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濱
摘 要:本文分析了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廣電面臨的市場競爭形勢和發展趨勢,提出了廣電未來需要面向平臺化運營進行轉型,并從平臺的架構設計、平臺的價值鏈、平臺業務運營幾方面對廣電如何開展平臺化化運營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云平臺 互聯網+ 平臺化運營
中圖分類號:G229.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6-0106-01
背景
近些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筆記本、iPad、智能手機等等可接入互聯網的終端已經成為消費者的必備設備,互聯網已經成為消費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互聯網用戶快速增長的大紅利下,以及“互聯網+”如火如荼的炒作下,以滴滴打車、團購外賣、O2O服務、在線電商、互聯網金融、共享單車等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創新發展模式在不斷的涌現,極大的解決了用戶的需求痛點。滴滴打車可讓用戶在需要用車前,就可提前預定租車服務,避免遭遇在馬路邊打不到車的痛苦;在線電商讓用戶足不出戶的以低成本、高效率的購買全球的優質商品;以上等等使得傳統行業的發展越來越明顯的受到了互聯網行業的沖擊和侵蝕,傳統行業的業務發展難以為繼。
針對廣電行業而言,互聯網各巨頭服務商打造自己的內容傳播平臺,已經對廣電行業產生巨大的沖擊。根據2016年第四季度有線電視行業發展公報顯示, 2016年有效電視總數已經首次出現了負增長,預計2017年市場競爭形勢將更加復雜和嚴峻。因此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廣電必須深入研究當前市場的競爭形勢和未來發展趨勢,探尋廣電未來的業務轉型之路。
一、廣電的競爭形勢
從當前的競爭態勢看,廣電面對的 競爭對手已經不僅僅是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內容服務商。在互聯網+的浪潮下,傳統電視制造商、創新的互聯網企業等各個領域的企業都在挖掘家庭客戶的價值,廣電網絡所面臨的競爭已經是全方面的競爭。
1.電信運營商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是廣電基礎網絡業務的直接競爭者,然而基礎網絡市場相對飽和,已經是一片紅海競爭市場。這三家企業已經在開始布局智慧家庭業務,在積極開發物聯網智能網關終端,通過將手機、家庭寬帶網絡、電視機頂盒和智能家庭網關進行整合集成,把家庭通信,家庭娛樂、家庭安防、家電控制等生活應用以及基礎網絡服務相融合,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家庭服務。
2.互聯網巨頭
一直以來,網絡視頻互聯網公司憑借財大氣粗開展“軍備競賽”,雖然燒錢模式造成彼此在業務發展上深陷泥潭,但在客觀上使得用戶通過網絡觀看視頻的習慣被逐漸培養起來,對廣電行業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隨著版權保護力度的加強、用戶逐步接受內容付費模式,互聯網巨頭正通過收購、合作等方式實現平臺+內容的布局。如騰訊建立視頻平臺,覆蓋上萬部精品電影、電視劇,諸多體育直播賽事、綜藝、動漫、紀錄片等內容。并在內容上全力推進自制策略,已經簽約了超過30個重磅IP自制項目,包括 “鬼吹燈”、“三體”等關注量極高的IP作品,深入挖掘內容的IP周邊價值。阿里影業打造 “娛樂全產業鏈平臺”,整合內容產業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協同阿里集團公司海量的用戶數據、流量資源,構建打通圖文、短視頻、長視頻的全內容形態,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商業變現完整路徑的平臺。樂視網打造自有品牌硬件產品+自有品牌電商渠道+海量內容資源的模式,采用全年付費會員捆綁硬件的模式,樂視的超級電視銷量超過傳統電視廠商,結合樂視視頻平臺目前已經擁有的5000萬付費會員,樂視視頻已經成為家庭互聯網的第一入口。
3.終端廠家
互聯網公司通過內容帶動了智能電視硬件的銷售,傳統電視制造商也不甘坐以待斃,電視廠商不斷挖掘人工智能市場,如創維著手打造“智慧互聯+生活”的智能客廳布局,并在家庭物聯網終端領域加大投入,向智能家居、家庭智能醫療、家庭教育領域轉型,打造自己的云平臺與大數據的運營能力。
4.其他創新互聯網商
如小米,以智能硬件研發為切入點,不斷的推出了小米pad,手機、筆記本、手環,以及包括手環、手表、插線板、空氣凈化器等等智能家電等物聯網終端。并不斷加大內容和生活服務的投入,通過智能設備終端的粘度帶動內容和生活服務的發展,通過差異化、優質的內容和生活服務帶動終端的銷售。以內容服務+終端的平臺運營模式,逐步占領家庭市場需求入口。
5.小結
從當前的競爭形勢看,基礎寬帶網絡市場已經飽和,內容市場已經成為紅海市場,可以說廣電賴以生存的優勢和競爭力已經越來越弱。此外,從當前競爭趨勢看,各個領域的競爭者均依托自身優勢資源,與產業周邊資源合作,打造生態平臺實現共贏,可以說當前已經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生態鏈和生態鏈的競爭。與此同時,一些具有優質內容資源的創業者由于自身資源有限,更希望在具有用戶資源和流量資源的平臺上,實現內容資源的快速傳播和價值變現。
廣電目前全國有線電視家庭用戶超過2億,且遍布全國的營業網點作為流量宣傳渠道,此外電視當前還是重要的內容傳播流量入口,未來在購物、教育、安防、醫療等生活服務也將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可以說廣電具備用戶資源+流量資源+家庭入口的優勢,開展平臺化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未來廣電應建立基礎網絡+平臺+內容的平臺運營模式,以內容傳播為中心,整合價值鏈上可以為提供家庭用戶內容、娛樂、教育、安防等等一系列的智慧家庭應用,為用戶提供一體化、融合化的內容和生活服務。
二、廣電平臺化發展思路
1.平臺架構設計
平臺化對是傳統的業務發展模式進行流程再造與重構,在面對消費者碎片化、多樣化、片段化的需求時,能低成本、快捷的上線業務,迅速滿足用戶需要,提升用戶粘性;在面對大量內容制作、生產的合作伙伴時,又能彈性的配置所需資源,讓內容創作者高效、自動部署業務,快速實現內容的價值變現。對廣電而言,廣電的平臺架構在前端能支撐海量的內容傳播和各類場景化的業務應用請求,后臺能支撐資源的低成本配置和使用,避免資源的重復投入和使用。因此采用云計算部署是當前廣電平臺架構設計的不二選擇,基于云平臺實現提供 “大眾創新,萬眾創新”的能力,提供虛擬化網絡、虛擬化存儲、虛擬化計算等基礎能力,為平臺的合作伙伴提供按需使用的支撐服務,在資源和業務上進行虛擬化隔離,使其彼此不可見,保障每個合作伙伴的服務質量。在云端應用層,可以承載無限豐富的云應用,讓更多有創意,解決用戶痛點的應用快速的在平臺上實現。
2.平臺價值鏈
未來是生態鏈和生態鏈的競爭,一個企業即使規模再大、市場地位再強,如果沒有價值鏈合作伙伴的協同,未來的發展將難以為繼。因此廣電在業務合作上更應該秉承開放的心態,以管道+平臺+終端+內容的生態鏈為導向,圍繞家庭用戶衣食住行安全等等在內的全方位業務需求,積極引入物聯網終端開發商、各種應用開發商、內容提供商等等合作伙伴,滿足合作伙伴通過使用云平臺探索家庭客戶的創新應用業務。此外廣電憑借用戶資源、渠道流量資源等優勢,幫助合作伙伴的創新業務迅速推向市場,解決用戶的需求痛點,從而實現合作共贏。
3.平臺業務部署
要實現平臺的領先者地位,僅僅部署云平臺還遠遠不夠,一方面平臺要能吸引更多的內容和應用將自己的創新應用放到平臺來;另一方面平臺具備一定的用戶流量資源,用戶對平臺創新應用要有一定的使用粘性。開發者愿意來,用戶對平臺有一定的使用粘性,平臺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因此云平臺需要有成熟和成功的創新應用示范效應,才能讓廣電平臺進入良性、可持續的發展。
從當前的家庭用戶需求痛點分析,廣電可以從家庭醫療、家庭安防等幾方面開展創新應用試點,快速的形成創新應用示范效應,并提供完善的創新應用整體解決和部署方案模板,讓開發者按照模板可快速的部署創新業務。
在家庭醫療服務方面,結合物聯網醫療終端,并與互聯網醫療、社區醫院、三甲醫院等醫療資源進行合作,實現將家庭人員的血壓、血糖、心率等健康數據通過云平臺傳遞給醫療提供方。當醫療數據出現異?;蚴羌彝ト藛T需要醫療幫助時,可通過電視以視頻面對面的形式進行醫療救助。此外圍繞家庭醫療,可逐步的提供康復護理、健康咨詢、醫療指導和救助、家政服務等一系列服務。
在家庭安防方面,結合智能家聯網終端,提供煤氣泄漏報警、煙火報警、入室盜搶預警等等服務,并通過云平臺的視頻監控,與公共服務方(物業服務、出警等)進行合作,提供緊急救助等服務,滿足對家庭安全的需求。
當然,家庭的創新應用多種多樣,包括在線教育、在線旅游、在線生態農業、在線購物等等方面,只要云平臺實現了成熟和成功的應用示范效應,此類創新應用將不斷的涌現。此時廣電需要以平臺化運營為導向,協同合作伙伴對接和整合資源,利用自己的用戶資源和渠道資源做好應用推廣,實現生態圈的共贏。
結語
互聯網+如同洪流一般,只有順應才能生存。廣電企業迫切需要打破傳統思維模式,以開放的心態了解和迎接互聯網+時代,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由業務運營向平臺運營轉型,占領家庭互聯網市場。
參考文獻
[1]張君昌 熊英.試論智慧廣電的功能建設與協同發展. 聲屏世界,2015(6)
[2]徐品 張琦.云計算技術在廣電行業中的應用[J].廣電設備與技術,2012(1)
[3]徐通, 徐林燦.“智慧廣電”的構建及其發展方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15(6)
[4]謝錦輝 秦龍 姚瓊.物聯網與廣播電視[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5]姚瓊 唐月 楊家勝.智慧廣電業務需求分析與技術架構探索[6].廣播與電視技術,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