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
【摘要】新媒體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教育,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日益明顯。從黑板、粉筆和教師的口傳心授到白板、電子筆和電子書普及應用,我們的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知識接收者的學生也從原來單純的學習者變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則從傳道授業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行為的助學者。關注語文課堂,從新媒體技術對課堂結構模式的改變出發,筆者以自身經歷的教學體驗為源,思考并實踐在今非昔比的三尺講臺。
【關鍵詞】新媒體技術;語文課堂;結構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媒體技術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教育,隨著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日益明顯。從黑板、粉筆和教師的口傳心授到白板、電子筆和電子書普及應用,我們的教學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知識接收者的學生也從原來單純的學習者變成了學習的主體,教師則從傳道授業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行為的助學者。關注語文課堂,從新媒體技術對課堂結構模式的改變出發,筆者以自身經歷的教學體驗為源,思考并實踐在今非昔比的三尺講臺。
一、新媒體技術帶來課堂教學理念的變革
思無疆則行無涯,思路決定出路,對新媒體技術的出現和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我們要從思想上接納和肯定。只有發自內心地接納才能讓我們在語文課堂中積極探索和應用新媒體技術。
教學活動中,部分老教師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持懷疑態度,有的甚至反對反感;有的老師固守傳統,害怕變革,封閉自我,不接受不使用;也有的老師在使用中因為遇到一些技術難題就輕易放棄了對技術的信任,漸行漸遠,最終放棄。
在打破傳統和改變自我的過程中,筆者體驗到了身邊無數教育工作者“新生”的陣痛,使用慣了的粉筆和“黑板白字”被電子產品取代,消失的不僅是一種教育形式,更多的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變革。若不能真正意義上將學生擺在學習的主體位置上,若不能真正去研究學生的時代性和“數碼性”,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遠,“代溝”感就會愈來愈寬。當你在臺上滔滔不絕,甚至自我陶醉時,你的學生可能早已“神游課外”,傳統教育弊端使得今天的學生越來越反感“填鴨式”的教學思路和呆板的課堂呈現模式。思路突破了,教育者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世界,才能用新的眼光新的手段“與生共舞”,才能打破“代溝”,才能讓你的知識和課堂更易被學生接受。
二、新媒體技術提供課堂教學“利器”
手有利器方精琢,“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三通兩平臺”的教學新環境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無數的教學“利器”,靈活使用這些工具,才能使我們的課堂容量增加,趣味橫生,學生樂學。
“班班通”建設使得我們的教室容量被無限擴大了,通過網絡的快車道,課堂的呈現形式顯得開放而博大,師生的思維突破了教室的束縛;“班班通”軟件的出現使得教師從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口的窘境中解脫出來,可以自由地拉伸“三尺講臺”的厚度和長度。筆者試從“班班通”教室常用的備授課軟件及其部分功能談談當下教師手中掌握的教學“利器”。
暢言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系統是集電子課本與白板軟件為一體的交互式教學工具,其海量的教學資源和交互的操作功能為教師授課備課提供了便利。筆者利用暢言自帶的電子書以及電子書配置教學資源,可以方便地進行課前備課,同時,就授課環節中的某個問題還可以進行自增加和自制作課件資料,通過對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應用,備授課的整個過程被完整記錄,資源被二次應用,教師可以隨時進行教學反思和修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暢言系統自帶的白板軟件可以很好地輔助課堂教學,白板的板書、字詞認讀、資源搜索等方面功能強大,可以增加課堂教學容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鴻合電子白板也是“班班通”配備的軟件之一,其強大的書寫、回放、實驗演示等功能對教師授課能起到有效的輔助作用。教育OFFICE2013自帶的資源庫,使得課堂教學的容量得到了擴展,教師可以在備授課的過程中任意調用配置資源,開闊學生的認知
視野。
當然,利用教室的網絡環境,教師完全可以放飛自己的備課授課思路,從網絡中尋找和充實自己的授課工具,為自己的授課添加更多的色彩。常見的PHOTOSHOP、格式工廠、美圖秀秀、思維導圖、幾何畫板等工具都有不同方面的優勢。
三、新媒體技術融合課堂教學內容,重構課堂教學模式
開放融合才能創新,在新媒體技術環境下的課堂和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和學生都有開闊的視野和多途徑的學習思維。技術應該服務課堂教學藝術,課堂教學也要借助技術手段加以提升和錘煉。
如何將課堂教學內容通過新媒體技術的手段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并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想象力,是當今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教師的學習力直接決定了能給學生提供什么樣的學習空間,每一個有追求的教師都不能讓自己的課堂還停留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大演講式課堂模式。
技術融合,師生融合,思維融合,只有走進新媒體技術時代的核心,才能占據教學的主動權,讓我們的學生真正因你而受益。
顛覆傳統迎接洗禮,新媒體技術正悄然重構著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胺D課堂”的流行使我們真正意義上從思考到行動,在不斷的嘗試中感受和走進新的課堂。學生課前掌握了教學的大部分內容,帶著疑問或收獲來到教室,向老師詢問或師生探究共同解決未知的部分,這個顛覆的模式,讓教師的角色真正意義上變成了學生的助學者,而不是主宰者。學生在課前通過優質教學資源的自學,形成了能力并培養了思考力,帶著問題來到課堂的學生和曾經被動走進課堂的學生相比,他們已經從被動學習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者。
四、結語
新媒體技術時代已經到來,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作為,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面對已經高度數碼化時代和知識貯備日益豐富的學生,教師的不作為必將使自己在課堂上陷于尷尬和無措中。只有用悅納的心態,開放的心胸,融合的行為,積極地探索,使自己成為教學舞臺上合格的一員,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路上的良師益友。
(編輯:馬夢杰)