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夢++周曉波
摘要: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是進行信息發布的主要媒介,一定程度上也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圍繞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展開論述,并提出三點提升建議,希望對高校利用自媒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實踐借鑒。
關鍵詞:高校 微信公眾平臺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G641;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1-0104-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1]在微文化廣泛發展與傳播的背景下,微信平臺已經成為了高校推送文章和消息的常用手段,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大學生的情感表達、思維方式及價值取向。將微信公眾平臺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有利于其思想引領、輿論導向、價值塑造等教育功能的發揮。
一、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發展現狀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22日發布的第3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12月,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手機上網人群占比達951%,其中微信的使用率占社交軟件類的858%,在校大學生微信使用率高達995%。目前高校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的數量、覆蓋面的廣度上及內容的深度上都呈現出急劇的增長趨勢。
(一)板塊內容設置方面
微信公眾平臺運營操作靈活,方便快捷高效,已經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通過研究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十所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設置板塊可知,大都包括國家時政、社會新聞熱點、校內活動新聞、職場工作、科研時訊等板塊。內容貼近當代大學生生活,以文字、配圖、語音、音頻及視頻等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消息推送,符合大學生閱讀習慣。有關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送包括勵志榜樣、理論宣傳、實踐總結等方面。
(二)影響力傳播方面
移動終端設備廣泛應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軟件用戶的急速增長,通過微信可以隨時隨地發布消息、分享信息,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內容影響力也越來越廣泛。一方面,高校微信公眾號運營技術越來越成熟。文案編輯、校對審查、攝影制作都有專門負責人員,微信平臺制作軟件也越來越先進,多樣化。另一方面,高校微信公眾號中關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推送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指導審核,增加了文章的權威性和時代感。調查顯示,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關注粉絲大學生占大部分比例,大連理工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一條關于“一帶一路”的推送的閱讀點贊量上萬,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極其廣泛的傳播影響力。
二、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發揮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主要涵蓋了辯證唯物主義,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形勢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生觀等內容。[2]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具有宣傳教育功能。
(一)潛移默化的榜樣示范力量
微信公眾平臺通過推送優秀人物先進事跡,以榜樣的力量向高校大學生傳遞正能量,激勵他們向榜樣看齊,規范自身言行舉止。比如,湖南師范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定期推出的專欄——師大人物,陸續報道推送校園身邊優秀人物,在生活、學習、工作、情感方面給大學生建議與指導。優秀學生代表的先進事跡、生活學習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他同學,有利于高校文明校風、優良學風的建設。這種內容的推送起到了強烈的榜樣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針對大學生在就業、擇業、創業,或者是繼續深造方面的疑惑迷茫,高校微信平臺推送相關就業創業成功的先進代表,或者予以表彰,這會極大地激勵高校大學生找準位置,對未來作出合理規劃。
(二)春風化雨的教育指導功能
借助微信公眾號對高校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一改傳統以理論灌輸為主的模式,更有利其教育指導功能的發揮。比如,近期熱播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網絡播放達到30億次,劇中正能量的句子受到高校大學生熱捧。遼寧工業大學研究生學院以此為契機,緊跟時代潮流,針對當下熱播劇《人民的名義》,通過觀看相關視頻,截取對自己感觸最深的一句話,并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悟。根據同學們的反饋,并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以大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達到對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從而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通過研究華中師范大學、長安大學等十所大學微信公眾號,發現在2016年對有關國家政策、時事新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等的推送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微時代的背景下,“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內容配有大量圖片、微視頻,這符合當代大學生的閱讀方式,更易于其接受。
(三)切實有效的實踐鍛煉體驗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也是高校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實踐平臺。微信公眾號的運營需要一批文字撰寫、攝影、策劃、制作的人才,為了更好地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對日常運營的大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調查鄭州大學、武漢大學等十所高校微信公眾號,發現各個微信公眾平臺都設置有編輯部、創意策劃部、攝影部等相關部門,招募優秀大學生進行自主建設。高校微信公眾號的日常維護和運營,也是大學生進行實踐的過程,提高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及新媒體的運營能力,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提前體驗工作提供了一些相關實踐機會,培養了高校大學生實踐能力,實現了“全員育人”育人機制,促進了大學生全面成才。
(四)開放式的答疑解惑心理輔導
當今時代,社會處于轉型時期,受各種多元化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也會產生一定的偏頗,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安全防范意識等問題也應該引起高校各部門高度重視。比如近期出現的大學生校園信貸詐騙、大學生校園裸貸事件;復旦大學“投毒案”;重慶某高校女生遭遇寢室潑墨事件;南醫大殺人案件等。微信公眾平臺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是大學生進行情感表達、撫慰心靈、互動交流的平臺。一方面,微信公眾平臺推送搞笑娛樂、心靈雞湯等內容緩解壓力與煩躁情緒;另一方面,對于人際關系矛盾、心理困惑等問題,可以進行咨詢互動,答疑解惑。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及時預防大學生心理問題事件進一步消極發展。endprint
(五)弘揚主旋律,樹立新風尚
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良莠不齊的信息呈鏈式增長,傳播速度極快,真偽難辨。微信公眾平臺也有一定的信息篩選審查功能,去偽存真后推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弘揚時代主旋律,確保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的問題。一方面,針對“虛擬空間”的謠言傳聞,及時進行辟謠糾正,正確把控網絡輿情;另一方面,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網絡霸權”現象,進行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等思潮宣傳,企圖削弱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地位,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應堅守思想陣地,披露過濾非理性思潮的同時,進行理想信念培養的教育。
三、加強提升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思想教育功能的途徑
高校將微信公眾平臺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將主客體連接起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穎,傳播極其廣泛,大學生更樂于接受。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利用好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信息傳播的同時,加強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提升其功能的發揮,更好服務于當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需要我們思考并不斷完善的。
(一)緊跟時代潮流,創新理論成果的傳播方式
自媒體時代,為了吸引用戶眼球,信息傳播方式更加新穎獨特,多樣化。大學生追求與眾不同,對新鮮事物好奇憧憬,這就需要高校在微信公眾平臺建設方面緊跟時代潮流,發掘靈感,尋找創意。高校開設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傳統灌輸法會缺乏吸引力,效果不太理想。如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針對每個專題制作微課,短小精悍,形式新穎,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推送。另一方面,針對國家紀念性的節日,如國慶節、建軍節、建黨節、雷鋒日等紅色節日,全校范圍內進行征集微視頻、圖片文字等專題材料,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展示宣傳。這有利于加強互動交流,提升大學生對國家時事、理論方針政策的深度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增強理論成果宣傳的吸引力。
(二)提高運營能力,利用“微傳播”打造“微陣地”
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運營,從創意、策劃到編輯、制作都需要專門人才,通過提高他們的運營技能,可以為“微”陣地的打造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如何擴大微信公眾平臺推送信息的影響力?一方面,高校要適應消費主義時代,在“微”字上下工夫、做文章。[3]推送內容樣式新穎,具有吸引力,貼近大學生生活,能引起大學生共鳴。另一方面,提高運營能力,進行形式創新。比如近期中央電視臺熱播的《朗讀者》,通過邀請嘉賓,暢談朗讀文字背后的故事,在觀眾中尤其大學生中收到了極好的口碑反映。各大學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引用這種形式,推出高校版《朗讀者》,分享校內大學生的文字情感,打造“心靈家園”,同時也在傳遞閱讀的力量,架起文字通往心靈的橋梁,受到高校大學生追捧。
(三)凝聚正能量,發揮榜樣人物的“微”示范作用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對榜樣人物、先進事跡的推送報道,有利于大學生們將榜樣的力量內化于心。比如定期舉辦校園標兵評比活動,通過以文字或短片的形式進行先進事跡的報道,在大學生中進行宣傳的同時,投票評選出身邊的先進人物。來自身邊的真人真事,更有利于榜樣示范作用的發揮,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同時,針對網絡上非理性的言論,及小眾的觀點被網絡放大的現象,高校微信公眾平臺要及時辟謠,將高校大學生凝聚在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凝聚并傳遞好社會正能量。
四、結語
高校將微信公眾平臺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中的榜樣示范、教育指導、實踐體驗、心理輔導等教育功能,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弘揚社會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另一方面,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建設運營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加強提升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思想教育功能的發揮,讓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有活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2]翟東波,唐好林.自媒體時代下校園微信公眾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3):97-101.
[3]米華全,古長樂.高校微信公眾平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實現路徑[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7(6):72-76.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