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齡
摘要: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社會需求一直較旺,培養出適應社會的營銷人才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通過分析營銷專業培養模式現狀,結合營銷大賽現狀,構建了基于大賽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模型,希望給各學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教學模式 一體化 營銷專業 營銷大賽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020-02
一、當前營銷專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模式
(一)營銷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來,社會對市場營銷人員的需求非常旺盛。全國人才市場信息表明,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一直排在各地人才招聘數量的首位。而據不完全統計,有760多所本科院校和980多所高職院校均開設了市場營銷專業。為什么這么多高校都開設了營銷專業,還是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呢?社會怎么需要這么多營銷人才呢?進一步調查就會發現,不是供給的市場營銷人才不夠,而且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高校出來的營銷人才缺乏經驗,很難適應企業的需求;企業的在崗營銷人員,雖然有經驗,但缺乏專業培訓,也很難適應市場變化;著名的麥克思咨詢公司調查也顯示:近年畢業學生中,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對自己所就讀的專業與工作比較,滿意度最低。由此看來,高校培養的市場營銷人才與社會匹配度不高,很難適應社會需求,出現了市場營銷專業供需兩旺的局面。
(二)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為適應社會發展中營銷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都在努力地對營銷專業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探索,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一是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需要企業與學校保持高效的溝通,正確處理好專業與訂單的關系、教學計劃與課程改革的關系,如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婁底職業技術學院等。然而實施下來卻存在很多問題,如企業在用人的時候可能注重經濟利益,課程教學時為了順應企業的需求,可能存在違背教學正常規律的情況,為學校管理遺留了很多問題。
二是校企合作模式。主張校企合作制定營銷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校企合作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等。對于規模較小的高職院校,師資力量本來就很薄弱,這種模式一方面要敲開企業大門,另一方面還要整合各方面的資源,難度相當大。因此,很多學校的校企合作都流于了與企業簽合同的形式,缺乏長效的合作機制。
三是職業能力人才培養模式。該模式的關鍵是要調研獲得準確的職業崗位能力信息。雖然高職院校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都進行了人才調研,但是在調研過程中由于主客觀因素,不一定能獲得準確的信息,而且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缺乏了院校之間的交流,沒有資源共享,效率低下。
上述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基于校企之間,宗旨是培養出企業所需人才。在探索過程中,很多院校都意識到了市場營銷專業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應該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校也展開了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跟風地與企業加強合作。部分院校在這個過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這種模式背后除了涉及企業、學校兩大主體之外,還缺乏第三方監督,未能建成長效合作機制。為此,本文淺析引入大賽平臺建立營銷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營銷專業技能大賽現狀
2008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聯合舉辦了全國首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從此職業技能大賽開始受到各方關注。目前,營銷專業大賽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是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高職院校高職組市場營銷技能大賽,比賽具有權威性,通過學校、省級層層選拔,高手競技。比賽內容不斷改革,越發全面,包含了營銷理論知識、商貿素養、情境營銷軟件對抗、營銷策劃實戰展示四個環節,大賽也引入了真實企業的真實產品,布置真實的任務,考察了學生的市場調研能力、市場反應能力等多個方面,使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養、商務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第二層是由中國市場營銷協會舉辦的社科獎營銷策劃大賽,本大賽分為筆試、實戰和策劃展示三個環節。學生通過比賽筆試,可以將自己所學的營銷知識系統化,通過完成大賽引入的企業產品銷售任務,鍛煉自己的市場拓展能力,將理論轉化為實踐,最后策劃展示,又讓學生回歸課堂,反思和提升自己。
第三層是由各地企業與學校根據自身需要舉辦的一些推銷大賽、策劃大賽等,規模比較小,但也引入了企業的真實產品,真實演練,也能提升學生的實戰技能。
三、構建一體化教學模式
營銷大賽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但學校實力參差不齊,如何應用好這個平臺構建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結合這幾年指導學生的過程,試探性提出了大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模型,如圖1所示:
上述模型涉及教師、學生兩大主體角色,當然還有社會、學校等相關部門的后勤保障。教師,尤其是營銷專業的教研室主任要帶頭了解營銷專業的相關賽事,結合學校具體情況挑選出適合學生的比賽,引導和組織學生參賽,學生通過參賽來檢驗和促進自己實踐技能的提升,從而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具體來說分為以下幾步:
第一步,關注大賽階段,教師了解各個賽項的具體內容,參賽指南等,隨后結合學校具體情況選擇比賽項目,微調人才培養方案。筆者這里以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市場營銷大賽為例,教師了解大賽包含了情境營銷、策劃實戰展示、營銷基礎知識考核等內容,就可以結合大賽內容,微調人才培養方案,比如在市場營銷理論與實務課程,可以適當增加一點實訓課時,引入情境營銷,讓學生在軟件操作中,將自己所學理論應用起來,營銷策劃課程可以根據比賽內容來展開項目教學,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挑選優秀學生準備大賽。
第二步,備賽階段,教師指導比賽,加強與企業溝通,
改善實訓環境,調整教學內容。整個備賽是將營銷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一方面老師不能照本宣科,需要走出校門,主動了解大賽合作企業的產品、探索企業營銷運營過程,甚至學會相關的比賽沙盤,才能當好教練,有時還得充當市場主管或銷售人員或軟件操盤手等角色做學生陪練,用言行感染學生前行。另一方面學生絕不能停留于做“收音機”,必須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相合。整個比賽涉及市場營銷、營銷策劃、市場調查、廣告學、消費心理學等相關課程,學生通過參加比賽,既要加強自己的理論知識,也要及時鍛煉自己的實踐技能,實現了課、證、崗、賽的融合。
第三步,比賽展示階段,學生比賽展示,教師并未松懈,可以與其他高職院校同行相互交流。比賽結束后,組織者要帶著老師一起反思,可以參照評分細則,改善課程考核機制、教學評價機制等,并重構人才培養方案。比如全國營銷大賽里的商貿素養部分,雖然分值很低,但有良好的導向——即商科類學生的文化素養很重要,因為社會需要復合型營銷技能型人才。據了解很多高職院校以前就沒有開設這門課程,有類似的商務禮儀、職業道德等課程,可對學生商業文化的熏陶還是不夠。
四、結語
隨著營銷大賽的發展,目前參與營銷大賽的高職院校越來越多,賽項內容越來越豐富,舉辦者也注重公平公正,深得老師和學生的好評。大賽應成為各高職院校主動參與交流的平臺,成為校企合作連接平臺,整個比賽成果能夠作為示范案例在各高校間交流。
參考文獻:
[1]張毅.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4(10):267-268.
[2]蔡俊.高職營銷專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致富向導,2012(4):143.
[3]黃海力,劉愛軍.把握職業技能大賽平臺,探究高職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21):125-126.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