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學校的關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相當大一部分,這足以體現出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身份和地位。由此可見,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對開闊學生視野、豐富文學常識、增強理解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幫助。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興趣;激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讓自己毫無理由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只為研究自己所愛。閱讀興趣同樣也是如此,從小培養,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去監督和管教。下面對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重要性和閱讀方法進行探究。
一、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性
據調查,我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但人均紙質閱讀量才達4.8左右,同其他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閱讀興趣的缺乏,年齡小的時候愛玩,不在乎讀書的多少,領悟到讀書少見識短淺的道理后想彌補這一缺點擴大自己的閱讀量卻發現已經抽不開時間。所以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不容忽視的。
1.閱讀興趣可以提高閱讀質量
如果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學內容,那其中真正的知識是不容易被領悟的,如果學生自身具有閱讀興趣,在課程還沒教之前他們自然會對后面的內容有好奇心和學習的欲望,再加上老師對課文的講讀,大大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理解和記憶的同時學習更加有效的閱讀方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大幅度提升,和老師的配合也會更加密切和順暢。
2.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無論是在教學中還是考試中,閱讀都是重要的一部分,到了高年級,文言文的掌握也變成了要考查的對象。具有閱讀興趣,學生便會自覺接觸相關的閱讀材料,不管是課內知識還是課外知識,都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能力。
3.閱讀興趣擴展知識覆蓋
學校的學習深度和寬度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小學教學中,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比較淺,接受能力也參差不齊,所以教學內容必須是能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的,就導致學生缺乏其他方面知識的培養,有的學生有足夠的能力去加深知識的探究,但因為沒有動力而錯過了大好時機。如果此時能有興趣作為指導,增加額外的閱讀,毫無疑問,獲得的知識肯定比其他人要多出很多,也許這種優勢一時半會體現不出來,但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肯定會十分收益。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探究
好的習慣是不難養成的,尤其對小學生來說,小學是行為習慣建立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學校和老師采用適當的方法去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有好奇心和信心探索未知事物,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1.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膽子大、好奇心強。教師應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引導,讓學生逐漸提高興趣,注意進度,避免學生產生厭學反感的心理。首先,知識的難易程度應呈階梯狀,由易到難的進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會輕易丟失。其次,循循善誘。例如,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主要是以識字為主,遇到簡單的課文,可以鼓勵學生根據拼音和之前學過的字先閱讀一遍,然后用簡單的句子去表述。最后,對表現好或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適當的鼓勵,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和閱讀興趣,同時激勵了沒有回答問題的學生。
2.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好的閱讀氛圍對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有很大幫助的。一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喜好等,可以根據這些特點給他們推薦相符的書籍,在課堂中融入學生喜歡的內容。二是通過布置教學環境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比如在教室的角落放一些課外讀物或者經典書籍,讓學生在閑暇時有書可讀。另外,開設專門的閱讀課,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書帶入課堂和其他同學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心得體會,對有爭議的話題,組織學生演講或辯論,遇到非常感興趣的內容,舉行知識競賽,在這樣的氛圍下,想不去喜歡閱讀恐怕都困難。
3.給學生預留充分的閱讀空間和時間
閱讀興趣的培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如果學生有大量的任務要完成,哪里有閑情逸致坐下來讀書。在教學中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閱讀機會,增加閱讀方式,例如,除了單一的朗讀外,可以模擬課文中的有關情節,讓學生自由發揮表演、排練情景劇。此外,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豐富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學生閱讀的興趣自然被激發。
總之,閱讀在任何學習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為人處世的道理、科學論證的真理都可以從中獲得。這就對學校和教學內容有著更高的要求,圖書館的建立,其中的藏書量,在了解學生閱讀喜好的基礎上準備相應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能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駱秀娟.探究如何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6(86):31.
[2]詹福瑞.關鍵在于閱讀興趣與能力的培養:論《寫作與閱讀》期刊的辦刊宗旨[J].圖書館,2013(3):18-20.
[3]陶敏.小學語文教學激發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6(3):6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