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逐步到來,無線網絡越發普及,大部分學校已經開設了無線網絡課程,大部分學生都有4G手機、筆記本作為學習上的輔助工具。但在目前的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教材較少、教學手段不夠豐富、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所學知識在較短時間內被淘汰等問題。針對無線網絡課程教學現狀,分析了漸進式教學在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漸進式教學;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手段;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1.151
無線網絡課程是近些年出現的新式課程,是新形勢下教學改革的一個優秀成果。從基礎硬件配備上看,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活動有其進行下去的空間,但由于其本身發展時間較短等特殊性,也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看來,我國傳統的漸進式教學法在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活動中可以發揮較為重要的作用,解決目前無線網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部分問題。
1 目前無線網絡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有關無線網絡課程的教材較少
無線網絡課程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而產生的新事物,由于其方便性而被應用于教學活動中。但由于無線網絡本身出現的時間較短,應用于教學活動中的時間更是不長,因此存在明顯的可用教材短缺問題。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發展本身就是日新月異的,很多教材出版不久就可能出現與時代脫節的情況。這是目前困擾中外教材出版界的共同難題。
1.2 教學手段較為單一
如上所述,無線網絡本身出現的時間并不久,應用于教學活動中的時間也很短,目前教學手段并不豐富,依然是以教師在課程講解為主,學生接觸信息技術產品的時間長短不一,基礎也參差不齊,基礎較好的學生難以從課堂教育中獲得更多、更有價值的知識,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們就有可能對學習失去興趣。這就是說,單一的課堂講解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做到廣泛幫助學生們提高。長此以往,教育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1.3 信息技術更新快,教學內容容易過時
信息技術是目前最發達的科學技術之一,其產生和發展都是極快的,很多時候現有教材所能提供的知識會在不久后被更新的知識淘汰,即便教師和學生都努力進行教學活動,也可能導致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失去價值。這是當前時代信息技術一個明顯的特征。
2 漸進式教學應用于無線網絡課程中的意義
2.1 弱化教材較少的問題
漸進式教學是我國傳統的教學手段,其特點是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學生可以充分掌握教師講授的知識。這意味著,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古語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牢固的基礎是邁向更高層次的必要條件,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快,但其特點和基礎技術是不變的,在漸進式教學模式下,即使教材有限,也可以通過細致、系統、循序漸進的教授,為學生打下牢固的基礎,即便應對以后的變化,也可以更加從容。
2.2 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展開教學
漸進式教學是一個大的教學方式的概括,在大方式下,有許多構成部分,其核心是通過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方式教授知識。在此大前提下,教學手段可以豐富起來,傳統的課堂講解可以保留,此外增加一些互動性較強、參與度較高的手段,比如將教學內容應用到競技游戲中。這樣既可以充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學習興趣,又可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3 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針對性地教學
漸進式教學的優勢之一便是為學生打開學習之門。由于采用的是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學生基礎往往很牢固,即便離開教師,也會自主地去學習。在無線網絡課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基礎的不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而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無論基礎如何,學習效率都可以大大提升。
2.4 即便教學內容過時,也可以彌補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20多年前BP機剛剛出現,如今4G手機也已經隨處可見了,無線網絡課程是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事物。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很多教學內容容易過時。這一點,無論中外,都避免不了。而漸進式教學作為一種應用廣泛的教學模式,做到了從基礎著手,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為學生打下牢固的基礎,從而使學生在面對新問題時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3 總結
信息時代為社會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無線網絡便是其中之一,應運而生的無線網絡課程則是現代教育活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教學質量,應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漸進式教學有獨特的優勢,將其應用于無線網絡課程教學活動中,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各錦.“漸進式”在網站開發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7):182-183.
[2]倪春霞.漸進式教學在高中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以“直線與平面平行的性質”教學為例[J].亞太教育,2016(19):44.
[3]趙玉珍,雷書玲,龔江宏.漸進式實驗教學的新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06):239-241.
————————
作者簡介:程小東(1982—),男,安徽安慶人,專科,畢業于安徽農業大學,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