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


編者的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深夜食堂。深夜食堂的食物往往很簡單,卻讓食客流連忘返。因為美好的不只是食物,還有夜幕浸染下的溫柔和情懷。忙碌的都市人在這里填飽了饑餓的胃,溫暖了疲憊的心。
在日本,深夜營業的飯店不少,而且各有特色。最讓人感到溫馨的當屬獨具日本特色的“食堂”,而道路兩旁的深夜面店和各色居酒屋,也總是在黑暗中放射出溫暖的光芒。
日本的“深夜食堂”一般指深夜營業的大眾飯店(如圖二)。這類飯店從晚間營業到早上,其中很多歷史悠久,而且充滿人情味。老舊的門臉,簡單陳舊的木板凳,帶著歲月痕跡的平板桌子,一切都是那么古樸自然。墻上甚至除了店主手寫的菜單,沒有過多的裝飾。店主常常是一對上了年紀的老夫妻,或者一個臉上寫滿故事的大叔。做的飯菜也非常普通,比如套餐、面條、燉菜,或者關東煮,甚至是只有燒烤雞肉串兒、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動物內臟等,場景跟日本影視劇《深夜食堂》如出一轍。
日暮里車站附近有一家有名的深夜食堂,它被稱為“支撐勞動者胃袋的大眾食堂”。店里提供的飯菜跟食堂里的自助餐很像,店主會事先作好,按照價格分成100日元一盤區,170日元一盤區,190日元一盤區。客人進店后,可以拿個大托盤,自己選擇各種菜肴,然后再告訴老板自己想吃的主食、湯等即可。店內完全是上世紀60年代日本大眾食堂的風格,古舊的招貼畫、堅硬的板凳桌椅,特有的懷舊氛圍吸引了很多粉絲專程前往。最重要的是,這樣的食堂非常適合單身族前往,不用寒暄,不用講排場。如果不想說話,也不會有人打攪。
東京新宿西口,有個地方叫“懷舊橫丁”,每到夜晚,就亮起橘色的燈籠,密集的小店一家挨著一家。“懷舊橫丁”始建于1946年,戰后日本人食品短缺,于是很多人就從軍隊那里把不要的動物內臟買來,在這里擺起了燒烤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里的小攤兒變成了小屋,而且數量越來越多,興盛期曾多達300多家,目前還剩下不到百家。這里保留了濃郁的舊時代氛圍,即使現在,這里的很多店鋪都沒有門,一塊布簾兒分開店里店外。每到夜晚,燈籠高掛,十分熱鬧,雖然營業時間參差不齊,但都開到很晚,成為現代人體驗傳統深夜食堂的最佳場所,也是游客感受日本舊時代氛圍的著名景點。
遍布于大小交通要道旁的拉面店也是日本的特色深夜食堂。這些拉面店大都24小時營業。為了吸引過往車輛的司機,往往招牌顯眼。正是有了各色的深夜拉面店,行車變得輕松,長途也變得不那么單調。在千葉縣的16號國道上,就有好多家深夜拉面店,深夜行車在這條路上的人,大都會停下來品嘗一碗特色拉面。拉面店里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因為獨具特色,不少名店還吸引了全國的拉面粉專程驅車前往。
日本的鬧市區還常常可見移動式拉面攤兒。這種拉面攤兒在日本稱為“屋臺”,每到夜晚開始出動,一盞燈籠點起就算開業了。“屋臺”也不僅僅限于拉面,還有關東煮等,主要為滿足上夜班的工薪族等的需要。警察也是深夜“屋臺”的主要客人。“屋臺”常常會出現在日本的電影或者電視連續劇中。比如在朝日電視臺最愛播放的各種偵探連續劇中,劇中的警察盯梢時,經常會到這里吃點夜宵,再喝上一杯廉價的清酒。還有的影視劇專門安排深夜“屋臺”的主人成為目擊者,或是當提供犯罪情報的吃瓜群眾。
此外,遍布日本的居酒屋也是夜貓子們的一個好去處。這些店鋪營業時間有所差別,但多數都開到凌晨一兩點,也有些店鋪從下午4時一直開到第二天早上5時。深夜營業的居酒屋在裝潢上也各有特色,大都突出日本特色,雖然古舊,卻不乏溫暖。有些居酒屋有大廳,也有半開放的雅間,還有榻榻米。考慮到現代人的特點,榻榻米的桌子下面是挖空的,免去了客人盤腿的拘謹。居酒屋價格也十分親民。雖然叫做居酒屋,可并非男人的專利,女性客人也不少。▲
環球時報2017-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