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莉
摘 要:小學班主任要用自己的良心為學生的學習之舟把舵,要用智慧和創新揚起學習之舟的風帆。
關鍵詞:小學生;班主任;良心的舵;創新的帆
有人說:“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就像剛剛起航的船只,而班主任就是那把舵,揚帆的護航之人。”二十年的班主任生涯,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句話的含義,要讓學生的學習之舟順利起航,班主任一定要把好良心的舵,揚起創新的帆。
一、把好良心的舵
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其實說白了,教師干的就是一個良心活,在我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始終是用自己的良心來干活。
記得我曾經教過一個一年級學生,已經11歲了,是一個“三朝元老”。他母親早年就跟別人跑了,父親天天喝酒,喝醉了,就打他。這樣一個學習差、紀律差、衛生差的孩子,怎么辦?我向老教師請教經驗,他們告訴我,不能給他好臉,不好就打兩下,他經常挨打,打不壞。他自己也說:“老師,你隨便打,我抗打,一點都不疼。”可面對這樣一個都入冬了,還穿著一條膝蓋和屁股有大洞的褲子,一雙露著前腳尖的黃幫鞋的孩子,我真的下不了手。我將一些別人穿小了的衣服褲子拿到學校給他換上,他還說:“老師,你怎么對我這么好,我爸都不管我。我長大掙錢給你花。”現在這孩子已經長大,在外面打工,雖然沒把他掙來的錢給我花,但每次回來都一定到我家來看看我。
我以我的良心對待每一位學生,更以我的品行影響、熏陶我的學生。我所接的每一個班級的班訓皆為:誠信、感恩、向善、明禮。德是人之根本,一個學生可以因智力、環境等因素而學習不好,但絕不能品質不好,學習再好的學生,如果不關心集體、他人,品德行為不好,照樣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
做一個好班主任,建設一個好的班集體,一直是我奮斗的目標。可光有良心和愛心還不夠。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時代,于是,我不僅用良心、愛心把舵,更用智慧和創新揚帆。
二、揚起創新的帆
在新時代下,在新課程中,班主任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全能型引導者,成為學生人生的引導者。因此,我的班主任角色也逐漸從管理者轉向引導者。
1.營造快樂和諧的班集體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為了更好地營造快樂和諧的班集體,我首先和學生共同制定班規。陶行知先生說過:“有時候學生自己共同所立之法,比學校所立的更加易行。”共同制定班規體現了民主管理的思想,突出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我班的學生都心甘情愿地遵守,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
其次,我和學生共同解決問題。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更何況學生有時候的看法具有獨特的視角,他們提到的建議通常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與驚喜。如我們班的墻壁設計,我實在是沒有什么創新的想法,這時我發動了全班學生,大家集思廣益,想出了不少好點子,什么碩果園、知識窗、寫得好、畫得棒等等,新穎獨特,而且因為是他們自己想出來的,都是他們自己設計與實施,不用我動一下,我很輕松,學生也得到了自主,得到了快樂,得到了鍛煉。
再次,我和學生共同管理班級。借鑒魏書生、李鎮西等著名教育家的做法,我讓學生共同參與班級的管理,讓他們在集體中承擔責任,這樣不僅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而且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最后,我極力營造健康的班級文化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創造一個教育人的環境,教育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班級的文化環境是學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響源之一,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
2.科學管理學生的學習
學習始終是學生在讀書期間的根本任務。我著重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一般情況下我不是特別強調分數,盡量讓學生保持一種愛學、樂學的心態。我通常會組織開展一些如朗讀競賽、新聞發布會等各種學習活動。我為了創設班級里積極讀書的氛圍,還想方設法,給我班弄了一個圖書柜,又把我女兒的幾十本書拿來供學生閱讀,而且又通過各種渠道借書,同時設立圖書管理小組,學生自主管理借還書。我只是不定期檢查圖書的使用情況。
其次,在細節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往往決定學生學習的結果。而好的習慣是培養而成的。我抓住班級學習中的一切機會,培養訓練學生。例如抓課前的準備,培養學生有計劃、有準備的學習習慣;抓上課和自習的紀律,培養專心聽課和做作業的習慣;抓檢查學生家庭作業的完成情況,培養學生認真細致、保質保量完成作業的習慣等等。
回首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真的為我是一名班主任而自豪。我深知:要想在學生管理、教育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績,讓學生飛得更高更遠,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把好良心的舵,揚起創新的帆,定能為我的學生保駕護航,讓他們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
參考文獻:
管向群.中國班主任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124-128.
編輯 任 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