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要:煤炭企業是我國的資源生產性部門,一般為國有或者半國有性質,具有規模大、營運資金高及發展周期快等特點。資金管理問題是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問題,關乎其運營安全和發展前景。因此,加強對煤炭企業資金管理問題的探討具有重要價值。本文首先對煤炭企業的發展背景及資金管理現狀進行了有效梳理,接著對加強煤炭企業資金管理的有效意義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后針對性提出在當前形勢下煤炭企業提升資金利用效率的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煤炭企業;資金管理;資金利用效率
據聯合信用評級(公司)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煤炭企業產量繼續回落,全年生產原煤37.50億噸,同比下降3.31%。形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受供給側改革的影響,去產能及規劃相關實施;二是受下游需求擠壓的影響,這主要表現為鋼鐵、建材等市場的進一步萎縮。這些趨勢對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提出了新的要求。資金管理問題是伴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逐步產生的,尤其是企業實現集團化經營之后,資金管理問題變得更加多樣化與復雜化。因此,在新形勢下積極探究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問題,對于提升轉型后煤炭企業的發展水平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煤炭企業資金管理的有效意義
(一)有效的資金管理有利于煤炭企業實現發展的戰略目標
一般而言,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具有長期性、導向性和發展性的特點。資金管理水平的高低與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相關聯。煤炭企業的發展形式多樣化,而由于其國有化或者半國有化的性質,決定了其集團化管理的現實性。具體來說,煤炭企業集團需要將總的戰略發展目標傳遞給各子公司,在傳遞的過程中需要將全局性的戰略目標進行細分,劃分的依據可根據會計年度,也可根據業務發展部門,亦或是將總體戰略轉化為各子公司的發展目標。通過層層細分,將煤炭企業集團宏觀的企業發展戰略轉化為可執行的年度計劃和落地性工具,從而在企業的運用發展中得以實現。資金管理狀況是企業年度報告的重要內容,有效的資金管理可提升資金利用的效率和粘性,保證企業年度經營目標的實現,從而促進煤炭企業集團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達成。
(二)有效的資金管理有利于提升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有效性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煤炭企業集團下屬各單位或者部門溝通的順暢性和協作的統一性;二是煤炭企業集團內部及各業務部門政策執行的可靠性和完成度。對煤炭企業集團經營管理的兩個方面進行有效管控的重要方式就是有效的資金管理。資金管理將集團與下屬各單位或者部門進行有效連接,即煤炭企業集團將相關運營發展資金以特定方式轉入各部門、各業務發展單元內部,并實施有效管控,實現兩者之間的統一協作,并確保煤炭企業集團經營目標的實現。此外,煤炭企業集團實現資金管理的有效性,離不開各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即構建信息化的溝通渠道,消除專業壁壘及對業務發展流程進行優化,以實現煤炭企業集團內部的數據融合和信息共享,并以此為契機,確保業務的拓展性和資源的有效利用性,提升煤炭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
(三)有效的資金管理有利于防范煤炭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綜合風險
當前,我國正面臨調結構、促發展的關鍵期,形成以側供給改革為主要特色的政策導向。對煤炭企業來說,由于其屬于資源型企業,必然會在新一輪的改革中面臨轉型。從相關統計數據看,在國家去產能的政策引導下,煤炭企業的生產能力一再下降,實現煤炭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集約化生產成為所需。另外,與國外的相關企業相比,我國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水平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綜合風險。受經營能力和監管條件的限制,我國煤炭企業要想在轉型機遇和管理落后的條件下實現有效發展,就必須對資金進行系統管理和徹底優化。具體來說,煤炭企業經營中產生的綜合風險包括壞賬損失風險、流動資金不足風險、資金鏈斷裂風險等,對運營資金進行有效管理可最大限度地防止這些風險的產生和擴散。
二、新形勢下如何提升煤炭企業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
(一)嚴格預算流程,加強決算管理
加強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提升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嚴格預算決算的編制和執行。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煤炭企業集團要負責整體預算的編制,并將各分公司、部門及業務單元的預算情況進行界定,實現總體目標的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在資金的流轉過程中,要對各發展環節進行有效管控,據實制定資金預算,對各子公司沒有制定預算計劃或者預算計劃與實際運營狀況不相符的預算計劃,要進行嚴格審批并限制現金流出,盡可能減少資金的占用;第二,各子公司根據煤炭企業集團的整體預算目標,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分解,最大程度落實到部門和時間序列中,并根據責任目標進行深化。煤炭企業集團負責對各子公司的現金支出狀況進行審核,并將資金需求量與制定的預算數額進行有效對比,作出相應安排。
(二)建立系統完善的制度體系,提升系統機能
加強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提升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在完善企業的制度體系上有所作為。具體來說,可以在機構設置、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構建、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和審計監督體系的健全等方面進行深化。就機構設置而言,煤炭企業盡可能減少機構設置的重疊性,將財務等部門設置放到集團進行統一規劃,通過設置相匹配的財務崗位,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和高水平的財務管理人員,實現對財務資金的有效管理;就內部控制評價體系來
說,加強煤炭企業內部控制是為了實現對業務活動的有效監督,防止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如設置“錢賬分離”制度,防止資金流失;就風險預警機制而言,建立風險預警機制主要是對資金管理和資金流轉中的各種風險進行管控,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利率變動風險和匯率波動風險等,通過系統評估,建立預警機制,實現風險的分散和轉移,提高運營資金管理效率;就審計監督體系而言,煤炭企業要實現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的有效結合,對企業整體的預算、運營及決算狀況進行審計監督,以保證企業運行的健康有效。
(三)依據業務考核指標,構建資金管理的量化體系
加強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提升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要致力于構建資金管理考核指標。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上來說,資金管理的考核指標主要是指業務發展考核和資金成本考核。業務發展考核是以業務的發生為基礎的,即煤炭企業每發生一筆業務,都要參照相關的利潤率進行評價。保持較高的利潤率是煤炭企業實現盈利的有效基礎。當然,業務發展考核指標除了有效的利潤率指標之外,還要參照業務的周轉率。同時資金保存量、(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率等指標也可以客觀評價煤炭企業的業務發展狀況。資金成本考核即煤炭企業資金的使用成本和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損失成本。煤炭企業資金的使用成本往往伴隨著資金的籌集行為而發生,此時控制資金成本的有效方式即盡可能擴展煤炭企業的融資渠道,實現籌資行為的豐富、多元化。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損失成本,如壞賬損失等,此時應在應收款監管、回收期調整及回款方式變動等方面進行深化。
(四)加強對煤炭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培養
加強煤炭企業的資金管理,提升營運資金的利用效率,最基礎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對煤炭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有效培養機制。具體來說,對于煤炭企業內部基層的財務管理人員,要通過考核制進行限定,并將考核成績與自身績效相聯系。當然,實現基層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的提升,企業要積極組織基層財務管理人員參加財務管理培訓,提升資金管理水平。對于煤炭企業內部的高層財務管理人員而言,一般是總會計師或者財務經理,要建立財務責任負責制,在提升其業務處理水平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責任和擔當意識。此外,煤炭企業還可以通過社會招聘的方式,從企業外部吸納高水平的財務管理者,處理內部的資金管理問題,以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
三、結束語
側供給改革的持續推行和去產能政策的限制性要求,對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及管理提升提出迫切性要求。資金管理問題是煤炭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關乎企業的發展效益和方向。本文試圖通過對新形勢下煤炭企業資金管理問題進行系統分析,并提出資金管理的優化舉措,以期為煤炭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高開陽.企業資金管理問題探討[J].企業研究,2012(4).
[2]張萍.深化企業財務管理全面提高經濟效益[J].中國外資,2013(2).
[3]李衛.加強煤炭企業資金管理的幾點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3(9).
(作者單位: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