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義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企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存貨作為企業營業成本和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是一家企業運營的重要資產,而持有一定數量的存貨對企業的運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企業要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就必須對企業存貨進行有效管理。
關鍵詞:存貨管理 財務應對 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057-01
存貨是指企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品,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之一。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存貨有利于經營工作的順利開展;有利于企業靈活面對市場變化,占得商機。但存貨需要占用企業一定數量的流動資金,在增加企業資本的基礎上還面臨著存貨貶值的風險。企業對存貨管理的效果,會影響企業資金周轉、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因此,企業必須認識到存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存貨進行有效管理,降低存貨帶來的風險,從而擴大企業生產,提高企業運營效益。
一、存貨管理的作用及意義
存貨管理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存貨流轉過程中記錄和報告的準確性,會影響財務信息質量;影響企業的收益分配;影響員工的業績評價。存貨管理在企業運營的每個環節有著重要的作用,做好存貨管理工作,能減少企業流動資金的占用,提高資金的周轉速度;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有效控制運營風險。存貨的目的是在滿足生產和銷售時的條件下,降低存貨成本,在各種成本和存貨效益之間作出權衡,使兩者達到最佳配合,從而確保企業經營的順利。
二、存貨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市場經濟的自主性
在國家高速發展時期,企業一般會選擇擴大生產,投入大量存貨資金,這就會使銀行貸款增多,造成經濟過熱,利率上升,這時企業超量的存貨,容易造成經營的混亂,銷售額下降,存貨積滯,收益銳減,企業虧損。在通貨膨脹時期,原材料價格的上升,造成存貨資金增加,但此時企業卻需降低成本來應對通貨膨脹造成的資金短缺。一般企業為了充分利用設備和人工,生產傾向于全年平衡,但銷售具有季節性,這就容易出現在旺季存貨不足、淡季存貨過剩、季節性強的產品銷售周期變短的現象,加劇存貨管理的風險。
(二)財務管理水平低
在任何財務活動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風險,財務人員水平的高低,對風險的控制有著重要影響。在許多企業內部出現財務管理混亂的局面,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容易忽視國家相關經濟政策及金融環境對自身企業的影響,對工作風險因素不敏感,缺少對風險的分析、預測和防范。致使存貨管理不能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當企業流動資金被存貨占用,不能變現時,存貨成了企業負擔,是企業的負資產,企業財務風險加劇。
(三)存貨精度不準確
在企業存貨管理中,會計的賬簿資料往往不能體現生產加工過程,反映存貨收入、發出及結存的真實情況。在存貨的領用過程中,還易出現材料領用控制不到位,甚至可能被工人私自領用沒被及時發現的現象。雖然倉庫建賬,但企業的存貨數量沒有按照相關制度去確定、規范,使得財務不能及時、完整地處理,這直接影響企業采購計劃的制訂和銷售。
三、財務應對的思路
(一)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
企業在進行存貨時,要充分了解政府相關政策,把握經濟市場的變化趨勢。對無法避免的經濟環境因素,企業要采取合理的規避措施,對存貨進行適當調整,加強自身在宏觀市場競爭環境下的適應能力,才能在復雜多變、難以預見的經濟環境中得心應手地開展工作;才能制訂針對性的存貨計劃,迎合市場發展的需求;才能有效規避風險,為公司增加盈利。[1]
(二)加強財務風險意識
在日常財務管理中,要提高財務的風險意識水平,深入分析財務數據和經濟信息,并納入到財務系統中,為決策者提供相關依據參考。[2]企業加強對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注重提高存貨管理人員的素質,加強對國家相關經濟政策的學習,使每個員工都能認識到風險控制是自身管理工作內容中的一部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企業也應該改變觀念,接受新的思想,樹立新型的財務管理理念,采用新的管理模式,設置相關崗位,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財務監控體系,使用科學技術,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培養員工的集體觀念,積極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減少錯誤的發生,使財務財務信息真實、有效,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從而確保財務管理體系的高效運作,避免因財務管理體系的漏洞而出現財務風險。[3]
四、結語
存貨是市場競爭的利器,是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一個有效途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實行有效的存貨管理成為企業順利運營的首要目標。在實際情況中,企業可以通過加強對財務人員風險意識的培訓,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增強自身在市場經濟的適應能力,來防范和規避存貨風險的發生,從而擴大企業規模,增加企業盈利,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彭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風險分析及應對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208.
[2]周承位.能源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及應對策略[J].企業導報,2016(7):146+148.
[3]賈繼穎.淺談建筑施工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及審計的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5(29):94.
責任編輯:孫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