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霞
摘要:在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意識形態領域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關鍵時期,加強軍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鞏固黨對軍校領導的必由之路。只有抓好軍校思想政治教育頂層設計,打造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配備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的學員管理干部和技術過硬的后勤保障人員,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軍校各項教育活動中,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培養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共和國忠誠衛士。
關鍵詞:思想政治 教育 研究 軍校
中圖分類號:E2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2-0055-02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大學思想政治工作,成績顯著。但由于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國內外不良思潮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朱繼東將相關的問題形象地歸納為“十化”,即“西方化、官僚化、騎墻化、貴族化、精英化、門閥化、教條化、形式化、中立化、自娛化”[1]。針對現存問題,中央于2016年12月7至8日在北京召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同志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從人才培養、立德樹人等方面做了重要指示[2],為我國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軍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軍校為提高人的理性認識、思想覺悟、觀點和政治立場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3]是加強黨對軍隊的堅強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觀的重要途徑,是我們黨奪取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勝利的法寶。軍校對學員的日常管理嚴格按條令、條例的各項規定執行,軍事化管理,學員外出的機會很少,與社會各界的聯系不多,網絡已經成為學員認識社會的重要窗口。但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代,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敵對勢力虎視眈眈,不斷對青年發起網絡攻勢,使得少數軍人的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對軍校學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充分考慮其獨特性。
一、抓好軍校思想政治教育頂層設計,實現組織育人
軍校肩負著開展軍事科學研究、軍事文化傳承創新、參與國際軍事交流合作、服務社會、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的神圣使命。“對黨忠誠、善謀打仗、敢于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是軍隊選拔干部的標準,也是軍校的培養目標。
軍校黨委書記、校長要發揮政治家、教育家的作用,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決貫徹政治建校、政治建軍的辦學理念,在強化黨的領導的同時,結合軍校實際情況,通過細致周密的計劃部署,完善教育機制,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發展。要高屋建瓴地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頂層設計,明確目標導向,構建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機制,并逐級落實到位,確保各級領導干部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實現組織育人。
二、打造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實現教書育人
教師是高校三大支柱之首。名師出高徒,有一流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一流的學員。軍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嚴格教師資格準入、課堂教學評估審查等制度。通過在職學習、人才引進、學歷進修、派遣輪訓、崗位練兵、基層部隊掛職鍛煉等渠道,打造一支思想政治過硬、理想信念堅定、道德情操高尚、學術知識淵博、仁愛之心濃厚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高為師。軍校教師是軍人,又是軍校學員的人生導師、專業領路人,一定要忠于黨和國家軍隊的教育事業,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想信念,嚴謹督學,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學識淵博,熱愛學員,人品高尚。同時,要努力做到課堂講授有紀律、學術研究無禁區、公開言論守規矩。[4]
(一)理論課教師言傳身教,做好文化育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指導學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深入領會習近平主席的系列講話精神,深刻理解其治國理政的新戰略、新思想、新理念。改革以往教師滿堂灌、學員被動接受、考試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探索符合青年成長規律、學員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及新媒體優勢,營造開放的思想政治課教育環境,豐富思想政治課教育內容,生動活潑地開展教學。通過教師集體備課、互相聽課,集思廣益,提高整體教學水平。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法制建設的新時代,軍校一定要走在高校依法治國、依法治校的前列。法律基礎課教師要幫助學員正確掌握社會主義法律制度,自覺做法律制度的宣傳者、維護者和模范執行者,學會用法律武器伸張正義,培養學員高尚的法制素養。通過旁聽法庭、觀摩辦案現場,在律師事務所、作戰部隊、軍隊基層實習,提高學員的法律運用能力。開展專題、案例、研討式教學,用事實教育學員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使學員牢固樹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讓青春奮斗夢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麗中國夢中激情飛揚。
文科教師要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智慧引領學員,學習國內外先進的軍事思想文化,汲取中國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用革命先輩們建功立業的英雄壯舉,點燃學員獻身社會的滿腔熱血、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實現文化育人。理工科教師要找準切入點,主動作為,引導學員學習錢學森和兩彈一星研究人員等科學界前輩,為振興國家的科學事業,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建功立業的愛國事跡;展示新中國科學技術的巨大飛躍、改革開放的發展成果等,不失時機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學活動中,激發學員開展科學探索的勇氣和信心、挑戰權威的創新精神,攻堅克難、為軍事科學事業甘愿獻身的英雄氣概。
心理學課要針對軍校學員的心理特點,建立健全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機制,正確引導學員解決學習、訓練和生活中出現的思想問題。用科學的方法舒緩學習壓力和倦怠情緒,使焦慮、恐懼、痛苦、迷茫等不良情緒得到及時合理的宣泄,培養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為學員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營造、樹立良好的學風和校風。
(二)實踐課教師科學嚴謹,做好訓練育人
理論來源于實踐。科學實驗是科學工作者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利用一定的場地、設備、儀器、藥品、試劑等物質條件,模擬、還原自然現象,突出主導因素,排除干擾,開展檢驗理論、研究自然規律的實踐活動。實驗課教師要認真講解、仔細示范、耐心指導、嚴格要求,鼓勵學員自己動手,注重細節,做好每一項實驗;仔細觀察每一個反應、每一種現象,做好每一個數據的記錄、監測、核實。培養學員的科學鉆研精神、吃苦耐勞品格,嚴謹求實、開拓進取,做到科研育人。
實訓課教師課前要指導學員做好軍事訓練課程的各項準備工作,要把其中的難點、重點講清講透,既要做好訓練保護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又要培養學員過硬的專業素養,頑強的革命斗志,敢打能勝,提高訓練水平。教師要身體力行,以自己的堅強意志和高超的專業技能技術帶動學員,教育學員不怕吃苦受累,苦練殺敵本領,敢沖敢打、勇往直前,掌握不同軍事技術的規律,在摸爬滾打中鑄就軍人過硬的素質,百煉成鋼,打造英雄品質,成就訓練育人。
三、配備政治過硬、德才兼備的學員隊管理干部,實現管理育人
身正為范,學員隊干部是學員的直接管理者,要配備政治過硬、德才兼備、以身作則的好干部。學員隊干部與學員同吃同住、感情深厚,要及時掌握學員的思想政治動態;同時要嚴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為學員樹立好榜樣,發揮管理育人的示范、統帥作用。學員隊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實、評估都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學員的不同素質能力,為每一個學員的成長、成才著想,通過科學、民主管理,切實解決學員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挖掘每個人的優點和特長,加以重點培養。充分體現一切為了學員、為了一切學員、一切依靠學員的管理理念。要鼓勵學員綜合應用所學知識技能,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生觀,加強國家安全意識、社會法制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個人擔當意識,正確面對得與失、挫折失敗,正確處理家庭和事業的關系,樹立黨和國家的事業高于一切的軍人信念。
組織學員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自愿者活動,實現活動育人。參加駐地的植樹造林活動,綠化美化環境;參觀革命老區,邀請老紅軍做報告,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感受革命前輩愛黨愛國愛軍的奉獻精神和高尚情操;到敬老院、孤兒院送溫暖,把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變成學員服務社會、關心弱勢群體的愛心行動。
促使學員把愛黨愛國的豪情壯志,軍人的責任感使命感,轉變成愛院、愛隊、愛戰友、愛護教學設備設施等的實際行動。戰友有難,主動援手;自己有難,積極求助;宿舍、教室、餐廳等公共場合設備損壞,及時報修,自覺維護整潔、完善、完美的教學環境。激勵全隊勤奮學習,刻苦訓練,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努力進取,樹立良好的隊風,形成團結友愛、文明高雅、共同拼搏的戰斗團體。
四、教輔人員保障有力,實現服務育人
要充分利用校園網、公安網、廣播站、電視臺、院報、學報、櫥窗、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大力宣傳動員,營造濃厚強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輿論氛圍。
軍校圖書館要保證庫藏書目豐富、品種齊全、門類眾多、不斷補充新書種類,跟進科技發展變化。要舒適安靜,寬敞明亮,吸引學員課余時間暢游書海,驗證科學理論,加深課堂教誨,豐富興趣愛好。為學員提供博覽群書、探究真理、拓寬視野,打開通往精彩人生、輝煌的軍事事業及科學頂峰奧秘的知識途徑。
實驗室是學員驗證書本理論、探索科學奧秘的關鍵場所。配置先進實驗室儀器和充足的試驗藥品,且要擺放科學、管理規范。儀表、儀器要經常檢查保養,保證各種教學設備、設施精準、完善、完美,能滿足各種科學實驗的需要。樓房、道路、亭臺樓閣要合理規劃、有藝術審美價值,綠化美化巧妙精致,令人賞心悅目。
后勤服務人員要強化服務意識,敬業愛崗,文明服務,禮貌待人。要用精湛、高水平的專業技術,準確及時地搞好后勤保障,以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影響學員,創造公平公正、文明高雅、溫馨和諧、舒適美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實現服務育人。
五、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長期復雜的育人工程,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軍校領導要身先士卒、教師以身作則、管理服務人員恪盡職守,學員樂于接受、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共同營造黨委領導、部門負責、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全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確保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軍校教育教學的全方位、全過程,推動軍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發展,實現政治建校、立德樹人,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出更多的共和國忠誠衛士。
參考文獻:
[1]朱繼東.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J].黨政研究,2017( 2):28-39.
[2]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節選)[N].人民日報,2016-12-09.
[3]鄭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4-9.
[4]郭聲琨在全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節選)[J].公安教育, 2017(1):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