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較大提高。作為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教學藝術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它是課堂之上師生溝通交流的橋梁與紐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加強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以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為出發點,就提問策略作初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課堂提問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睂τ趯W生而言,學會提問是語文入門的標志。
那么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怎樣引導學生提問,這期間包括老師的發問和學生的疑問。下面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我覺得因從如下幾點做起:
一、提問要有目的性
任何一個問題的提出都要有目的性,不能泛泛而提,也絕不是信口開河,漫無目的。應該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目標明確,問題清晰,重點明確,需要解決什么問題。要清楚自己問什么問?問什么東西?怎么問?對于沒有思考力合拓展性的問題不要提。
那么什么問題該提?什么問題怎么提?我們在備課當中就應該預先思考到。教學設計時就要了考慮,這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在哪,我怎么達成?怎么突破?盡量在有限的課堂40分鐘,最大限度挖掘學生思維,啟發學生發問,提高課堂效率。
二、提問要有興趣感
學習興趣是每個學生學習重要心理因素,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隨著興趣的增加,他們就會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那么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問點,更能激發學生的潛能課堂上學生才會自主學習,是學生有問可提,有話可說,且都具有真實性和代表性。比如在教《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一課時,先讓學生參與實驗當中去,親身驗證一下這個結論是否正確。同學們通過自己試驗、理解。了解到伽利略這些科學家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執著追求的精神,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提出了自己很多認識和看法。學生就在這種愉快的學習環境下發散了自己的思維,有了自己的思考。
三、提問要有切入點
提問還要有切入點,抓住了問題的切入點,就找到了提問的 “拐杖”。首先我們在備課時就要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學情,可以預設問題。找準問題設計的著疑點,學生在學習程中生疑、發現問題的本領不是先天就具有的,需要老師用心的引導。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能鼓勵學生質疑生難,還要教會他們質疑的方法。給學生一雙能“生疑”的“慧眼”,找到問題的切入點,首先到問到課題處。課題是課文的眼睛,往往也能揭示課文中心,概括課文內容。所以,教課時,可以從課題入手來提問,提示學生可以從課題來質疑,層層深入挖掘。其次是問到關鍵處,課堂所提的問題要圍繞重難點,擊鼓要擊在鼓點上。很多課文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來提問。引導學生由中心句輻射全文深入討論。這樣的提問,學生憑借語言、抓住重點分布討論,不但學生有興趣,而且對課文如何圍繞中心選擇材料,怎樣用具體材料說明中心的寫法印象深刻。
總之,問題的提出不能隨心所欲,不根據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生學情精心設計,通過恰當合理的課堂提問,教師吧知識轉化成問題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實現教學雙邊互動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具有生命力,才能使孩子們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