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琴
摘 要:自新課標改革實行以來,為了廣泛提升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出現了多種版本的教材。它們都離不開初中物理基礎知識中的物理概念及規律。深刻理解與正確掌握初中物理的概念,是培養初中生基礎物理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概念;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1-00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18
怎樣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初中物理概念,從而掌握其規律,并讓學生認知的能力在該過程里得以發展,這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關鍵問題。
一、利用比喻描述概念,幫助學生清晰理解
初中物理概念是觀察、實驗與科學思維相結合的產物,若是物理教師不重視教學的手段,只是照本宣科、平鋪直敘,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就會很模糊,教學效果就會事倍功半。若是選擇生動比喻、能讓人通俗易懂的描述,那么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而且還能夠點燃學生的熱情與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
例如,在講解“電流”的時候,教材上給出的概念: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學生單從字面上理解,“電荷量”是新名詞,他們會比較難接受。這時若是采用比喻的方式,用“水管”比作導體,“電荷量”就是“水流”了。這樣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了,利用這個比喻, “電流”這個概念就變得形象化了,學生感知到的電流也就更加生動與具體。再如,在講解“電阻”的時候,其概念是: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教師可用比喻描述成“水在塞滿了石頭的水管里面流動,這樣水流動起來比較艱辛,會受到一定的阻力”。用“石頭”作為阻礙,使得“電阻”的概念變得形象和生動。
二、通過概念運用,挖掘概念之間的聯系
運用初中物理概念,分析解決實際的問題,不但是深化概念認識的過程,還是檢驗學生是否正確認識概念的重要標志。教師必須充分挖掘概念規律的聯系。有的學生對每次課學習的單個概念都能夠理解,但是不善于有機地將這些概念聯系起來。初中物理概念是具體物理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和其他的概念內在聯系緊密。要是學生不能將相關的概念建構成一個相容相連的概念知識框架,也就無法將它們很好地應用在各種各樣的物理場合上。實際上,很多初中物理概念之間都有著聯系,物理教師“精心”設計,即可獲得一箭雙雕之效。
例如,復習“電功、電功率”該內容的時候,學生比較電熱與電功的計算公式的時候,就會發現它們公式的形式是相似的,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這兩個物理量在形式上的統一包含著一條怎樣的規律?電流做功的實質是指什么?讓學生能夠聯想到能的守恒和轉化定律,并進一步去分析,什么時候是Q=W,什么時候是Q≠W。如此,學生就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三、通過實驗的演示,引入概念
物理中演示實驗是由物理教師進行操作演示的,是學生對所要研究的初中物理問題取得感性認識的重要方式。借助演示實驗,教師可指導學生去觀察并分析物理現象,從而獲得生動與感性的知識,以便更好地去理解與掌握初中物理概念和定律,把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效果提高。在概念教學的時候,教師可通過演示實驗的方式,引入概念,把學生的興趣激發起來,從而讓學生對新學的概念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引入“浮力”這個概念的時候,教師可先做一個演示實驗:掛一重物體在彈簧測力計下面,并用手向上托住重物體,讓學生進行觀察,會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了。引導學生分析出因為重物體受到手向上的一個托力,才會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的。接下來,教師將重物體慢慢地放進水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也變小了,據此便可分析出因為重物體受到水向上的一個托力,才會讓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的。這時候教師便可將 “浮力”的概念引入,可說是水到渠成。又如,引入“大氣壓強”的概念之前,教師可以做一個“易拉罐”的實驗,把少量的酒精倒入一個空的易拉罐中,并把它放在酒精燈上面進行加熱,將易拉罐里邊的空氣排走,接著用橡皮泥將罐口快速封閉,讓易拉罐立在講臺上面慢慢自然冷卻,過一會兒學生便可觀察發現易拉罐被壓癟了,而且還會發出劇烈的聲響。這個實驗無論是在聽覺效果上還是在視覺效果上,都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震撼。最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去思考:易拉罐為什么會被壓癟了?進而將 “大氣壓強”這個概念引入教學中。
四、通過生活經驗,介紹物理概念
很多物理現象都存在生活當中。在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現象去教學,可達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機械運動”這個概念時,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經驗,列舉出有關機械運動的一些現象,如小狗在草地上奔跑、宇宙飛船在飛行等。讓學生感知生活當中的這些現象,他們便可得知,機械運動屬于一種很簡單的運動模式,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運動,是學習別的各類型運動的基礎。通過這些生活的經驗,教師引導學生學會機械運動的概念:一個物體相對另外一個物體的位置,或是一個物體的某個部分相對其他的部分的位置,隨時間而發生變化的過程。利用生活的經驗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對物理學科是和生活相關聯的有一定的認知,樹立“把物理學好了,就能夠更好地去解釋實際生活當中的很多現象,而且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更好地服務,讓我們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觀念。
總之,在新課標改革的浪潮里,物理教師進行概念的教學時,要不斷地優化各種教學方式,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科學邏輯思維能力培養起來,將其效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從而增強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效果。在教學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顧躍龍.淺談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基本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76-77.
[2] 陳元祥.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策略淺探[J].中學物理,2014(8):51-52.
[ 責任編輯 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