主設計,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模仿或抄襲。由于課程考核的方式較多、考試頻繁,學生往往需要創造性工作和付出辛苦的努力,最終取得的成績也是對學生整個課程學習的綜合評價。
(7)網絡對教學的促進作用顯著。在開課前,學生通過登錄自己的賬戶,可以充分了解所選課程教學的所有情況;教室各種教學設施配備完全,能隨時上網,師在教學過程非常依賴于網絡,如解答問題、布置作業,提供與課程相關的背景材料、課件和數據庫等;在美國大學的校園網上, 可以查到全部課程的課程安排、教學大綱以及課程的具體計劃;通過校園網,教師很容易獲得選課學生的基本信息,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校的網站已經成為學校師生非常重要的教學信息獲取工具。
2中國高校課堂教學的特點
(1)我國高校教師的教學理念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忽視學生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只是容器,被動記錄筆記,摘抄要點;學生的課堂討論、自學活動、動手實驗、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的機會較少。
(2)課堂教學往往是大班化教學,階梯教室中一般有百人以上的學生,面對這樣的課堂環境,教師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也不可能讓所有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講臺高高地立于教室的中央,教師上課往往站在講臺后方,給學生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3)教學管理擁有追求嚴格的制度,課堂教學規范,保證教學按計劃進行。教師的板書追求完整,章節分明;教師嚴格按照統一的教學大綱,詳細講解每一個章節和概念,側重理論及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接受知識顯得相對輕松,容易理解,卻難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教材作用被過分強化,教材根據教學大綱編寫,而教學又受教材的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過于迷信。
(4)課堂上,教師幾乎都在講解,學生注意力集中,課堂氛圍安靜但比較沉悶,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僅限于教師的課堂提問,很少有學生主動舉手提問甚至打斷老師,對老師授課內容能夠提出質疑的更是寥寥無幾。
(5)中國大學每次課堂教學后,均要留大量的習題作業,通過反復的訓練,使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能扎實系統地掌握,但創造性工作較少,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抄襲。另外,需要同學合作完成的作業少之又少。
(6)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一般平時占20-30%,期末占70-80%,且期末考試普遍采用一張試卷,有統一的標注答案,這直接導致學生重期末輕平時、考前突擊,幾乎不需要創造性工作。
(7)我國高校網絡化教學平臺建設亟待提高。相比國外,我們的教學系統尚不完善,教師和學生更多地是通過系統輸入成績和查詢成績。雖然很多高校擁有自己的網絡精品課程, 但距離真正的美國式的實時動態網絡教學方式還相去甚遠。
3結束語
從美國高校課堂獨特的教學方式中,很有必要反思我國的高校課堂教學模式。通過上述比較分析可以看出,我們在教育管理、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硬件設施等多方面需要改進。但究其本質,我們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改變課程的考核方式,嚴格執行高等學校的“寬進嚴出”政策,制定更為合理、科學的教師評價、激勵制度。
參考文獻
[1] 馬永紅,勵杭泉.中美高校理工科教學方法之異同[J].中國高等教育,2003,23.
[2] 劉有旺,李雅林,高佩安,趙瑩,李冬.中美高校課堂教學模式的比較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4):132-133.
[3] 傅潤鋒.中美高校課堂教學的若干比較研究[J].大觀,2014,5:103.
[4] 譚羽非.試析美國高校課程教學方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7):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