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錚
摘要:黨風廉政建設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必然要求,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對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黨的長期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傳統文化與廉政思想之間的關系,指出優秀傳統文化對廉政建設的積極影響,以期能夠加快監獄事業廉政文化建設的步伐,促進黨的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監獄;廉政文化;建設
一、監獄廉政文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監獄是國家刑罰執行機關,由于監獄工作對象的特殊性和監獄權力的特殊性,監獄人民警察能否公正文明執法,能否保持廉潔從政,直接關系到監獄的整體執法形象,關系到監獄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關系到全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新形勢下,創新監獄反腐倡廉工作,體現監獄廉政文化建設特色,積極營造風清、氣正、心齊、勁足的良好局面,對于促進監獄人民警察公正、公平、文明執法,提升監獄的執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其深遠的文化底蘊必然是監獄廉政監獄文化的重要學習組成部分。
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中國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這些都進一步表明,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廉政文化建設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整個教育、制度、監督和懲治等反腐倡廉全過程,這勢必提高防治腐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而在監獄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既是監獄反腐倡廉工作的基礎,也是監獄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更是監獄工作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具體要求。
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是促進監獄警察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的重要舉措。作為刑罰執行機關,監獄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監獄機關的廉潔執法又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重大問題。監獄人民警察肩負著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重要任務。由工作性質決定,監獄人民警察也是服刑人員拉攏腐蝕的主要對象。能否有一支清正廉潔、風清氣正的警察隊伍,直接關系到服刑人員改造質量、關系到司法公正,關系到社會公平正義,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的大局。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監獄警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制理念,始終堅持黨的利益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不斷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堅定不移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捍衛者。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要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設”的要求,結合監獄工作實際,切實找準監獄廉政文化建設的切入點、著力點,進一步提高源頭防腐工作水平,促進監獄黨風政風警風行風進一步好轉,真正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推動并保證監獄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是推進監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迫切要求。近年來,監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監獄人民警察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監獄各項工作依然十分艱巨,監獄執法環境面臨新考驗。當前,監獄工作面臨網絡媒體監督的壓力越來越大。監獄管理活動和執法行為,己經成為各類新聞媒體關注的重點,甚至成為互聯網負面炒作的焦點。面對新的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極少數監獄警察執法理念發生了偏差,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觀念淡薄,有的甚至挺而走險,以身試法,成為監獄人民警察隊伍中的敗類,監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因此,加強監獄廉政文化建設,是新時期監獄工作的客觀需要,是監獄系統科學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監獄工作提高反腐倡廉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傳統優秀文化與廉政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
從政治文明的角度講,廉政文化是一個國家政治文化的有機構成要素和廉潔從政的普遍價值及政治行為規范。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堅持廉政文化建設,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的“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繼續保持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無論是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提出的“要反對腐敗搞廉潔政治,不是搞一天兩天,必一月兩月,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還是在進入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反四風”、“四講四有”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兩學一做”都是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堅持和發揚,進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逐步營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廉政文化形態,為全黨全社會所普遍尊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優秀文化傳統的廉政文化氛圍。我們交通系統,通過積極在交通系統開展堅持傳統優秀文化的學習,推動監獄系統廉政文化的建設。
傳統優秀文化是廉政文化思想基礎。愛國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精髓,司馬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盛唐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以國家愛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愛國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中華兒女的血脈中。
從先秦時代的“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到大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民本思想等等都和廉潔文化有著深刻的思想淵源,它們是現代政治文明中廉潔文化的思想基礎。
在新時代以來,民本思想的具體表述雖然和古代有著表述語言的不同,但其根本思想和出發點、落腳點是相同的。無論是“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宗旨,還是“百姓利益無小事”的理念,無一不體現著廉潔愛民,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的思想。因此,加強民本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加快黨的廉政建設,可以促進黨的健康發展。
三、堅持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監獄廉政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堅持儉樸的美德,有助于廉政觀念的確立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蒙學書籍,還是名家家書家信,無論是清言小品,還是大家修養,對于儉樸與驕奢淫逸的論述涉及到很多。比如,宋代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提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觀點,正是要說明堅持儉樸的重要性。然而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使得浪費、盲目攀比的不健康的消費觀念出現,有的甚至體現在在黨員領導干部的身上,儉樸節約仿佛被人們束之高閣。但是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的領導下,以“反四風”和“四講四有”的廉潔文化的新的作風建設下,學習傳統優秀文化必然是當前新常態下的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和重要內容。
(二)以“民本思想”傳統優秀文化和“以人為本”現代思想,關注監獄職工的群眾利益
“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雖然是一個傳統的文化命題,但與馬克思主義者的“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的角度在理念上是相近的。作為監獄系統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時刻關心職工,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時解決困難職工群眾和退休職工群眾的突出問題,而不是關起門來做“官老爺”,形成黨員領導干部“以服務人民和員工為榮,以高高在上為恥”的實踐作風,不斷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強國學傳統優秀文化的學習,豐富監獄廉政文化建設的途徑
古代社會會利用思想文化,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今,我們仍然可以借鑒其中的合理思想,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比如通過影視戲曲、故事、傳說和小說等文藝形式中的狄仁杰、包青天、海瑞等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引導黨員干部做好廉潔從政、干事創業的精神和追求,引導人們監獄系統黨員群眾正確處理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促使干部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語
監獄系統由于其特殊的性質,一線工作人員長期面對特殊群體,需要用傳統文化引領心靈,及時加強自身心理建設,更好地服務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