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輝
摘要:身體素質是衡量一個人體質的重要方面,優秀良好的身體素質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會表現的更為出色,也是社會發展的持續動力支持,是一個國家重要綜合國力發展的基礎。本文通過對吉林省高校學生體能數據的分析,來研究學生身體素質的變化情況,研究發現在身體形態方面發育是比較理想的,但是在身體機能發展水平上較為不樂觀,呈現下滑趨勢,身體素質的發育整體呈下降趨勢。
關鍵詞:高校;身體素質;變化研究
前言
身體素質強弱是評價一個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標,國民的綜合身體素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身體素質是社會發展的支持和動力,也是一個社會發展到高級形態的表現。近年來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健康問題,并且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來加強各個學校、各個地區的學生身體素質、體質標準要求。本文通過近幾年我省高校學生體能測試的數據進行分析我省學生身體素質的變化情況,針對出現的變化情況,提出變化原因的分析。
一、身體素質定義
身體素質一般來講是指人體肌肉活動的基本能力,是人體身體中各個器官功能在肌肉上的體現。身體素質一般包括力量、韌性、速度、靈敏、耐力等機體能力,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強弱,是衡量一個人體質狀況的重要指標,身體素質會在人們學習、運動和工作中表現出來,在體育鍛煉中表現的更為突出,一個人身體素質的好壞強弱,與家族遺傳有關,同時是可以改變的,并且與后天營養和身體鍛煉關系更為密切。通過正確效率的訓練和增強,身體素質可以慢慢增強,是一個提高體質水平的過程。隨著醫學和運動學科及生理學的發展,人們漸漸發現,一個人心腦血管和呼吸系統的強弱是衡量一個人身體素質強弱的依據,在2000年季瀏教授對身體素質進行歸納,把身體素質稱為體能,即是身體健康體能和運動體能。那么增強我省高校學生體質是勢在必行,身體素質培養,凸顯尤為重要。
身體素質主要概括為五大方面分別是力量、速度、柔韌、靈敏和耐力。力量是指人在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力量;速度是人體在單位時間內移動距離和針對事件發生而做出反應的速度;柔韌是關節肌肉和韌帶的彈性和伸屈程度;靈敏指轉換動作、改變身體位置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耐力指在長期使用肌肉運動后抗疲勞能力。目前,我省針對高校的學生進行的身體素質測試主要體現在:身高和體重測試、肺活量和體重測試、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100米測試、立定跳遠、握力測試、坐位體前屈測試等。其中肺活量是人體生長水平的重要指標,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是耐力測試,100米測試是力量和爆發力的測試,身高和體重測試是身體形態測試的衡量指標。
二、吉林省高校學生身體素質現狀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從幾個測試方面歸納我省高校在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基本情況。
(一)身高與體重指數
BMI指數是國際上使用的衡量人體胖瘦及身體健康程度的指數標準,是體重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后所得的數值,根據我國成年人的身體狀況,其制定的標準區間為,輕體重<18.5,健康體重:18.5 從我省健康體質測試數據中可以得知我省高校肥胖學生指標有所增加,這主要是由于身體攝入過多熱量和能量但是相關的鍛煉沒有多少,導致脂肪增多,肥胖問題出現,影響身體素質變弱。同時發現,在在校學生在第二年和第三年變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相比入學時相比,有較大差距。 (二)肺活量體重指數 肺活量與人的呼吸密切相關,身體需要的氧氣全部需要肺部呼吸供給,排出二氧化碳,人的身體無時不刻在消耗氧氣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只有供養充足,身體才能正常運轉和工作。肺活量測試是檢測肺功能最直觀和有效的辦法,肺活量體重指數是指肺活量與體重的比值。 在統計資料和參考文獻發現我省高校學生的肺活量體重均有所下降,究其主要原因是平時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缺乏,不愛運動,尤其是耐力方面的運動不夠,肺活量低下,同時也與在校學生平時的生活習慣相關,如吸煙、飲酒都會導致肺功能的衰退,這些是造成肺活量體重指數降低的主要原因。同時各年級也是存在差異的,在優秀等級和及格等級上看,在2010年以來,P<0.01,也就是說與2010年相比,2009年高校學生優秀等級學生和及格等級的學生人數比重降低了很多,也就是說我省校學生參加課外的體育鍛煉較少,耐力鍛煉方面更是如此。并且從統計分值上來看,2009年分值比2010年的分值要高,說明不及格等級的人數在增加。 (三)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 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測試都是耐力測試,從資料中參考數據看,我省高校男子1000米和800米項目上的分數是比較理想的,主要集中于良好和及格上,但是一年級與二、三年級相對來比較,優秀比例降低了,同時不及格的比例也在增多,整體來說還是處于下降趨勢,在耐力測試上仍然是缺乏鍛煉或者是鍛煉不規律、無計劃、不能堅持下來導致的。 (四)握力體重指數 男子握力是肌肉力量的測試,是每公斤體重握力的指數,計算公式為握力指數=握力/體重*100。參考資料來看我省高校學生握力指數呈現良好上升態勢,如在良好等級上,近幾年是不斷漸進上升的,且不及格人數比例在不斷減少,可以總結為我省高校整體握力是良好狀態。 (五)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反應下肢肌肉力量和爆發力的一個測量指標,通常來說,男子及格線為2.10米,女生為1.60米。從近幾年我省高校學生立定跳遠數據來看,成績不甚良好,主要都分布在及格和不及格上,其中及格人數比重是在上升的,但優秀等級的人數比重也在下降,造成這種成績差的主要原因是忽視體育的專項訓練,體育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在立定跳遠測試上每兩年差異都介乎于P<0.05,也就是說成績不理想,有下降趨勢;在優秀、良好、及格三種比重上,指標P<0.01,也就說優秀、良好、及格的比重是比前一年下降的,整體來說不理想,但是下肢力量的發展還是有潛力的。
三、身體素質變化分析
我省高校學生身體素質從整體上來說形勢發展較為良好,但是在體育鍛煉方面的確也存在不少問題,近幾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在營養補充方面是充足的或者說“過剩”,而運動上卻不能與之相協調,所以加強學生身體素質也是不容樂觀和刻不容緩的,經過數據和資料分析,總結為以下幾點導致身體素質變化的原因:
(一)忽視終身教育,只重視近期“利益”
學校的辦學宗旨是為社會培養一批懂技術的勞動者,為國家培養中堅力量,對體育鍛煉是不夠重視的,學生個人認為只要自身營養充足,平時注意戒掉不好習慣,不得病,那么就是有好的身體素質,其實不然,在我國教學體系中,除了知識體系教育和人格、創新教育外,還要重視體質教育,身體是知識的載體,所以應該重視體質教育,不僅是為了考試和畢業的“逼迫”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而是要使終身鍛煉運動深入學生心中,培養終身體育思想。從數據分析看,學生一年級的時候運動熱情暴漲,喜歡體育鍛煉,但是在二、三年級時學生則不然了,學生在思想上放松了,同時體育鍛煉意識也不強,對體育課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了,有時只是為了學分而應付,大多體育課程設置就會流于形式。學生一年級和二年級時,處于體育運動的熱情階段,所以應該在這一階段,更好的設置學校體育課程,增加學生興趣,讓體育鍛煉成為學生的習慣,而不僅僅是愛好,同時學校要在這一時期寄予學生更多的幫助和指導,樹立正確的體質教育觀。
(二)過于注重考試標準,忽視個體體育愛好差異
學生對于體育課程主要是為了期末的體育考核,少部分人是為了興趣愛好;體育課上教師授課內容和方式老套無創新,且體育教材滯后不能適應新時代體育課程要求;體育課程不能針對學生實際現狀,對于學生而言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無多益處,體育課對學生而言只是公共基礎課,想要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那么課程的改良就要放在前頭。
有必要提出的是考核方式,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考試方向就是風向標,考什么就學什么,就只是單純學而已,或者應付拿到學分了事,所以考核方式要改良,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和體育活動,日常鍛煉的積極性,定期評估和監督測評,以制定出適合本校學生的綜合評價考核體系。同時在考核和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和關注個體的體育鍛煉參與情況,針對年齡小、體質弱的寄予更多關注,提高他們對于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四、結語
我省高校的學生身體機能發展水平下滑嚴重,這就要引起我們對學生身體素質變化的重視,雖然在身體形態發育上是比較理想的,但是身體機能的不足是明顯的,所以針對學校而言要制定更適應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貫徹終身運動鍛煉教育思想。隨著我省經濟發展,相信學生身體素質增強潛力也會增強,是有較大發展空間的。
【參考文獻】
[1]楊貴仁,盛志國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中心.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統計分析報告[J].中國學校體育,2006(05).
[3]劉相林.遼寧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發展對策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