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項正心
摘要:目前我國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土壤污染問題,很多區域的土壤遭受到了嚴重的污染,從而因土壤污染誘使一系列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群體性事件的頻發。本文通過對勿讓污染防治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土壤污染防治對策,提出土壤污染防治展望,望能夠具有一定的可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展望
中圖分類號:X53 文獻標識碼:A 稿件編號:2095-672X(2017)03-011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60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facing a serious problem of soil pollution. In many areas, the soil has suffered serious pollution, and the soil pollution has caused a ser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hopes to have some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urrent situation
1 土壤污染概念
土壤當中若包含的有害物質比較多,則會超出土壤中固有的自凈能力,這樣會引起土壤的自凈能力、結構和性能產生相應的改變,微生物活動便會受到很大的抑制,從而會使得一些有害物質、其他類別的分解產物在土壤中慢慢累積,通過土壤-植物-人體被人體不斷地吸收,這會給人的機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土壤污染。
2 土壤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問題
2.1 土壤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缺失
目前我國并未制定專門的土壤污染治理政策或法律法規,根據當下我國土壤污染嚴峻現狀,制定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規章制度是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2 土壤污染修復方式單一,技術不成熟
以往傳統的修復技術根本無法滿足當前日益變化的污染因素,現行的土壤污染治理方式非常單一,技術水平較低,這樣不僅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并且還會造成嚴重的浪費1。
2.3 土壤污染管理機制和防治體系不健全
我國土壤污染治理中包含非常多的主體,彼此間存在十分復雜的聯系,日常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經常會有相關工作責任互相推脫的現象,這樣會使得固有的監管力度大打折扣。我國土壤資源類別繁多,現有的土壤質量評價標準較為復雜,那么,怎樣創建一體化的協調標準是促使當前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的關鍵所在。
2.4 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長,資金需求大
土壤污染具有明顯的持久性和滯后性特征,這會早極大程度上增加土壤污染的防治難度,社會公眾對土壤污染認識度較低,并未積極主動地去參加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這樣就會造成土壤污染防治成本的大大增加2。
3 土壤污染防治對策
3.1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當前我國已經頒布了大氣污染防治法及水污染防治法,可是一直以來并無任何針對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過去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是站在土壤資源量、質量加以重點考慮的,極少會以法律的捷徑進行管理,縱使在某些法律當中多多少少的有規定,可是是非常分散的,可操作性較差。
譬如:沈陽生態所根據東北地區土壤的污染的實際與防治診斷需要,進行了多種生物標記研究,創建了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濃度-效應模型,初步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土壤污染生態毒理學診斷的指標體系。從本地石油污染狀況,創建起原位和異位兩種修復工藝,此系統針對不同工藝的優化運行狀況作出了具體探究,把其代謝理論、物理-化學-生物環保復合技術在石油污染修復中進行了具體的運用,最終獲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平均每年損失降低了上千萬元,污泥處理量達到20000噸,平均收益達260萬元。
3.2 建立多樣化土壤環境標準體系
目前,法國已經建立了土壤污染檔案,針對本國的土壤污染問題采取了相應的治理措施,這樣就可以做到有資料可查。然而,一直以來我們并未創建任何明確的突然污染等級劃分標準,其中,1995年下發《土壤質量環境標準》,但此標準過于注重統一,這與我國多樣化的土壤特征是不相符的,并且沒有對污染等級劃分提出明確化的量化標準3。
土壤污染等級劃分屬于一種或多種污染物濃度超出土壤危害臨界值,土壤變質之后其危害性會不斷地增高,而土壤污染等級指標的明確劃分,即創建起一套完善化的各類土壤污染物可允許容量范圍,這樣就能夠很好地避免土壤受到其他的污染,維護人類集體的健康狀態。可以說,土壤污染程度的明確等級劃分,能夠使得人們全面地認識到所處環境中土壤的現實狀況及被污染程序,這樣就能夠及時的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通常,農業污染等級劃分是以農業土壤污染生態及健康風險評價作為基本前提因素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在此方面的經驗是非常稀少的。
3.3 增加土壤科學研究資金投入力度
只有把土壤科學研究經費納入到國家預算規劃內容中,才能夠促使土壤科學研究費用得到強有力的基礎性保障。為此,土壤科學研究資金投入力度的增加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創建多層次長效監控體系;2.增加對土壤污染植物及微生物修復技術;3.獲得我國所有土壤收支統計學材料;4.在豐富查閱材料的前提下,由不同角度出發實施研究與論證,提出具體的土壤污染防治預測模型;5.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組織。其中,土壤科學研究經費要從多渠道來,譬如:努力爭取國家投資的支持、從各地區政府財政預算中抽出一部分資金、可聯合本地大學共同解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此外,相關環保部門要與科研院共同合作,這樣才能夠使得土壤污染防治現狀得到較為顯著性的改善。
4 對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研究展望
土壤污染是與生態平衡、國民健康、社會穩定等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第一,急切需強化土壤環境監管力度,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土壤質量得到系統性的防治與維護;第二,制定與修訂國家和地方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嚴格遵循土壤發生和分布客觀規律,遵循分區-分類-分等的基本準則,制定全新的土壤污染區分標準,對原有的舊標準進行重新修訂,允許地方制定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體系;第三,最短時間內啟動《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堅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第四,分步驟、分階段的建立起與我國當前基本國情相符合的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以點帶面,增進先進防治技術和成功經驗的運用推廣;第五,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和資源可持續性利用的科技研究與交流平臺系統。在強化基礎理論和先進技術研發的工作當中,重視引入與我國基本國情相適應的國外先進技術,這樣才能夠推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更為顯著性的進步。其中,“國土十條”對土壤污染提出宣戰:
第一條,開展土壤污染系統性調查,全面了解土壤環境質量。創建土壤環境質量定期調查制度,促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信息化管理水準得到顯著性的提高,創建土壤環境質量檢測體系,從而實現各地區全方位的覆蓋性監測。
第二條,推進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創建完善化的法律標準體系。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標準與技術規范,加強土壤環境監管執法力度。
第三條,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確保農業生產環境的安全。按照實際污染狀況把農業用地劃分為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針對不同類別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以更好地確保農產品質量的整體安全。
第四條,實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機制,做好人居環境污染防范措施。創建建設用地調查評估制度,嚴格用地準入,把土壤環境管理準求融入到城市規劃及用地供求管理制度,確定土地的合理用途。創建信息溝通機制,落實部門聯動管理。
第五條,加強未污染土壤保護力度,對新增土壤污染情況進行嚴格掌控。強化未利用土地環境防治,在環評工作當中增添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內容。
5 結束語
隨著土壤污染問題的日益加重,給人們的身體健康、社會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都帶來了非常大的不利影響。然而,土壤污染與水污染、大氣污染相比屬于隱蔽性的,為此經常會被人們所忽略掉。對此,只有對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化學檢測才能夠確定土壤中的具體污染物及污染成分,如果想要將已被污染的土壤恢復正常則需要很長的一斷時間,需要土壤的更新。為此,我們要不斷地增加對土壤的保護強度,努力提升人們對土壤的正確認識,這樣人們才能夠為建設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方常艷.土壤污染現狀及其防治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0):54.
[2]吳云.淺談土壤污染與防治[J].現代農業,2010,(06):33.
[3]王秉蓮,李俊杰.土壤污染現狀分析及治理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0,(20):360-361.
收稿日期:2017-05-09
作者簡介:吳媛媛(1977-),女,大學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